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怎樣帶好孩子 教師與學生的精神交流

必須有一個心理準備,才能做蒙台梭利學校的教師。其他學校的教師必須時刻留意自己的學生,以便及時給予照顧和教育;蒙台梭利學校的教師則不同,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找學生,因為學生們經常會跑到其他班級去,這是蒙台梭利學校最大的特點。

初來蒙台梭利學校工作的老師要牢記的第一點:兒童自我成長的途徑是進行工作;還要將那些錯誤的,諸如認為孩子的發展水平有高有低的觀念通通拋棄掉;教師不該去關心某些孩子有什麼缺陷,而是兒童怎樣更好地正常發展;只要兒童將注意力放在工作上,自然會展現出天性中美好的一面,一定要對孩子有信心,不管他們現在處於什麼情況,總有一天會投入自己喜愛的工作中去的。

為了適應兒童各階段的發展需要,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工作方式。總的來說,有三個方面的問題必須處理:

第一個階段,教師要掌握好環境狀況,不能在孩子們吵吵嚷嚷中亂成一團,這樣才能使兒童的發展走上正軌。我們看到,家庭中妻子們會把家庭弄得乾淨漂亮以吸引在外工作的丈夫,她們想要吸引丈夫卻不直接把精力傾注在他身上,而是花很多時間把家庭美化成溫馨漂亮、舒適又有樂趣的環境,也許她們太過講究,但是美好的環境確實讓人留戀。

同樣的,想讓孩子們喜歡學校這個環境,起碼教室要保持要乾淨、整潔,東西擺放既要美觀,又要方便孩子們取用;教師的形象也很重要,衣著必須整潔,神態要平和而有威嚴,雖然每位教師的性情不同,風格也不盡相同,但是都必須使孩子們樂於接受,進而產生尊重。

言行舉止方面更要注意,盡量像紳士一樣,充滿使人傾慕的風度。因為孩子們很注重這個,比如生活中他們總是把母親當作自己的審美標準,見到美麗的女人往往會說:「好漂亮,就像我的媽媽!」即使他的媽媽並不漂亮,也絲毫不影響孩子的愛戴,並且覺得漂亮的人都像自己的媽媽一樣。在孩子的學習環境里,教師的重要性和媽媽在孩子生活中的位置是一樣的,所以教師維持一個可親可敬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說過,教師是輔助兒童正常發展的,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維持環境。學校創造了環境,而教師則要維護這個環境,使它一直適合孩子們成長。因為,環境可以間接影響兒童身體、智力和心理等各方面的發育,所以在第一階段,關注環境就是教師的首要之務。

到了第二個階段,有了適宜的環境,接下來,該怎樣做才能讓這些心理發育還不全面的孩子專心投入工作呢?答案是誘導,通過行為吸引孩子們,讓他們像我們一樣去做事。這種情況下,環境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如果傢具骯髒,玩具殘破不堪,教師也不禮貌,懶懶散散不守規矩,形象很糟糕的話,他一定無法吸引兒童向目標發展。我們要像溫暖明亮的光,照亮孩子幼小懵懂的心,在他們還沒有形成自我意識,還不會集中注意力的時候,我們就要正確地引導他們。這個階段,兒童的心理發育還未開始,所以不必擔心孩子的發育會被干擾。

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基督徒出於善意想把那些被父母拋棄,滿街亂跑的孩子集中起來,但是野孩子們並不聽人指揮,為了吸引他們,基督徒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最終成功地把這些孩子都吸引到身邊。

這個基督徒的做法值得教師們借鑒,有時候給孩子講故事、做遊戲,或者唱唱歌等方法,確實可以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安靜下來,儘管這些遊戲可能沒什麼教育意義,但是活潑的教師一定比嚴肅死板地教師更能招孩子喜歡。只要努力,每位教師都能充滿活力地和孩子們一起做事,可以用興奮的口氣說:「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把這些東西搬走吧。」或者對孩子們說:「水桶有些髒了,我們去把它涮乾淨好不好?」或者「我們到草地上摘一些花好不好?」在這樣一起玩遊戲,不斷鼓勵和表揚他們的過程中,孩子們會很樂意地和我們一起做事。

教師們在此階段,就是要做好這些工作。雖然我們強調在孩子做事的時候不該打擾他們,以免妨礙他們正常發展,但是如果某個孩子一直靜不下來,難免會影響到其他孩子做事,這時教師們應該有技巧地採取行動。比如可以用驚嘆性的語言吸引他,「約翰?到我這兒來,我有東西給你玩。」這樣表示特別關注他,如果他不感興趣,還可以說:「我們到花園去,好不好?」這樣,為使其他孩子能專心做事,可以把他引到一旁,讓教師或助手單獨管理他。

