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嬰兒的出生 心理與身體密切相關

心理學家將人從出生到大學畢業的成長過程進行了研究,並得出了幾個階段性的心理成長的劃分。最先做這項研究的是哈伍洛克·艾利斯和W·斯特恩,許多人都熱情地支持了他們的理論,尤其是夏洛特·布勒和她的追隨者。

雖然哈伍洛克·艾利斯的看法不同於當時流行的觀點,但與弗洛伊德學派的研究的結果異曲同工。

在這之前,人們通常都認為新生嬰兒太過渺小,不具備什麼研究價值,其價值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漸被重視,哈伍洛克·艾利斯的研究表明這種觀點已經落伍。現在,心理學家們相信,人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不同的心理階段,各階段之間有明顯的界限且差異明顯。有意思的是,各個心理成長階段與不同的身體成長階段緊密相關。心理變化在成長發育的不同階段之間尤其明顯,一個心理階段結束,另一個心理階段接踵而至,以至於人們都誇張地說:「所謂成長,就是一個持續再生的過程。」

從出生到6歲是心理發展的第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心理類型基本相同。我們也可以將這個階段分為0至3歲和3至6歲兩個不同的時期。

0至3歲是第一個時期,這期間,我們無法了了解兒童的心理,也不應該直接對他施以影響。這個年齡段的兒童不能上學,事實上,也沒有願意接受O至3歲兒童的學校。

3至6歲是第二個時期,這時,兒童的心理類型不會發生太多變化。但是兒童的人格已經產生很大變化,特別容易受成人的影響。可能父母不那樣認為,但只要把6歲的孩子與新生兒對比,你就會發現其中驚人的變化。我們暫時不說這種變化是怎樣產生的,只需要承認這個事實,即是一個6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到學校接受教育了。

6至12歲是心理成長的第二個階段。這是個相對平穩發展的階段,兒童給人們健康、強壯、快樂的感覺。心理學家羅斯曾對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有以下描述:「這種在精神上和身體上折射出來的穩定,是兒童階段後期的一個顯著特徵。這種穩定基本與成年時期相同。很容易假設,如果一個外星人初次光臨地球,在沒有接觸成人以前,多半會以為這些10歲左右的孩子就是成人。」

第二階段不僅在心理上明顯不同於第一階段,而且身體上的變化也非常顯著,最容易發現的就是兒童開始換牙齒。

12至18歲是心理成長的第三個階段,孩子在這期間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這一階段也能分成為12至15歲、15至18歲兩個時期。

在這個階段,人的身體基本發育完成,18歲之後,即使年齡在增長,身體也不再隨之發生明顯變化了。驚訝的是,政府的教育部門對此已經有所覺悟,卻不是很明確,只是停留在一種模糊的直覺上。

他們較為認可0至6歲這個階段,因為孩子在6歲時確實出現了一個巨大變化——可以到學校接受教育了。人們清晰的感覺到了6歲孩子身上發生的這種變化,即他們已經懂事了。顯然,如果兒童不能走路、聽不懂老師說的話,那他就根本無法過群體生活。可以看出,人們已經認可了兒童的這種變化。

可是,教育理論界對此卻反應遲鈍,至今為止,他們對這個問題仍麻木不仁,僅僅止步於認識到這些明顯的事實——新生嬰兒與6歲孩子之間的明顯差異。無疑,6歲兒童已經可以自理,能夠上學,能夠聽懂別人的言語,這說明他們有了十足的進步,因為剛出生時的他們一無所知、什麼也不會。

我們發現,在某種程度上,第二階段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理由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12歲的兒童開始進入中學學習,世界上眾多國家都這樣。也就是說人們普遍意識到,6至12歲兒童最適合接受基礎文化教育。怎麼會這樣呢?這絕非是偶然的巧合,這樣相同的教育設置,無疑是出於對兒童心理發育的共同認識。

長期的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在心理上,這個年齡的兒童適於上小學,他們可以耐性去學習,能夠專心聽講,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事實上,6至12歲的兒童不僅可以接受教育,而且對他們的身體發育毫不影響。因此,接受文化教育的最佳時期非這個階段莫屬。

12歲之後,兒童的心理發展已經進入了另一個類型,這一點各國的官方教育也認識到了,所以,這時候孩子需要接受一種新的學校教育。

這個時期也被分為兩個小階段。與此相應的是,中學教育通常被分為初中和高中。大多數情況下,初中是3年,高中則為4年。這種劃分合不合理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事實,即12至18歲的教育一般被分為兩個階段。

