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愛情,是一種輪迴 6、最迷人的愛——絕望的愛

我覺得一旦真愛失敗後,就不可能再愛了。我就是這樣,像失去了人生,萬分苦惱。希望大家指引我以後的路怎麼走。

——百度網友

我的一位朋友W,失戀後魅力四射。本來,他已經相當有男性魅力,但失戀後這種魅力似乎更上一層樓,經常將偶遇的女孩電得一愣一愣的。

我的女友說,他這是不斷地在散發著性引誘的信息,這是他的魅力來源。

我直覺上覺得不是這樣子,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一時也有點不解。

也正是在那兩天,在我主持的一個學習小組上,當一名女學員分享她的體會時,我覺得自己捕捉到了一點答案。

這次學習,是讓女學員們分享,什麼樣的男人讓她們來電,以及這些男人和她們的父親有什麼聯繫。上一周,我剛剛讓男學員們分享了類似的心得體會。

一名女學員說:「我從來沒有對男人來過電。」

「這不可能,」我說,「你三十多年的人生中從來沒有對男人來過電?絕對不是這個樣子,好好想一想。」

「真的沒有過,」她一邊說一邊陷入沉思,突然間像想起了什麼似的,「哎呀,我的確來過幾次電,不過,每次我都會把來電的感覺迅速掐滅,所以在我的記憶中彷彿從來沒有被男人迷住過似的。」

我問她,為什麼將來電的感覺立即掐滅呢?

她回答說,來電的感覺太可怕了,那時她會極度在乎對方,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對方的一舉一動,自己的快樂和痛苦都被對方哪怕很小的舉動點燃,並放大到極致,她會覺得自己一下子消融了,不存在了。

所以,她絕對不要來電的感覺。

聽她這樣講時,我剎那間領悟到,這也是她母親的感受,而這也是她母親為什麼幾十年如一日地貶低、攻擊她父親的根本原因。

對她們母女而言,愛上一個男人的感覺太可怕了,所以她們在戀愛時,會選擇沒什麼感覺的男人。但是,即便沒什麼感覺的男人,如果相處久了,也會有愛意出現,而愛意即意味著那種可怕感覺的襲來,所以,她和她的母親,都會在這時挑剔丈夫,不斷批評他們的不足。通過這種批評,她們不僅在親密關係中獲得了一種優勢地位,而且將自己心中涌動著的愛意抹殺了,那樣就可以逃避愛意帶來的自我消融的恐怖感。

自我消融的恐怖感,如果你沒有經歷過,那麼你可以想像,你是一個極度害怕坐過山車的人,但你正在全球落差最大的過山車上,而且是俯視著,然後過山車將以極快的速度向下沖……

這一點也可以延伸到一切戀愛關係上。兩口子經常吵架,或彼此蔑視乃至攻擊,可能都有這樣一個功能——防止去愛。

這時,我似乎明白了W的魅力來源,但那一刻的明白很難用語言形容,直到我突然間想起了自己的一段故事,才徹底明白了這一切。

那是讀書期間,一段戀愛關係結束了,一種很自然的結束,不是我與她不相愛,而是因為客觀原因,就那麼結束了。

結束後的十幾天里,我發現自己陷入一種奇怪的狀態,好像自己的眼神平生第一次對女孩有了一種殺傷力。好幾次,我走在校園裡,走在街上,眼神掃過周圍的人,總會有一個女孩被電得傻在那裡。

我只有十幾天有這種眼神,所以那時沒想這是什麼。但這次小組學習時,因為想起W的故事,還有這名女學員的分享,我再次體會到我那時的心情,發現了那時的魅力是什麼。

那是一種絕望,同時又是一種渴望,但絕望在先,而渴望在後,具體的意思是:「我雖然不相信愛情,愛情讓我絕望,但我卻愛你,你敢接受嗎?」

我們內心都深藏著這樣的想法,但平時我們既沒有直接去愛的勇氣,對愛的絕望也沒有很深的體悟。而我那時的眼神和神情,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整個的生命狀態,會立即觸碰到異性內心深處的這兩種東西,況且當時我處於一種極端狀態。所以,我會一下子將她們內心的這兩種聲音點燃——「愛是不可能的,但我渴望愛」,於是我彷彿有了很大的吸引力似的。

後來,我狀態恢複了,心中重新對愛有了信心,而且覺得是很大的信心。有了這樣的信心,無論生命受到什麼樣的打擊,我都不會滅絕對愛的渴望,但這種對異性的魅力反而消失了。

英國靈性治療師阿南朵在她的著作《對生命說是》中也談到了這一點,她大意是說:

