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任何選擇都有道理 9、依賴與反依賴的雙重奏

關係就是一切,一切都是為了關係。

心理學中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的一切言行和心理變化都發生在種種關係中,而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獲得關係中的某些東西。

瓦蘇說,我們的心有三層結構,最外面一層是保護層,中間一層是傷痛層,而最深處一層是真我層。

保護層太厚,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共同問題。因為這個厚厚的保護層,我們觸碰不到自己的真我,也觸碰不到別人的真我。結果就是,我們不僅常常感覺到要命的孤獨感,我們也無法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因為真正的親密,是兩個人真我與真我的相遇。

保護層之所以太厚,是因為有太多的傷痛。我們懼怕這些傷痛,不敢去面對它們,於是使用了種種自欺欺人的辦法,將這些傷痛包裹起來,並由此形成了保護層。

在研究生快畢業時,我給自己的人生立下兩個目標:第一個是與孤獨達成默契,第二個是在最值得珍惜的人面前表現出毫不猶豫的真誠。假若第一個目標達到,那麼我將不再懼怕孤獨,反而可以安於孤獨,而假若第二個目標達到,我就可以擁有深度的親密關係,那時所謂的心靈感應都會自然發生。

我想,這或許也是每個人需要的功課,因為我們都懼怕孤獨,同時親密關係也是絕大多數人最頭疼的事情,似乎不管我們怎麼努力,都難以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

真要安於孤獨並享受親密,就必須揭開自己的保護層。對此,我們會本能地感到懼怕,因為那時就得面對心中隱藏的傷痛。

不過,如果能從一個旁觀的角度看看自己內心的傷痛是什麼,對它先有一個了解,那會幫助我們更有勇氣地去面對它。

弗洛伊德曾說,人的兩大動力是性與攻擊。

弗洛伊德的這個說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反駁,而現在的新精神分析學派、客體關係理論將其修正成,人的兩大動力是親近與疏遠。

可以看出,客體關係理論完全是從關係的維度去審視人心的動力的。與人親近,尤其是與自己喜歡的人親近,是我們的一大動力。但同時,有時適當地與人疏遠,保持一種孤獨,給自己一個空間,這也是我們的一大動力。

如果親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我們就會產生創傷;如果疏遠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一樣也會產生創傷。

既然心理學稱,關係就是一切,一切都是為了關係,那麼也可以說,人類的創傷基本都可以歸為兩類:親近需要沒有滿足的創傷,疏遠需要沒有滿足的創傷。

前一種創傷,即被拋棄的創傷;後一種創傷,即被吞沒的創傷。

客體關係理論還稱,我們成年後的人際關係模式,其實是童年時的人際關係模式的再現。同樣也可以說,我們成年後容易襲來的創傷,其實是童年時早就被襲擊過的創傷。

被拋棄的創傷,是極其常見的。它主要表現在,孩子與父母,尤其是媽媽的關係上。

這種創傷,簡直可以說是一種普遍現象。因為,孩子們想與媽媽親近的需要普遍沒有得到滿足。

首先是,媽媽們的產假太短了。產假結束後,城市裡的媽媽們就要上班,而農村裡的媽媽們就要下地幹活。這個產假的設計,似乎只是用來給媽媽們恢複身體,而根本沒有考慮到嬰兒們的需要,結果導致孩子們在生命最早期就先有一個與媽媽分離的巨大傷痛。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們3歲時才能形成「客體穩定性」的概念。這時,一個事物從他眼前拿走,他不會太慌,因為他知道這個事物仍然存在。但在客體穩定性的概念形成前,他要麼會很慌,要麼根本不在乎,因為他會認為,這個事物一旦在他眼前不存在了,那就是徹底消失了。

因為這一特點,孩子們對與媽媽的分離極其敏感。如果媽媽不見了,他們會非常恐慌,因為在他們看來,媽媽暫時的不見就意味著徹底消失,而媽媽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重要的,所以和媽媽暫時的分離會造成相當的傷痛。

研究還發現,如果3歲前媽媽與孩子分離達兩個星期以上,由此造成的傷痛就是不可逆轉的。所謂不可逆轉,即這一傷痛不會因為媽媽回來後好好安慰他而消失,它會一直留在孩子的心裡,留待他以後自己去處理。

所以,比較完美的做法是,在孩子3歲前,媽媽與孩子沒有重大分離。

最起碼,在嬰兒3個月大前,媽媽不要離開孩子。因為這3個月是至關重要的3個月,假若這一階段媽媽對孩子很親,將孩子照顧得很好,這個孩子就有了一個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的基礎。