心理學家普遍關注著青少年的教育問題,因為12至18歲這個年齡段與0至6歲有些類似,心理變化更加明顯。同前一個階段相比,這個階段不再那樣簡單,也不再平靜。這期間,青少年的性格浮躁,且有一種叛逆傾向。身體發育也不像前一個階段那樣平穩。

讓人擔憂的是,這些通常得不到學校教育的關心,他們事先就制定好了作息時間表,不管它是否符合學生的願意,學生必須遵從。學生們被迫長時間坐在教室里聽課、長時間去學習。

學校教育的最高級別自然非大學莫屬。但是,我們的高等教育與中、小學教育區別甚微,依舊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坐在下面聽,只是課程量更厚重了,知識內容也更豐富了。

不少大學生不修邊幅,蓄著不同式樣的鬍鬚,扎堆擠在教室里而,給人古怪的印象。這些曾經的孩子雖然成人了,還是被當作小孩看待,他們必須遵從老師的命令,乖乖地坐在教室里聽講。除非父親大發善心,否則不能逛街,禁止抽煙。如果考試不及格,還會受到父母的責罵。

儘管如此,我們認為教育的目的應該是開發這些年輕人的頭腦,因為他們將是未來的醫生、律師或工程師,他們的智慧和經驗為社會所需要。人們肯定要問,什麼時候這些年輕人才能拿到學位?畢業後的他們能賺錢養活自己嗎?對自己選擇的職業能做到得心應手嗎?企業可能把設計方案交給這樣一個年輕的工程師嗎?這個初出茅廬的律師能打贏官司嗎?眼下,對年輕人缺乏信心是個普遍現象,我們該怎樣解釋這種現象呢?

原因並不複雜,多年來,這些年輕人只是在聽講,僅靠聽講能使人成熟嗎?只有在實際的工作經驗中才能培養出真正的人才。所以,年輕的醫生需要幾年的實習期,稚嫩的律師必須得到專家的指導。事情遠非如此簡單,畢業生們要想得到這些理想工作,還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和推薦,打破無數阻礙。令人不愉快的是,世界各個國家都處於這種尷尬境地的年輕人數不勝數。

在紐約,幾百名大學生因為找不到工作而上街遊行,他們高舉橫幅,上面寫著:「我們沒有飯吃,我們沒有工作。我們將來怎麼辦呢?」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的教育就是如此,雖然已經認識到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發展模式與之相適應,但還是不願意打破傳統習慣,徹底脫離現實生活。

過去的幾十年,2至6歲的孩子根本不受人們關心,現在,這種情況已有所改變,各式各樣的幼兒園如雨後春筍,承擔了這些孩子的教育。可是,大學的情況似乎一成不變,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目前,人們仍然認為教學的最高目標是大學,因為大學生無一不是智力超常的人。

可是,對人的研究開始被心理學家高度的關注,如此一來,一種相反的認識傾向出現了。和我一樣,很多人相信教育最重要的階段不是在大學,而是在0至6歲。他們認為,在這個階段形成了人的智慧,並且在這個階段,人的心理也正在定型。科學家發現,這個時期對人格的形成意義非凡。於是,這一觀點激起了我們對生命潛能的研究,特別是對新生兒和1歲兒童的研究。

相較於過去對死亡的興趣,科學家們對新生嬰兒的興趣也絲毫不遜。人死後會怎樣呢?早期,這個問題一直被人類所探討。現在,一個新的領域出現了,新生兒身上發現的無限潛能,再次激起人們無盡的想像,這在過去的時光,是人類根本不了解的。

沒有一種動物比人類還需要如此漫長的嬰兒期,這是什麼原因呢?在這個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無從考證。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某種創造性的潛能在這個發育過程中始終在發揮作用。這是顯而易見的,嬰兒剛出生毫無見識,對外物一無所知,可是1年過後,就什麼都明白了。

剛出生的嬰兒大腦一片空白,沒有任何記憶,更談不上什麼主觀意志。所有這些,都需要在以後的時間中去慢慢發展。動物卻不同,初生的小貓就會「喵喵」叫,牛犢和剛鑽出蛋殼的小鳥一落地就能發出和它們父母同樣的叫聲。初生的嬰兒除了會發出「哇哇」的哭聲,其他什麼也不會。

人類沒辦法決定自己的成長過程,對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也束手無策,但人類可以研究這一發展過程。這是一個從沒有到有的過程,無數奇妙的變化充滿其中。試圖了解這個過程充滿了困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