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任何選擇都有道理 6、她們為何非殺人犯不嫁

童年受苦的時候,弱小的我們無處可逃,只能接受。成年再受一次類似的苦,其實是埋著這樣一個願望:這一次,我要做主,我要修正童年的那次錯誤。

嫁給殺人犯,這是一名美國女子作出的選擇。

據報道,這名叫賈絲廷·默斯的女子從4歲起就對謀殺故事和殺人犯有一種畸形的愛好,她還在自己的後背上刻了6個大寫的字母——MURDER(謀殺)。當她終於如願以償地嫁給惡名昭彰的殺人犯湯姆·尼森時,已經32歲了,這在美國也算是晚婚了。

默斯是從電影《男孩別哭》中知道尼森的,這部電影改編自一個真實故事:

21歲的美國女子蒂娜·布蘭登的性別認同有問題,認為自己是男孩,並化名「布蘭登·蒂納」與拉娜約會。拉娜的朋友尼森和約翰·洛特發現布蘭登的真實身份後,強姦並殘殺了布蘭登。

默斯最先相中的是另一個殺人犯洛特,她先給他寫信,接著又去監獄探視他,但兩人沒有碰撞出火花,於是默斯又轉而向尼森求愛。從2004年起,她和尼森接連通了一年半的信,最後決定嫁給尼森,而在作這個決定前,她還沒有見過尼森一面。

不過,即便洛特也不是默斯的「初戀」。在洛特之前,默斯曾向美國兩個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至少殺害48名女子的「綠河殺手」蓋里·里吉威和至少殺害10名女子的「BTK殺手」丹尼斯·拉德寫過求愛信,但這兩個「名氣」更大的殺手都沒有理她。顯然,嫁給殺人犯——默斯的這個夢圓得並不容易。

發生在大西洋彼岸的這件事,聽起來有點驚世駭俗。不過,廣州白雲心理醫院的諮詢師榮偉玲說,嫁給殺人犯的這種衝動並不罕見。

榮偉玲說,她在成都做諮詢時,有一天一名二十來歲的女來訪者遲到了。這個女孩解釋遲到的理由時說,在來諮詢室的路上,她遇到兩個劫匪,他們用暴力把她逼到角落裡,搶走了她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然後放走了她。按說,遇到這種事情,一個人應該會感到害怕,大受刺激。但這個女孩說,非常奇怪的是,她一點都不害怕,只是覺得有點興奮。並且,她在路上還做了一個白日夢,夢見她和那兩個劫匪睡在一張床上。不過,只是睡在一張床上,其他什麼事都沒發生。

這個女孩的白日夢並不難理解。她的童年非常糟糕,她有一個脾氣非常暴躁的父親,小時候挨了不少打,而且父親在打她的時候常常會失去控制,這給女孩留下了不少可怕的回憶。榮偉玲說,有過這樣經歷的女孩會形成一種特殊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她們對父親恨之入骨;但另一方面,她們很容易對有暴力傾向的男子一見鍾情。這個女來訪者正是如此,兩個劫匪對她實施了暴力,但她卻對這兩個劫匪產生了一點類似一見鍾情的迷戀。

童年受過的苦,我們長大後一般至少要再重複一次。童年受苦的時候,弱小的我們無處可逃,只能接受。成年再受一次類似的苦,其實是埋著這樣一個願望:這一次,我要做主,我要修正童年的那次錯誤。所以,有一個暴虐老爸的女孩,容易迷戀上同樣有暴力傾向的男子。她們這樣做,就是因為想證明一下,她們可以修正童年的那次錯誤。雖然別人覺得這個男子的暴力傾向已經無可救藥了,但她們卻總是懷著一個單純的夢想——「我可以用我的愛來改造他」。

這種改造當然很難做到,暴力傾向太厲害的男子,一般伴隨著惡性自戀。他們很少反省,很少認錯,生活中有了什麼問題,也總會歸咎到別人身上——哪怕再牽強附會,然後就對別人大打出手,而妻子和孩子是他們最容易找到的歸罪對象。

其實,有過暴力老爸的女子,她們當然知道,自己的媽媽也曾經有過類似的夢想——用愛去改造丈夫,而這種改造當然是很難成功的。但即便如此,這樣的女子也難以抵擋有暴力傾向男子對她們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我們經常用這個詞——「感覺」來形容。那些真誠、體貼、善解人意的好男人,她們從理智上知道他們很好,但就是沒感覺,而且面對他們時會無所適從。這是因為,她們沒有學會和好男人相處,並且這樣的好男人不能讓她們重溫童年的夢,也難以喚起她們的「改造夢想」——這正是所謂的「感覺」的真正含義。

一方面,抵擋不住改造夢想;另一方面,媽媽的經驗告訴她們,改造夢想很難實現。那麼,怎麼辦?

