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嬰兒的出生 兒童獨立意識完善自身

兒童會努力實現自身的獨立,如果沒有心理回歸傾向。嬰兒在脫離母體的那一刻起,就如同離弦的箭一樣,朝自身獨立的發育方向奔去。他們將不斷克服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阻力,全力完善自身,這是由於在兒童的體內具有一種巨大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不停地發揮著作用。

生理學家帕西·納恩先生稱這種力量為「具有目的行動」。如果我們想在成人身上找到與此相似的東西,那就有點「主觀意願」了。這是個不大確切的類比,因為主觀意願僅僅是人意識的一部分,且倍受限制,而「具有目的行動」卻是指生命的本能,可以說是生命演進的推動力。兒童成長的源泉完全是基於這種力量的存在,發育過程的一切行為都來自於它。如果發育不受任何干擾,一種「生命的愉悅」就會在兒童身上體現出來,他們就會洋溢激情和活力,健康快樂地成長。

兒童對獨立的要求,基本體現在這種「自然發展」上。也就是說,只要成人對兒童的自然發展提供必須的幫助,他們就會完成自身的獨立。兒童心理發展是這樣,他們的身體發育同樣如此。因為身體同樣具有使發育完備的推動力,而且十分強烈,唯有死亡能阻止它的前進。

接下來,我們將就兒童「自然發展」的各個階段進行探討。

新生兒脫離了子宮這個「牢籠」,向獨立邁出的第一步。與此同時,出生賦予他強烈意願去認識外在環境,一個嶄新的世界向他敞開,他開始汲取各種知識來完備自己,逐步形成自己的個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天生就有「征服世界的慾望」。

生命發展第一階段的標誌,就是這種「征服世界的慾望」,它表明外在環境對兒童具有吸引力。因此,我們能肯定地說,兒童喜歡這個世界。或者套用凱茲的話:「對兒童來說,這個世界具有豐富的感官刺激。」

感覺器官是嬰兒身上最先工作的器官。想像一下,如果這些感官不能汲取信息,它們還有什麼用處呢?

環顧四周,我們能看見什麼?能看見視野之內的一切東西。側耳傾聽,我們能聽見什麼?能聽見可辨聲域內的一切聲音。人的感知範圍十分廣闊,但人並非天生就能分辨這些東西。從聲音的角度去說,嬰兒最初聽到的僅僅是一種混合的音響,隨著與周圍環境交流經驗的積累,才慢慢可以分辨出聲音之間的差別,這一過程正好合乎完全形態的心理學。

一個正常兒童的心理發展,首先要吸取所有能夠感知的東西,隨後對它們一一加以鑒別。如果情況相反,兒童不但不能體會到周圍環境的美妙之處,反而有一種恐懼感,這時,外部世界就不再是感官刺激的源泉,而是變成恐懼之源。

顯然,以上兩種情況差別很大。研究表明,嬰兒6個月左右生長過程會走上正常之路,前提是他開始接受外界的影響,從嬰兒的身體發育中,可以找到證據。當然,還可以進行一些測試,比方說,6個月大的嬰兒開始分泌胃酸,開始長牙,身體開始發育。如此一來,6個月大的嬰兒不但能吃母乳,還能吃些與母乳混合的食物,而在此之前,他們無法消化吸收除母乳外的食物。

所以不妨認為,6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可以相對獨立,他們好像在說:「我們可以離開母親了,我們能夠獨立生活了。」兒童成長為少年的時候,類似情況還會在他們身上發生,那時的他們將會因自己對父母的依賴而倍感羞恥,並儘力回報父母的生養之恩。

大概在6個月左右,有一個重要標誌——嬰兒的小嘴裡終於能吐字發音了,這表明他們順利完成了語言學習的最初階段。之後,兒童的發展將迅速加快,直至他們完全獨立。兒童從他開始說話的那一刻起,就能表達自己的需求,不再依賴於人。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已經是人類成員了,因為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兒童掌握了語言,也就掌握了他與社會的交流方式。

兒童成長、取得獨立的重要一步,就是學會運用語言,開始與他人進行交流。起初混沌朦朧,還什麼都不會的嬰兒,現在不僅可以聽懂他人說話,還可以隨意表達自己的思想了,多麼令人驚訝,就像他們一覺醒來,就同時具備了傾聽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再過6個月,兒童就1歲了,他們開始學會走路,兩條腿能夠到處走動,隨意跑來跑去。如果有生人靠近他,他還會躲避,在身體上,他也自由了。由此可見,人的能力是在逐步發展,循序漸進,最終邁向獨立。如今,給兒童提供幫助,並促使他們獨立已不再是問題了,因為,他們已經獨立了。