到第三個階段,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物開始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至於那些有文化內涵的東西只有在他們能夠集中精力,具備學習能力的時候才對他們的成長有益,所以在那之前,不適合給孩子們提供這些東西。

當然,有些生活經驗豐富的孩子可能會較早地具備相應能力。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當孩子對某件東西產生興趣的時候,正是他們的內在開始發展的證明,所以切忌去干涉他們,這種自我能力的開啟是懵懂脆弱的,就像美麗的肥皂泡,經不起任何細微的打擊。我們只有讓它自由的發展,才能促使孩子去接觸更多新事物,學習更多的經驗。

因此,這個階段不管教師們如何的出於善意,也要控制自己,不要去打擾孩子們的工作。兒童的心理很脆弱,外界的微小影響也會打擊到他們的情緒。

比如孩子正在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突然聽到有人說:「做的真不錯!」回頭一看,教師正在關注自己的工作,他感到好像被侵犯,於是興趣沒了,乾脆走開。兒童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不僅要動手去做,而且要反覆揣摩嘗試,這才是讓他感到樂趣無窮的事。一般這種情況會持續2周左右,但是教師們要謹慎,如果看到孩子不斷重複一件事而以為他們需要幫忙,那就大錯特錯了,即使是一句表揚的話,一個關心的眼神,也會打擾孩子的興緻,使他提前放棄所做的事。就像我們常看到的情況,教師見一個孩子搬動一件東西很費力,於是過去幫他,結果孩子丟下東西跑開了。原因很簡單,如果有人在旁邊一直看著,成年人也很難集中注意力做事,何況承受能力小得多的兒童,更容易感受到這種干擾。

優秀的教師都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當兒童集中精力做某件事的時候,教師要表現出視而不見的樣子,絕不干擾他們。但是他們會用孩子們察覺不到的方式觀察孩子們的舉動,隱蔽地盡自己的職責。等到兒童能夠有目的地選擇東西,教師大概會發現一個新情況:許多孩子在爭奪一件東西,但是這時候不必介入,只要不發生特殊的事,應該儘可能地讓孩子們自行處理。教師要做的,是及時提供新的東西給他們。

當然,要完美地拿捏其中的分寸並不容易,不但需要實踐過程,還應該從心理上重視它。從心理層次上看,作為幫助的施予者容易對被幫助的一方產生傲慢心理,但是作為教育者,必須避免這種心理。教師的作為必須是有利於兒童的,不能憑主觀意識隨意行動。即使是對兒童實施幫助也要儘可能隱藏這個意圖,這樣就算被孩子察覺,他們也不會當作是有意的幫助,從這種不求回報的給予中,教師會得到更多快樂。

教師與兒童之間進行的是精神交流,其中的關係就好比主人與僕從,教師是精心侍奉的僕人,而主人就是兒童的心理。不是嗎,教師做好擦凈桌椅,整理用具的工作之後,就要退居一旁,如果兒童不需要就不去打擾他們,一旦有所吩咐,立刻上前給予滿足。假如他們需要喝彩,即使沒有傑出的表現,也要毫不吝嗇地獻上掌聲。假如他們投入工作,就不去打擾,只有他們想得到認可的時候,才給他們適宜的讚美。

總之,一切從兒童的心理出發。這在當今的教育領域可算是一項嶄新的嘗試,教師的服務對象不再是孩子的身體。只要他們能不受阻礙,身體得以獨立成長,那些縫補洗刷的事很快就能自己做。同樣,只要他們能不受干擾地自由選擇,投入工作,那麼思想和意志的獨立也將不遠。教師的職責就是促進他們更好地獲得獨立思考和判斷地能力,獨立的過程也就是人格完善地的過程。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只有為服務於兒童的心靈發展,才能完善自己的技藝。

只要採用適合兒童心理發展的方式,那麼兒童心中的美好品質就會被發掘出來。孩子心靈的花火多麼珍貴,就像沙漠中的綠洲,荒原上的流水一樣難得。如果通過教師的努力,能將孩子們天賦而潛藏的真、善、美挖掘出來,那麼,他應該感到自豪、快樂,因為這些孩子必將成為優秀的人,具備優秀的品質,他們將充滿熱情,能力卓越,他們能勇敢地攀越人生的險峰,他們會真心地助人,他們將懂得尊重他人,善於呵護美好的心靈。

但是,路需要一步一步走,成長需要循序漸進。最初,教師可能只是這麼說:「這孩子發展的很好,比我期望的還要好。」

在教師的角度,某個孩子的名字、他父母是什麼職業都可以不了解,但卻必須了解這個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知道他的發展有什麼特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