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愛情,是一種輪迴 1、迷戀:源自幻象的愛

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

——林徽因

迷戀一個人到如痴如醉時,男子會對女子說,你是女神;女子則會對男子說,你是主宰。

假若你被迷戀,你是否願做女神?抑或,你是否願做主宰?

或許,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被迷戀並被奉為女神或主宰,滿足了我們自戀的需要,容易讓我們飄飄然。

不過,真正有智慧的人,不願意被奉為神。不管對方如何迷戀自己,如何將自己置於至高無上的位置,他仍然知道,自己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優點有缺點的具體的人。

並且,這樣的人還知道,迷戀者迷戀的不是真實的自己,而是迷戀者投射到自己身上的一個幻象。

沒有人願意做另一個人的幻象。只是,很多人不懂這一點,發現自己被迷戀時就沾沾自喜,從而樂於被迷戀,甚至製造幻象,讓對方迷戀。

拒絕做另一個人痴愛的幻象,這或許是傳奇才女林徽因拒絕徐志摩痴愛的原因。

胡適曾說:「志摩的人生觀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裡面有三個詞: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

或許,林徽因就是徐志摩心目中愛、自由和美的完美女神,他因而痴迷。然而,他痴迷的這個所謂的「女神化身」,和林徽因這個具體的人,是什麼樣的關係?

這一點,林徽因給出了答案。她對兒子梁從誡說:「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

這句話的意思或許是說,徐志摩勾勒出了一個完美的女性形象,並把它套在了林徽因的身上,然後去愛。徐志摩愛的只是他套在林徽因身上的那個完美女性的幻象,而不是林徽因自己。

在搜狐鵲橋論壇上,一個男子發了一封信——他追求過的一個女孩在17歲時寫給他的分手信。這封信中的一段文字,更細緻地詮釋了這個意思。

也有時想,我之於你是什麼呢?或許真的便如徐志摩眼中的林徽因,雖唯美得脫離實際,但只是詩人幻夢中一個無瑕的影子。自己塑造的,只有自己能看見。

我想,你所戀戀不捨的,也只是李青蓮的歌吟,姜白石的詞韻,或者小杜、柳七的文採風流吧;是線裝的唐宋詩詞,絹本的工筆折枝花卉,揚州城中的玉簫明月,秦淮河上的煙波畫船,秋夜落在蘇小小墳頭的半絲冷雨,歲歲年年鎖入燕子樓的一縷香魂……

只不是我,一個活在2003年的、真實並且不可愛的女孩。

不僅被奉為女神,而且得到如徐志摩這般的男子的鐘情和無比溫柔的愛,難道不好嗎?

林徽因的回答是,她不想被當作女神,不想被誇大,也不想被否定,她只想做她自己。

她說:「據實說,我也不會以詩人的美諛為榮,也不會以被人戀愛為辱。我永是我,被詩人恭維了也不會增美增能,有過一段不幸的曲折的舊歷史,也沒有什麼可羞慚。」

而那個女孩則對追求她的男子說:

你對我的了解有多少呢?

我的容貌、我的性情、我的思想、我曾經與將來的生活,一切你都看不到。

我在你心中無非是一具才華做成的軀殼,沒有靈魂,沒有心。

這個女孩,和林徽因的答案是一樣的。

這正是她們拒絕痴迷自己的男子的原因。因為,痴迷一旦發生,迷戀者看到的,只是自己投射到被迷戀者身上的幻象,而看不到被迷戀者真實的存在。

譬如,徐志摩看到的,是「愛、自由和美」的女神化身,而鵲橋論壇上的那位男子,看到的是「靈氣、美麗和善良」的理想女性的化身,是那個女孩身上看似無與倫比的才華,但他卻看不到她的容貌、她的性情、她的思想、她曾經與將來的生活……

著名哲學家馬丁·布伯認為,關係分兩種:我與它,我與你。當我們將一個人當作實現自己目標的工具時,那麼,無論這目標看起來多麼崇高、偉大和迷人,這種關係都是「我與它」的關係。在這種關係里,「我」是唯一的主體,而「它」則是「我」為了實現自己目標所需要的客體。或者,用存在主義哲學的話說,我是主體,而對方則成了「他者」。

試想,那個將陪伴你一生的人,將你當作客體,將你當作他者,你願意嗎?

