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拉辛森林

在特魯維爾的時候,我無法想像我還能回巴黎。我不知道我在巴黎還能做什麼。我只見到極少幾個人。情況比我這裡說的嚴重得多。非常嚴重。我在巴黎簡直不能生活。不加註意,不謹慎,所以陷入這樣的境地,就是這樣。甚至僅僅相隔兩天我就不可能看到我生活的展開。既不能沒有這個人,又不能與他共在,就像在我們種種不同的故事裡寫的那樣。的確是這樣,我對萬恩斯坦說的我都承認,問題並不涉及什麼痛苦,而是確認自始即有、幾乎童年時就出現的那種失望,可以說,確實,就像八歲時就有的自認無能力的那種認識又突然復現在眼前,面對種種事物、人,面對大海,面對生命,面對自身肉體的局限性,面對森林,不冒被殺死的危險就不能接近森林,面對定期郵船離去的永訣,面對哭父親死去的母親,那種傷痛明知幼稚但他畢竟是從我們這裡被奪走了,就是面對這一切所產生的自知無能為力那種認識。

年華的光輝就應該是這樣。這樣的年華我卻不曾有過,不過這樣的年華我曾有所接近。當人們還沒有建立個性行為特徵的時候,往往為這種明顯現象所蒙蔽。我的母親永遠被拘禁在既定環境下不能自拔,只有哭泣,在男人群集調笑的宴會上她還不得不照例強顏歡笑。當她處在一般人的場合下,對我們來說,有時她反而顯得那麼可怕,以致她不能不返轉來請求我們原諒。我和她是疏遠的。她參加慶會回來騙人說玩得很愉快,誰都知道她並不開心,悲苦到了極點。她儘管裝得和一般人一樣,但在我們這裡那是沒有什麼作用的。我們知道她並非如此,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是怎麼一個處境,她要不是經常處在這樣的神奇狀態之下,我們就不可能認出她來。她已經進入神奇境界了,這隻有我們知道。如果有誰能知道凡·高生活在神奇境界,還有馬蒂斯 ,尼古拉·德·斯塔爾 ,莫奈,那是因為他經歷的童年時期,他在我們的母親身上向縱深方向不停的探索,所以對此才有所知。我真想把凡·高,還有其他的人,一起加到揚這個故事中去,因為揚的這個故事同樣也進入了神奇之境。音樂也是這樣,音樂是神奇的。在寫作中,也需多方設法尋覓神奇,我找到了:神奇之風在拉辛的大森林中吹動。在拉辛大森林的頂巔上吹拂。正是這位拉辛,但是,對於拉辛,還不曾詳加對待,沒有好好地閱讀,深思。那就是拉辛的音樂。是說話的音樂。不是別的什麼,人們對它有誤解,錯了;是莫扎特,拉辛也是,他們正是在某一個點上,在呼喚喊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