輯一 美麗的權利 回應與挑戰 「頭銜」真是最甜蜜的語言嗎?

拜讀《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胡美麗博士《小姐什麼?》與「回應與挑戰」《頭銜是最甜蜜的語言》兩文後,深覺有寫這篇短文之必要,用以澄清國人對頭銜的觀念。我不能完全同意《頭》文的說法。由《頭》文中會令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胡博士在斤斤計較於她的頭銜,因此覺得該說幾句公道話。

對人的稱呼,因時、地、人而不同。例如對男士稱「先生」,對女士稱「小姐」或「女士」,被認為是一般的尊稱。《頭》文只舉了幾個被不同人稱呼的例子,與胡文後半所舉例差不多。對男士而言,像我們大家稱「國父孫中山先生」,與昔年在大陸上,大學學生對教授一律稱先生的「先生」二字,是一種崇敬的表示。但是在某些時、地,這稱呼所代表的意義便不同了。舉例說,在德國,對有頭銜的男士,向稱「某某博士先生」,或「某某教授先生」。譯成英文就是「Mr.Dr.×××」或「Mr.Professor×××」。若經人介紹,此後都以如此稱呼全銜為是。偏偏我就遇到,在德國的德國人對我們的中國博士或教授用此全銜,而在中國的某些德國商人,面對中國的博士或教授,他硬是把你的「頭銜」給拿掉而直呼「某某先生」,英譯即「Mr.×××」。這就意味著一種「存心的不敬」。

我這樣說,並非小題大做,或是在為中國人斤斤計較「頭銜」。試問他對德國的博士或教授敢不敢這樣稱呼?

現在回頭來分析胡文,也許就容易了解當時胡博士的感受。如果當時在她的地位,換了一位男博士或男教授,主持人在把王博士、張院長、李教授、錢主任、孫博士一一介紹後,而單單介紹「胡先生」,豈不是不公平?也許當時主持人以為胡博士是女性,稱「小姐」應不會錯。但錯就錯在這疏失上,尤其是在對倒茶小妹也稱「小姐」之時,以致造成了「無心的不敬」。我這樣說,絕非輕視小妹,而是說「頭銜」是對一位在學術界上有成就者的尊敬與認定。在我們這裡,常遇見一些違反常例的事;在別的國度里,贈予的名譽博士不是經過多年寒窗苦修而得,習慣上是不作興冠在姓名之上的。而我們這裡卻有人冠之而無愧。反之,沒有頭銜而在學術上有成就者比比皆是,尤以在歐洲為然。遇到這種情形,只好以「先生」或「女士」尊稱之了。

以上的分析,未知胡博士小姐以為然否?我不知《頭》文的作者有沒有頭銜,更無從知道他是否為男士,只好用猜,稱他為「先生」,總不是不敬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