或許,很多人會願意,因為他們會想,只要和自己鍾情的人生活在一起,就足夠了。但是,那些有人生智慧的人,會拒絕這樣的親密關係。

也正如此,林徽因最後還是選擇了與她青梅竹馬的梁思成。甚至,都談不上選擇梁思成,或許林徽因的心中,都未曾因徐志摩的痴戀而動搖過對梁思成的愛。她後來的確動搖過,但不是因為徐志摩,而是因為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的哲學家金岳霖。

而前文提到的那個女孩則在給痴戀她的男子的信中,詮釋了她認為的愛情。她寫道:「找一個相守一生的人,未必要完美,甚至未必是至愛,只要同路就好,可以結伴而行,不至一生寂寞,足夠了。」

不要以為,這一點很容易做到。實際上,這恰恰是最難的。

因為,這個結伴而行的人,必定要讓你感覺到默契,他必須懂你,你也必須懂他,你們兩個都願意相互陪伴,能夠相互安慰彼此的脆弱。因為,生命中偶然的因素太多,我們柔弱的心靈很容易受傷,很容易破碎,這個時候,一個優秀的異性未必願意也未必能安慰你的痛苦,而那個懂你的伴侶,卻能做到這一點。

其實,這個簡單的道理,我們都知道,只是會糊塗,會有意看不清。我們常說,理解萬歲,這恰恰是因為理解太難。同時,我們卻可以看到,迷戀很容易發生,激情式的愛情似乎無處不在。

究竟哪一個更難得呢?

顯然,是理解難得,是找到一個能安慰自己痛苦的結伴而行的伴侶難得。相比之下,迷戀倒容易產生,優秀的異性也很容易碰到。

那麼,一個關鍵問題就產生了:我們為什麼那麼容易迷戀?

解答迷戀這個外在的關係,要回到我們內心的一個關係上,即我們的理想異性與現實異性的關係。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異性的模型。同時,我們還有大量的關於現實異性的信息。現實異性,主要來自於我們的異性父母或重要的異性撫養者。理想異性,則源自缺失和幻想。

所謂缺失,也就是說,假若生活中那個重要的異性——異性父母或其他重要的異性撫養者——讓我們不滿,那我們勢必會勾勒一個理想異性的模型。所謂幻想,即我們在心目中勾勒這個理想異性的模型時所用的方式。

缺失,不是指現實的父母的缺點,而是指,在撫養孩子的時候,他們有一些什麼樣的缺憾。如果現實中的異性父母,給了孩子健康的撫育,既給了孩子充足的愛,又懂得給孩子自由的空間,那麼,這個孩子就沒必要花太多力氣在自己心中勾勒那個虛擬的理想異性父母的模型。相反,如果異性父母的一些撫養方式嚴重阻礙了一個孩子的心靈成長,那麼,這個孩子就可能會花大量的力氣來勾勒出一個理想的異性父母的模型來,並會經常想,假如我有一個那樣的異性父母該多好啊!

這就導致了一個結果:如果一個人沒有從現實的異性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愛,他內心中的理想異性對他而言就尤其重要,而且這個理想異性,與他的異性父母的差異也非常大。

這種差異,就是迷戀的根源。理想異性與現實異性父母的差異越大,就越容易沉溺於迷戀中。

譬如,一個男孩,如果他的媽媽對他的愛有巨大缺失,那麼這個男孩就會在心目中勾勒一個完美的女性形象。勾勒出這個假想的媽媽後,他會幻想如果有這樣一個媽媽,他就會好受多了。

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理想媽媽的假想,就會幻化為他對理想女性的渴求。

一旦遇到符合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的女子,他的迷戀就會被強烈地激發出來。

但問題是,他迷戀的,仍然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按照心理學的說法,他是將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的模式,投射到那個女子的身上,他迷戀的只是那個女子身上的幻象。

並且,他看到的,也就只有那個被他嚴重理想化的幻象,而看不到他的迷戀對象的真實存在。

或許,這就是徐志摩痴戀林徽因,以及那個鵲橋論壇上的男子迷戀那個17歲女孩的深層原因。

在那個17歲的女孩看來,愛情就是找一個結伴而行、相守一生的人,「未必要完美,甚至未必是至愛」。

相反,徐志摩的目標卻是理想化的,「我將於茫茫人海中尋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鵲橋論壇上的那位男子,所追尋的女子,也是非常理想化的,需「靈氣、美麗、善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