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兒童能力的培養 培養兒童的意志力

意志始終影響著孩子才能的發揮,它是那麼的至關重要。

意志無處不在。當孩子從一堆物品中挑選出他鐘愛的東西;當他把餐櫃中的食物取出後,又把它原樣放回,或者把食物分給其他夥伴時;當其他小朋友佔用了他最喜歡的玩具,他在一旁苦候時;當他專心致志地做練習,同時還要糾正教材里的錯誤時;當他在座位上安靜地坐,等到有人叫他才站起來,還十分小心地,生怕碰到桌椅發出聲響時,他的意志就在這些舉動里被充分地體現出來。

接下來,我們對意志的輔助因素進行分析。

在行動中體現的是意志的外在表現,無論人們實施哪種行動,比如說話、行走、工作、寫作以及睜開眼睛凝視,或者緊閉雙眼迴避橫衝直撞的東西,這些都由某個動機支配著。換個角度講,意志也能對某些行為實施控制,比方說,當我們憤怒時,它可以幫助我們剋制自己的衝動;當我們個人慾望膨脹時,它也可以阻止我們因為私慾而去攫取別人的東西,這些行為都是出於自願。因此,意志會對行為進行指引,而不是成全簡單的衝動行為。

意志只能通過實際行動表現出來。如同一個人想要做好事但沒有行動;想洗心革面卻不去做;希望外出拜訪或寫信問候親友,卻只是想想。這隻能說,他意志的活動半途而廢了,徒留空想。行動才是關鍵所在,僅有願望是不行的,必須把一切都放在行動上。

意志的生命力決定著行動力量的強弱。在衝動和剋制這兩種力量均衡的作用下產生了所有的行動,行為不斷地重複,習慣就產生了。

實際情況就是這樣,我們評價一個有教養的人的行為時,他的一切習慣性動作都與這種情形相符。可能,我們會一時衝動,打算拜訪某位朋友,但是當我們發現他沒有時間來接待我們時,我們會放棄這個想法,否則可能打擾到他;當一位品德和威望很高的女士向你走來,可能正舒適地坐在起居室一角的你,也會下意識地起身鞠躬,或者和她握手。

當我們發現鄰居愛吃的蜜餞和自己想吃的那種一樣時,就會小心翼翼地品嘗蜜餞,避免讓對方發現。衝動支配著我們此時的行為,同時這也表現出禮貌和教養。

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邏輯:首先,不是因為衝動,我們就不會參與任何社交活動;另一方面,如果喪失克制力,對於自己的衝動,我們就不能修正、引導和利用了。

在這兩種不同力量的相互制衡下,產生了我們的習慣。有了習慣,在行動時,我們就不必費心於某個艱難的決定,也不用付出太大努力,更不必運用推理和知識來完成它,它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性的動作。當然,這裡所談論的行動是一種習慣,而非本能。

我們周圍有些人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僅僅是像八戒吃人蔘果一樣吸收了一些紀律方面的知識,於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犯錯誤,甚至難免鑄成大錯。他始終處於警覺和被意識抑制的狀態,被迫著在某時某地去執行某項行動。這種不懈的努力,與那些擁有高雅風度的人的習慣,它們完全是兩碼事。那些具有高雅風度的人,為了使自己擁有新發現和做出更大的努力,他們的意志會在意識之外或其邊緣不斷地進行調整。

和成人比較,兒童是一個發展尚不平衡的小生命,他們一般十分衝動,往往會吞下自己所釀的苦果,有時,他們還會在抑制力下低頭。此時,意志的兩種截然相反的力量在兒童身上還未融為一體,也就不會為他塑造一種新的個性。心理萌芽時期,這兩種力量一直處於分離的狀態。不過我們不必放棄努力,因為這種融合和相互適應是必然的,最後仍會在他的潛意識裡起到支撐作用。

在人的發展上,最根本的就是儘早誘發孩子們的積極行為,因此我們必須儘早付諸行動。必須提醒的是,我們的目的是要促進他鍛煉自己的意志,使它們儘早建立克制和衝動之間的相互聯繫,而不是把他們培養成早熟的小紳士。

因此,我們必須讓孩子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鍛煉他們的意志,使他集中精力於某件事情,而不會被與完成此項工作無關的活動分心。對於有益於肌肉協調的運動,應該在他的能力範圍內選擇,還要持之以恆,讓這種肌肉協調的動作成為習慣。在他懂得尊重別人的工作時;在他耐心地等待渴望的東西卻不去和別人搶奪時;在他隨處走動,不可能撞倒同伴,也可能踩到他們的腳,或者是弄翻桌子,這些全都表明他正在使自己的意志得到鍛煉,正在使衝動和剋制趨於平衡。孩子的態度的逐漸形成,就是為融入社會生活做準備。