最好這一階段要延續到6個月時,因為心理學研究發現,像精神分裂症、嚴重的人格障礙等重性的精神疾病,常常是由於當事人在6個月大之前造成了嚴重創傷,而這是相當難治療的。

現在,媽媽們的產假已有98天,這個延長是極為關鍵的,原來一個多月的產假實在是太短了。我有多名來訪者,他們都是在出生一個多月後就與媽媽分開了,甚至立即就被送到了全托幼兒園,這是極其巨大的被拋棄的創傷。

另外,我們一般習慣由老人帶孩子,這種普遍現象,對孩子而言一樣是一種創傷,因為沒有誰比媽媽更重要。

尤其是,假若孩子在很幼小的時候不斷在媽媽和老人或其他撫養者之間來來去去的話,那也會造成巨大的創傷,因為每一次和撫養者的分離,都是一次被拋棄的創傷。

若在嬰幼兒時遭遇與媽媽嚴重分離的創傷,等他們成年後,他們很難與女性和諧相處,同時也很難與其他人相處。

媽媽與孩子的關係太疏遠會給孩子帶來創傷,而媽媽與孩子的關係太過於親近也一樣會帶來創傷。

這後一種創傷,可以稱之為被吞沒的創傷。

一天,我帶我們家的貓小白去我的工作室,它非常惹人喜愛,所有去我工作室的朋友都忍不住要抱它,而它也有些黏人,所以幾乎來者不拒。

但很有趣的是,我發現它對兩位女士很抗拒。她們抱它時,都將它抱得特別緊,而且憐愛得不得了。我發現,小白這時在用它的前爪用力在它和這兩位女士的身體間撐出一個空間,而其他人抱它時,它都是很放鬆地躺在擁抱者的懷裡,非常享受。

而且,其中一位女士不斷地將小白抱過來玩,最後它怕了她,乾脆藏在沙發底下不出來了。而有意思的是,這位女士似乎完全沒意識到小白對她的這種抗拒,還認為小白很喜歡她。

類似的畫面,我也曾見過。當時,一個年輕的媽媽緊緊地抱著女兒親吻,而女兒將臉向外扭去,並用手用力地推開媽媽,但這位媽媽對女兒親了一下又一下,完全沒看到女兒對她的排斥。

每個孩子都渴望與父母親近,假如父母對自己極親近,那麼孩子一方面會很喜歡這種感覺,但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被吞沒了。就像前面兩個故事,擁抱者似乎完全接收不到被擁抱者的抵觸,而這意味著,擁抱者看不到對方的真實存在,所以這真的是一種吞沒。

並且,被吞沒的創傷,常常是與被拋棄的創傷連接在一起的。假若一位媽媽自己小時候有過嚴重被拋棄的創傷,那麼她對親近的渴求就非常強烈,以至於她的伴侶會被嚇跑,會感覺到厭煩,會想辦法與她拉開一段距離。這樣一來,她的親近的渴求就在伴侶身上得不到滿足,轉而在孩子身上去尋求滿足了。

孩子也會感覺到媽媽的渴求太強烈了,於是抗拒,但他的抗拒沒有力量,而且因為種種微妙的心理,他甚至連抗拒的信息都傳遞不出去。最嚴重時,他甚至在意識上對媽媽完全沒有了抗拒,但那時就會有更嚴重的問題產生。

被拋棄的創傷,也被稱為分離焦慮。通常,我們在分離時都會傷心,這是輕度的分離焦慮。而有過嚴重被拋棄創傷的人,可能會在任一分離時都會體驗過嚴重的分離焦慮,就像是心臟病發作,呼吸變得很艱難,空氣似乎都有了重量,讓自己喘不過氣來,嚴重時會覺得生不如死。

分離焦慮的概念,學過心理學的人可能多少都有了解,但對於與這個概念相對的另一個概念——分離攻擊——可能知之甚少。

所謂分離攻擊,即當你覺得關係太過於親近時,你得發出攻擊性的信號,以此與對方暫時有一定程度的分離。

然而,假若面對一個人的吞沒時,你完全發不出攻擊性的信號,甚至完全意識不到自己有分離攻擊的傾向,那麼這種分離攻擊就可能會變成極具破壞力的攻擊行為。

四川發生過一起惡性事件,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將六十多歲的媽媽砍死。親人和鄰居對此百思不得其解,因為這位未婚男子對媽媽極為孝順,而這位媽媽對兒子也照顧得無微不至,她每天都要去兒子家為他做一日三餐,旁人覺得這位媽媽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

但是,這對母子的關係,可能就是小白故事的超級版。這位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令這個兒子有窒息感,但要麼是他發出的拒絕信息媽媽收不到,要麼是他自己根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