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 男孩歸爸爸,女孩歸媽媽

男孩在胎兒期和童年早期,主要是受母親的影響。如果他不能突破這種影響,母親的影響就會充斥著他的心身。他會深深感受到母親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母親的影響下,他以後很可能成為一個感情騙子和調情高手,但他無法成長為一個珍惜女人並維持長久伴侶關係的男人,無法成為一個好爸爸,也無力維持一段平等的男女關係。他必須放棄那最原始、最親密的對母親的依附關係,去接受父親的影響。

——德國家庭治療師伯特·海靈格

讓一個男孩成為男人,讓一個女孩成為女人,這是正常父母的自然期望。要實現這個目標,3~6歲是關鍵期。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論,3~6歲是「俄狄浦斯期」。通俗的說法就是,男孩會出現戀母傾向且嫉妒父親,女孩會出現戀父傾向且嫉妒母親,他們都期望取代同性的父母而與異性的父母建立唯一的關係。

在這一階段,如父母有意無意順應了孩子的這個願望,譬如媽媽與兒子建立無比密切的關係,並讓兒子知道,媽媽在乎他更甚於爸爸,或父親與女兒非常親密,並讓女兒相信,爸爸愛她更勝於媽媽,那麼,孩子就會發展出「俄狄浦斯情結」,一方面,他會過於依賴異性父母,另一方面,他會對同性父母缺乏敬畏並與之疏遠。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孩子還會發展出一系列問題,譬如只結交異性朋友而難以融入同性的圈子,甚至還可能會發展成同性戀。

「要順利地度過俄狄浦斯期,關鍵是夫妻關係要和諧而平衡,」諮詢師胡慎之說,「父母都愛孩子,但他們同時又深深相愛,他們不會因為愛孩子而忽略對配偶的愛。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懂得,儘管異性父母如此愛他,但強大的同性父母才是異性父母最好的伴侶,而他不過是個孩子。於是,他們會安心地做孩子,享受強大的父母給他們的愛。同時,他們努力向同性父母靠攏,知道只有變得像同性父母一樣,才能贏得異性父母更多的愛。」

他強調說:「這種心理轉變,是男孩成為男人和女孩成為女人的基本動力。」

胡慎之說,三歲前,孩子沒有性別意識。一般情況下,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與媽媽的關係最親密。但從三歲左右開始,孩子有了性別意識,會越來越渴望與異性父母親密,在約五歲的時候,這一願望達到頂峰。如果父母的關係穩定而和諧,那麼孩子這種欲親近異性父母的渴望就會逐漸下降,並最終表現得與同性父母更親近。

男孩要歸父親,女孩要歸母親,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對此概括說,他們應該先向異性父母靠攏,並從這一關係中吸納異性的力量,體會到自己對異性的吸引力,同時體驗到異性對他的吸引力。然後,男孩回到男性的世界,成為一個男人,女孩回到女性的世界,成為一個女人。只有這樣,他們的心理才更健康,而這個世界,也才更和諧。

並且,海靈格強調,「在一個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間的關係有優先權」,做父母的切不可為了「愛孩子」而忽略配偶。實際上,孩子樂於看到父母相愛,而不是都到他這裡來爭奪愛。如果父母相愛,孩子就會安心地去做一個快樂的孩子,而不是把自己妄想成是異性父母的成年配偶,去做一些和他這個年齡段非常不相符的事情。

特別小的孩子,只要有一個人愛他,他就滿足了。但三歲大的孩子,會渴望同時擁有爸爸媽媽的完整的愛,也就是說,他既渴望同性父母的愛,也渴望異性父母的愛。「如果少了一個,他會創造出另一個形象來。」胡慎之說。

諮詢師於東輝在他的文章《爸爸在月亮上砍樹》中提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男孩問媽媽:「爸爸在哪裡啊?為什麼還不回家呢?」

媽媽安慰他說:「爸爸爬到了月亮上面,現在正在裡面砍樹。」

實際上,男孩的爸爸幾年前就去世了,是男孩的媽媽親自送走的。她不忍心告訴兒子殘酷的真相,於是編織了一個美麗的謊言。

這個謊言讓兒子的眼睛亮了起來,雖然住在一個整天漏水的破舊房子里,雖然生活是那麼艱辛,但每到夜晚,他就會微笑著看著月亮,有時會自言自語地說一些話,他相信媽媽的話:爸爸在月亮上砍樹呢,以後會回來蓋一棟漂亮的、不漏水的大房子。

幾年後,媽媽也去世了,但男孩堅強地活了下來。儘管已經明白,這只是媽媽編織的一個美麗的謊言,但是,每當遇到挫折與苦難時,他只要抬頭仰望月亮,心裡總會感覺到一股暖意,彷彿在高高的天空之上,真有一雙慈祥的眼睛,正熱切地注視著自己。