相反,假如只是讓孩子們並排呆坐,不允許任何聯繫和溝通產生於他們之間,那麼,孩子的社會生活也不會有什麼大的發展。

若想讓孩子們建立起社會的概念,只有通過自由交往,讓孩子們彼此間進行互適性訓練。如果只是給他們進行該怎麼做的說教,恐怕難以達到培養意志的目的。希望孩子們具有優雅大方的舉止,僅僅把「禮貌」或「權利與義務」的概念灌輸給他們是不夠的,如同我們不可能只對一個聚精會神的學生講述彈鋼琴的指法,就希望他彈奏出貝多芬的奏鳴曲那樣。所有的事情都一樣,要想使孩子的發展定型,鍛煉他的意志力就是最基礎的一點。

在對孩子性格培養的早期教育中,有必要調動所有有用機制。如同運動一樣,由於未能得到鍛煉的肌肉是難以完成需要肌肉力量的運動,因此讓孩子們做做體操是非常有用的。類似體操的運動對保持心理活動的能動性也很有必要。得不到鍛煉的機體是不完整的,一個四肢無力的人一定對各種活動都無心去參加。在危險時刻,需要這種人行動起來脫離危險時,往往只能坐以待斃。

對於意志薄弱或喪失意志的孩子來說,與之適應的是一所可以讓他呆坐聽課或假裝聽課的學校。然而,儘管學校在給他們的通知單上寫下「品質優秀,學習成績良好」的評語,教師總是誇他們聽話,順從,但是,這些孩子往往只會有一個令人同情的結局。他們當中的一些人還得到醫院去治療神經錯亂症。最終,他們只能在沒有干擾的環境下延續著自己的虛弱,使自己像流沙一樣慢慢地被吞沒。

相對的來說,那些活潑好動的孩子,老被看作是搗亂鬼或,調皮鬼。當我們討論他們調皮的性格時,生活在他們周圍的人總會說:「孩子就是靜不下來。」他們被指責侵犯了其他同學的利益,而他們的「侵犯」往往就是由於他們的好動:他們想盡辦法刺激那些處於靜止狀態的同學,以便和他們一樣。

還有就是一種受到克制力支配的孩子,他們是另一個極端,常常害羞得無地自容。就是回答問題的時候,他們也是猶豫難決。即使給他們一些外部的刺激,他們也是聲音很小的,勉強回答了問題,甚至有的在答完問題後還會哭泣。

最好讓以上三種類型的孩子參與自由活動的鍛煉。做有趣的運動對於一個意志薄弱的孩子來說,會帶給他極其有益的刺激。當孩子們從被監控的狀態下釋放出來,並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行動時,這種規律性訓練就可以平衡他們在好動與抑制之間的關係。這也是解放人類的重要途徑,它會使人類由弱變強,最終變得更加完善。

能否平衡衝動和抑制之間關係,是一個有趣問題,也是病理學始終在研究的問題。這種情況也會發生在我們正常人的身上,儘管程度不太嚴重,不過會像我們在兒童教育中遇到的各種缺陷一樣,這個問題變得十分常見。

衝動可以導致犯罪分子做出危及他人的行為,衝動也會使正常人做出令自己痛苦並後悔的那些輕率行為。很多時候,衝動會給人們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讓人們蒙受事業上的損失,而且還會限制他自己的才能的充分展示。

如果一個人被病理學家判定是其抑制力的犧牲品,那麼他一定是一個不幸的人。可能他也靜止不動,表面上保持著應有的平靜,不過他的內心卻仍然渴望自由地活動。一個人的靈魂長期遭受得不到滿足的折磨,就會使他產生一種可怕的被埋沒的壓抑感。他十分渴望從醫生那裡尋求幫助,十分渴望將自己的不幸傾訴出來,以安慰那高尚的靈魂。到底有多少人遭遇著類似的痛苦!

在他們的生命中,原本也有許多恰當的時機可以體現自己的價值,不過他們卻沒有去做。其實他們也有為扭轉困局而產生的很多真情實感,然而他們卻始終保持著沉默,總是緊閉心扉。本來他們也非常熱切地期望有人能夠理解、引導和安慰他們的高貴靈魂,然而,他們只要面對自己所仰慕的人,就會變得張口無言。內心的極度痛苦就是他們唯一的感受。即使他們的意識深處的衝動一再督促他們:「說吧!說吧!」不過,他們的嘴巴被無法抵抗的力量堵上了。

只有利用自由運動的教育,平衡好他們的衝動和抑制,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這裡著重指出的是,有一種人,他們的潛意識中能夠採取正確行動,他們並不是這裡所講的具有意志的人。在前面我們提及過,一位具有良好教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