生命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這樣,大自然賦予生命獨立的能力,也就會全力促成這種能力的實現,從而將自由和獨立賜予兒童。

學會行走,對兒童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不是簡單的出於行走是複雜的肌體活動,證明兒童體質發育的完善,還因為行走出現在兒童1歲左右,恰好與兒童的語言學習和汲取周圍環境知識是同時進行的。

在哺乳動物世界裡,只有人不能免除學習行走的過程,其他哺乳動物剛出生就會走動,幾分鐘後甚至還能奔跑。人類則不同,剛生下來的時候,什麼都不會做,必須在襁褓中生存一段時間,並且在這期間逐漸培養這些能力。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兒童在站立之前,需要實現身體三個方面的發展。

你可能會認為用兩腿站立和行走非常簡單,其實頗為複雜,需要幾部分複雜的神經結構相互配合。其中關鍵取決於生長在大腦底部的小腦——控制人的平衡和運動的器官。可以這樣認為,兒童能否行走,要取決於小腦的發展。

擺脫對他人的依賴,自行其是,是嬰兒的第一本能。在爭取獨立時,兒童的首要意識就是自我保護,避開外來傷害,避免被他人阻礙,最終實現自己的要求。

一些庸俗之人認為,無所事事是生活的最佳狀態,什麼事也不做,躺在床上,吃飯穿衣都有人伺候。如果事情真是這樣,嬰兒出生前的生活最愜意了,那時的他,待在子宮裡,不需要為任何事情操心,一切都由媽媽料理。但是,想想嬰兒學習語言這一艱難歷程吧,為了學會與人交流,即便是在襁褓中,嬰兒都擔負著繁重的工作。如果無所事事是生命的最佳狀態,那麼嬰兒何必再學習說話,在襁褓里被人呵護不是挺安逸嗎?學會說話後,還得學習吃飯、走路,還有動腦思考,這些活動都需要不懈的努力。但是孩子們並沒有因此放棄,他們迸發出強烈地進取意識,隨著對周圍環境的不斷熟悉而愈發強烈。

兒童不只是向我們證明了知識的價值,還顯示了自然的教育方法是不同於社會教育方法。通過自身的行動,兒童尋求著獨立,他們毫不關心學習以外的其他東西,一心掌握自己需要的知識,汲取周圍環境的經驗。

我們必須弄清楚,給予兒童自由和獨立,如同給予一個永不停歇的工作者自由和獨立,一旦停止工作,他們就不能生存。這種生存規律適用於所有生物,違背這種規律,只能使其發展倒退。

所有生命都以能量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能量精力充沛,所以,只有通過活動生命才能達到完美。社會的活力來自代代相傳的人們。有人企圖自己偷懶,把工作推給別人,這種意圖違背了自然規律,是生命衰退的體現。這種現象開始於兒童時期,根源在於嬰兒出生後的幾天里,沒有人幫他們去適應周圍的環境,以致他們失去了對這個世界的興趣。這樣的兒童無法離開別人的依靠,他們樂於接受別人的幫助,喜歡睡覺而非交朋友。

這些都是退化傾向的表現,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向子宮回歸的傾向」,這種傾向試圖逃避獨立。但是正常的兒童會逐步走向獨立。於是,另外一個問題出現了,我們怎樣對這些不正常的兒童進行糾正,怎樣治療這種衰退癥狀。

這些發展有偏差的兒童,厭倦生活的環境,他們眼中只有困難和障礙,在他們看來,這些障礙很難被克服。如今,這種孩子成為兒童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產生了兒童精神病理學。在西方國家,還湧出很多兒童心理病診所。為了幫助這些兒童,科學家研究出了很多治療方法,其中的遊戲療法就為我們所熟悉。

兒童的學習環境應該不能有什麼障礙,障礙越少越好,最好完全摒除。重視兒童教育的國家,會提供許多富有吸引力的東西在兒童的生活環境里,那些非正常兒童的生活環境更應該如此。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兒童覺得障礙並不可怕,它很好克服。所以為了幫助兒童發展自身的能力,我們應該儘可能地讓兒童去參加他們感興趣的活動。

兒童生活的環境應多姿多彩,能夠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可以汲取經驗。只要我們遵循生命發展的基本準則,就可以使有退化傾向的兒童發生改變。使他們不再消極,熱愛工作;不再萎靡不振,而是朝氣蓬勃;不再因為害怕而逃避,而是熱情開朗、興緻勃勃地享受生命的樂趣。

對非正常兒童來說,從懶惰到洋溢活力是一個治療的過程,這與一個正常兒童從懶惰到洋溢活力是等同的,都不能離開以自然規律為依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