再過了幾十年,曾經的男孩變成了國內一家大型建築公司的老闆,已經修造起無數的高樓大廈。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表明,父親並不需要多麼成功,多麼強大。實際上,在3~6歲孩子的眼中,父母都是強大的。關係的平衡不在於外在的衡量,而在於內在的情感。3~6歲的孩子,他們沒有什麼外部評價體系,他們不在乎擁有太多的物質條件,也不會拿這些東西去衡量父母的價值。就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喜歡與別的孩子比較物質條件,那也一定是父母教給他們的。

經常的情形是,一個妻子經常當著兒子的面指責丈夫不能幹、掙錢太少,結果兒子就學會了用掙錢多少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更要命的是,這樣的孩子可能學會和媽媽一起嘲笑爸爸,這不僅會讓爸爸受傷害,也會讓這個孩子看不起爸爸,從而不願意向爸爸認同,最終就表現成不願意向男性認同,並在以後成長中遇到一系列的問題。

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男人經常當著女兒的面嘲笑妻子笨、不會持家,那麼3~6歲的女兒也會看不起媽媽,從而不願意向媽媽認同,最終就表現得不願意向女性認同。

孩子天然知道,自己是爸爸媽媽的結晶,所以,他天然有一種維護爸爸和媽媽關係的傾向。儘管在3~6歲期間,他會渴望親近異性父母並嫉妒同性父母。但是,如果異性父母有意無意地利用孩子這一心理特點,而與孩子建立了密切的關係,並使孩子看起來真的疏遠了同性父母,那麼孩子會下意識地去做一些事情,譬如學習同性父母的一些特徵,以表示自己仍然是同性父母的孩子。

在我們的文化中,最典型的一種現象就是,母親是家裡的強勢一方,兒子表面上追隨她,並在表面上拒絕自己的父親,但他私底下卻效仿父親。並且,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

譬如,方方的爸爸是個酒鬼,他媽媽對這一點深惡痛絕。兩人離婚後,她拒絕讓前夫見兒子,理由是怕兒子學他嗜酒。方方同意媽媽的看法,他的確很少見爸爸,而且表現出鄙棄爸爸的樣子。但等上了大學後,酒對方方有種不可思議的吸引力,他無法剋制住自己想喝酒的衝動,經常喝得爛醉如泥。每次媽媽斥責他,方方也總是懊悔不已,但就是無法剋制。

在諮詢中,心理醫生幫助方方找到了他嗜酒的原因:原來,他內心中無比渴望對爸爸的認同,而嗜酒是爸爸最明顯的特點,所以他就以嗜酒的方式表明,他還是爸爸的兒子。心理醫生告訴方方的媽媽,她不能阻止兒子與爸爸交往,因為這等於是讓方方相信,他不是爸爸的兒子。但所有的心理問題都源自對真相的扭曲,這在親子關係上也不例外,方方在意識上越否認爸爸,他在潛意識中就越會向爸爸認同。

最後,方方的媽媽允許兒子和爸爸來往,而心理醫生也讓方方懂得,要首先接受自己的爸爸是個酒鬼這個事實,並且明白嗜酒是爸爸的事,他不用去管,但他能管自己。等方方真正領悟到這一點後,他就自然而然地不再嗜酒了。

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30歲的阿江從小和媽媽關係親密,而且和媽媽一樣瞧不起軟弱的爸爸,但聰明能幹的他卻繼承了爸爸的一個最讓媽媽反感的特徵:拖沓。和方方一樣,他以這種方式表達對父親的忠誠。

這也是一種逃脫。其實,迎合兒子在俄狄浦斯期的渴望,從而與兒子結成非常親密關係的媽媽,實際上非常需要兒子的依賴,她是在濫用兒子對她的忠誠,這不僅會破壞兒子與爸爸的關係,也會阻礙兒子與未來伴侶的關係。

湛江市的張女士寫信描述了她的痛苦。她結婚14年了,夫妻關係以前很好,但搬回婆婆家後,關係就日趨惡劣。張女士說,婆婆先是挑撥兒子王風,說媳婦瞧不起她,見這一招無效後,又改說張女士的父母瞧不起自己家的女婿……經過媽媽長時間的努力,王風從一開始的半信半疑逐漸演變成了對妻子的斥罵和毆打。最後,王風找了一個情人,開始整日整夜不回家了。

婆媳關係這個難題可能由我們文化的特點所致。在我們的文化中,夫妻關係的重要性既不及新家庭的親子關係,也不及原生家庭和父母的關係。這就導致,媽媽會被社會和文化鼓勵與兒子建立親密關係,至於忽略丈夫,彷彿是天經地義。這樣一來,兒子就先是不能與父親很好地認同,最後又難以和妻子建立好的關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