找一個有暴力傾向但不能實施暴力的男子,當然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譬如默斯,她選擇嫁給尼森,但這個殺人犯註定要把牢底坐穿,幾乎沒有機會對她加以任何肉體傷害。並且,國家權力機器也站在她這一邊,和她一起實施偉大的改造工作,這是多麼安全而又可靠的選擇啊。

所以,美國有無數的「默斯」迫不及待又堅韌不拔地搶著嫁給殺人犯。這就導致了一個「怪現象」:許多惡行累累的殺人犯,卻在進監獄後做了新郎。

連環殺手特德·邦迪,在監獄中結婚,並在執行死刑前做了父親;約翰·韋恩·蓋西,謀殺了數十名年輕人,他在被關進死牢後訂婚;蒂莫西·麥克維,製造了俄克拉荷馬爆炸案,奪走了168條生命,但他在行刑前收到了數十封求婚信……

可以料想,默斯前兩次「戀愛」失敗,很可能是因為競爭者太多,畢竟「綠河殺手」和「BTK殺手」太出名了。

嫁給關在監獄裡的殺人犯,這種行為看似瘋狂,但實際上很聰明。通過這種看似瘋狂的舉動,「默斯」們一方面圓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改造夢,另一方面又成功地保護了自己,她們是沒有任何危險的。

但還有無數的女子嫁給潛在的殺人犯,這才是真正可怕的選擇。無數有過暴力父親的女孩,會像飛蛾撲火一樣迷上同樣有暴力傾向的男人。儘管意識上非常清楚這些男人很危險,但她們就是無法抵制愛的「感覺」。她們潛意識深處想改造這個危險男人,其實是想改造自己的父親,修正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

然而,如果她們的丈夫自己不想改變,那麼她們就會失敗。結果,她們的新家庭又繼承了原生家庭的特點,而暴力就這樣一代又一代地循環。據統計,60%的兇殺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潛在的殺人犯變成了真實的殺人犯,而且被殺害的人,經常是那個一開始想改造暴力丈夫的妻子。所以說,嫁給潛在的殺人犯,這才是真正瘋狂的舉動。

譬如那個成都女孩,如果她不處理一下自己的潛意識,真正搞明白自己所謂的愛的「感覺」。那麼,她很可能會將改造夢想付諸行動,迷戀上身邊一個有暴力傾向的男子,瘋狂地愛上他,然後遭遇一系列可怕的折磨,再次重演童年的不幸。

榮偉玲說,改造夢想源自不甘心。小時候,我們無人可愛,只有去愛爸爸媽媽。如果爸爸媽媽不愛自己,我們就會想,這是自己的原因,如果自己做了一些努力,或許爸爸媽媽就愛自己了。這個想當然的夢想當然不會實現,暴力父母很少會因為孩子做了什麼,而放棄自己的暴力行為。於是,再次遭到打擊的、幼小的我們就把這個夢想埋在潛意識裡。

等我們長大了,遇到了和父母很像的男子或女子,這個埋在潛意識深處的夢想就會被觸發。於是,我們就有了愛的感覺。我們深信,如果我們做了一些艱苦的努力,這個「爸爸媽媽」就會改變。

一開始,我們總能收到一些效果,畢竟我們現在的人格力量和童年不可同日而語,而且這個「爸爸媽媽」為了得到我們的愛會在關係建立初期克制自己的暴力傾向。但是,等關係確立以後,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這個夢想不過是空想,這個「爸爸媽媽」是不會改變的。

要克服「改造夢想」帶來的感覺誘惑,最好做一次深度心理諮詢。在深度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會幫助我們重新認識不幸的童年。那些有過可怕童年的孩子,都無一例外地扭曲過真相,甚至會粉飾得好像自己的童年比誰都幸福。但諮詢師會和我們站到一起,幫助我們化解這些扭曲的感覺,讓我們懂得,我們的童年的確是不幸的,這真的是非常悲哀。

接下來,諮詢師會幫助我們做一次「結束哀傷」的工作。譬如,寫一封長長的信,然後舉行一個哀悼儀式,將它燒毀,以這種儀式對自己童年的不幸說一聲再見。

只有做了這些工作,我們的「改造夢想」才會被真正放棄,而嫁給殺人犯的這種衝動和誘惑才會真正消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