有兩個男人同時愛你,一個是真心實意的愛,一個是放蕩不羈的愛,你選擇哪個?相信我,你會選擇後者,我就是這樣的。

阿南朵年輕的時候是超級美女,極富才情,家庭背景也很好,但這一切並不能防止她也有這樣的內心——「愛是不可能的,但我渴望愛」。

當一個女子有這樣的內心時,男人真心實意的愛,只會擊中她內心的這一部分——「我渴望愛」,而不能擊中她內心的另一部分——「愛是不可能的」,這反而會讓她很不適應。

首先,她會不習慣,她會覺得形勢失控了:「哦,這是真的嗎?一個男人真的會全心全意愛我?」

其次,她會感覺到巨大的壓力。她會想,自己配得上這份愛嗎,自己有那麼好嗎。

最後,她可能會有我那名女學員的感受,來電,或者說愛的前兆,會讓她自己瞬間崩潰。

這種崩潰,是虛假自我的崩潰。我們內心深處都有「我不值得愛」的自卑感,而當童年獲得的愛的確很少時,這種自卑感會發展成巨大的不安全感或恐懼。為了防禦這種不安全感或恐懼的湧出,我們會形成種種自我防禦機制。但是,愛,不管是去愛還是被愛,其前提都是要突破這種自我防禦機制,那時就會一下子被不安全感或恐懼感襲擊,反而會覺得更恐懼。

這時,我們會認為是愛令自己恐懼,而很少想到,是自己心中本來就有如此深的恐懼。愛本來是可以治療這種恐懼感的,但我們會因為害怕這種恐懼感,而緊緊地抱著自己的自我防禦機制不放手,結果愛很難進入並滋養我們的心。

因為這樣的內心,我們都陷入了一種怪圈,相愛,但愛似乎太沉重。所以,最好一開始彼此就知道這是一場不可能的愛,那時反而會愛得很投入。不過在投入時,也會一再體味愛的絕望感,看起來就像是對愛的絕望感上癮似的。

很多電影中的經典鏡頭,都是在淋漓盡致地描繪這種感覺。譬如《蜘蛛俠3》中,當蜘蛛俠覺得與女友的愛陷入絕望時,他被黑蜘蛛附身,而後他有了非凡的男性魅力,在大街上和酒吧里將偶遇的女人們電得暈頭轉向。

黑蜘蛛,以前我覺得是攻擊性的象徵,但現在我想,這也是絕望的化身。發現與女友的關係似乎不可靠了,蜘蛛俠陷入一種絕望感,而後他的男性魅力反而被充分激發出來。

有趣的是,似乎大家都知道,這種男性魅力在過日子時是靠不住的,它只適合出現在偶遇中。寫這篇文章時,我正在「艷遇之都」麗江,許多人來到這裡找一段讓自己回味無窮的艷遇,然後再回到自己的家裡做一個循規蹈矩的好妻子或好丈夫。

麗江艷遇的魅力、蜘蛛俠的魅力、酒吧里的魅力、我失戀後的電力,其實都是在進行這樣的表達——「愛是不可能的,但我就是渴望與你相愛」。

這樣的表達,是自戀與受虐的極致。自戀,即我們深信愛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看我們的愛情不就是這樣子的嘛,我早就知道是這麼回事,我是何等聰明,何等有自知之明啊!受虐,即明明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愛,但自己就是要去追尋這樣一種絕望的感覺,這種感覺令自己入迷。

信任就是萬丈深淵?

要穿越這種對愛的絕望是很不容易的。例如,如果一對很有愛心的父母收養了一個備受虐待的孩子,他們一開始就給予他全心全意的愛,那時反而會遭到這個孩子的攻擊。

對於這樣的孩子,正常的做法是,最好一開始對這種絕望有所了解,而去一點點地接近這個對愛徹底絕望的孩子,那樣他會一點點地放下戒備,同時一點點地確信愛真的可以發生。

完美的做法則是,任憑你如何攻擊,我都無條件地愛你,那樣你可能會在一瞬間放下所有的防禦。

日本動畫片導演宮崎駿在他的影片《風之谷》中刻畫了一個畫面:女主人公娜烏西卡儘管只是一個孩子,但已是完美的部落領袖。父親的朋友帶來一個小動物,娜烏西卡一看見就全身心地愛上了它,並去接近它,結果被它狠狠地咬了一口。娜烏西卡也感覺到疼痛,但卻絲毫沒有動搖對它的愛,而且還深深地懂得它對愛的不信任。結果,就在一瞬間,它徹底相信了娜烏西卡的愛,變成了娜烏西卡的忠實朋友。

娜烏西卡不僅對這個小動物如此,她對所有的敵人,不,是所有將她視為敵人的人,都是如此,最後她也令他們都相信了愛的存在,從而使人類和地球同時得到了救贖。

但無論如何,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將得到救贖的希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