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新教育 第六章 觀察與發現

第一個引起我注意的是一個3歲左右的小姑娘。她將大小不等的圓柱形積木像塞瓶塞一樣插入設計好的相應積木槽內,反覆不停地玩著這個遊戲。我非常吃驚這個孩子能夠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專註於一個遊戲,而且只是不斷地重複,動作速度和熟練程度絲毫沒有提高。我很想知道小女孩的注意力究竟能夠持續多長時間,於是我讓老師安排其他孩子在她周圍活動,並開始為她數穿插積木的次數。但是,她並沒有因為周圍環境的變化而分散注意力。於是,我乾脆把她連同坐著的椅子一同搬起來放在一張桌子上,小女孩緊緊抓住手上的積木,繼續插在槽內。整個過程中,小女孩一共穿插了42次積木。當她停下來的時候,彷彿如夢初醒,眼睛中閃爍著幸福的光芒,直到這時她才開始環視四周發生的事情。對於外界的干擾她不為所動,全神貫注於遊戲之中。我們非常好奇,小女孩為什麼要不停地做這件事情?這樣做有什麼意義?

這是我們第一次洞察到未曾觸及的兒童心靈深處。一般情況下,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很難集中注意力,會經常將自己的精力從一件事情轉移到另一件事情。但是,上述情況的發生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觀念,兒童可以排除外界事物的干擾,集中注意力在一個事物之上,並且保持固定的節奏感。

通過我們觀察,類似的現象雖然並不常見,但是每次遊戲結束之後,兒童們彷彿煥發了生機,渾身充滿了活力。

成人們往往對這種現象不以為然,但是我們經過研究認為這種重複性的活動在每個兒童身上都會發生,在每一項活動中都存在,我們可以稱之為「重複練習」。

有一天,我看到學生們在洗手,於是我便教他們如何正確洗手。當他們把手洗乾淨之後,還是繼續按照我教的步驟不停地洗。有些家長告訴我,回家之後孩子們還是愛洗手,有時早上起床後發現他們不在床上,已經在衛生間洗手了。孩子們會非常自豪地把洗乾淨的小手伸手來讓人看,有時會讓人以為他們是在伸手乞討。他們不需要任何理由,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某個動作。老師們講授動作越是細緻、準確,越能激發他們重複練習的好奇心。

我觀察到的另外一個現象是孩子自由選擇的傾向。每次上課老師們會發放教學用具,這時孩子們會都站起來,走到老師面前要自己選擇喜歡的物品。每次老師都要求孩子們回到座位上,可是下次發東西時他們還是會跑到老師面前。起初,老師們以為這是孩子淘氣、不聽話的表現。

通過觀察,我發現事情並非如此。孩子們是想要老師把東西放回原處,自己取放。對於他們而言,這是一種全新的生活。物品被放置的整整齊齊,使用完之後又物歸原位,這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啊!就像一個孩子把水杯不小心摔碎在地上,其他孩子會跑過去幫他收拾碎片,擦拭地板一樣。

記得有一次,一位老師把一個裝滿了八十多種顏色色板的盒子打落在地上。看著滿地的色板五彩斑斕,老師不知所措。可是,孩子們跑過來很快就按照不同的顏色把色板排列整齊交還給了老師。孩子們對於色彩超乎尋常的敏感大大出乎了我們的意料。

還有一次,一位老師放學的時候忘記了鎖裝滿教學用具的櫥櫃,而且第二天早上也來晚了。當老師來到教室後發現,櫥櫃的門已經被打開了,一些孩子正在從中拿玩具,還有一些已經拿了玩具的孩子正在玩耍。老師認為這是一種盜竊行為,是不遵守學校紀律的表現,應該受到批評和教育。但是,我卻把這理解為兒童自由選擇的表現。

自由選擇讓兒童的生活進入了一種更高的境界。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愛好,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此,我們便降低了櫥櫃的高度,可以使孩子們自由地拿取喜歡的物品。

從自由選擇的現象出發,我們觀察到了兒童的心理需求。

自由選擇與兒童的重複練習緊密相關。孩子們選擇時並不是要拿走所有的物品,而是其中幾個自己喜歡的玩具,並且他們每次幾乎都選擇同樣的玩具。那些他們不感興趣的物品則被棄置一旁。

看到這種情況,我讓老師把這些少人問津的物品也拿出來,為孩子們詳細講解它們的使用方法。可是,即便如此,孩子們仍然不會去主動選擇這些玩具。

通過這些觀察,我認識到在兒童的世界中,井然有序非常重要。所有的事物都應該在自己應當所處的位置之上,消除一切雜亂和多餘的事物。只有這樣,才能夠吸引兒童的興趣,他們的專註也會自然而生。

我發現兒童對玩具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富有熱情。學校為學生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漂亮玩具,但是孩子們似乎並不關心。我和孩子們一起玩耍,教他們如何使用小餐具,和玩具娃娃一起生火做飯等。可是,孩子們玩了一會兒便索然無趣地走開了。

通過這個奇怪的現象,我認識到玩具在兒童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並沒有成人們認為的重要。對於兒童而言,從玩具中獲得的快樂是一種低層次的享受,這是他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才會進行的活動,他們需要一種更高層次的精神愉悅。這就如同我們成年人在閑暇時會打牌下棋,但這只是休閑娛樂的方式,只是生活得很好的一部分,只要我們有工作或者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做的時候,就會取消這些娛樂活動。

時間對於兒童而言非常寶貴,每一秒鐘都意味著一點進步。兒童會自然地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能夠幫助他們成長的事情上。因此,在他們眼中,玩具不過是偶爾為之的事情罷了。

有一次,我在學校看到一個小男孩獨自一個人坐在教室的中間發獃,他的脖子上掛著一個獎牌。老師告訴我,這個孩子犯了錯誤,正在接受懲罰。獎牌是另外一個剛剛被老師獎勵的孩子給他的。但是,無論是被懲罰一個人獨處,還是有了一個代表獎勵的獎牌,他似乎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顯然,受罰的孩子並沒有感覺到自己正在接受懲罰,一塊獎牌也並不能讓他高興或者興奮,他只是安靜地待著。這個事情說明獎勵和懲罰對兒童而言並沒有效果。

為了證明獎勵和懲罰的作用,我們做了長期的觀察。結論是相同的,雖然老師也會對獎勵或者懲罰孩子感到心有不安,可是孩子們並不會在意這些事情。有時,孩子甚至會拒絕老師的獎勵。這說明兒童的尊嚴意識尚未覺醒,他們還沒有尊嚴觀念的存在。所以,我們從此不再對孩子進行任何獎勵或者懲罰。

一天,一位母親把她4個月的女兒交給我抱。我把孩子帶到教室,而母親還在院子里。嬰兒被緊緊地包裹在襁褓之中,她的臉蛋紅撲撲的,安靜地一動不動。我不禁為這份安靜所動容,同時希望教室里的孩子們和我一起分享這份感動。我對學生們說:「她不作聲。」然後開玩笑地說:「你們誰能像她一樣保持安靜?」令我非常吃驚的是,學生們目不轉睛,以一種嚴肅的表情看著我,似乎在領會我的意思。我繼續說道:「注意啊,你看這個孩子的呼吸是多麼柔和,你們誰能夠像她一樣啊。」這些充滿驚奇的孩子明白了我的意思,開始一動不動地屏住呼吸。教室里瞬間出現了一種令人感動的安靜,即使鐘錶的滴嗒聲也聽得一清二楚。這個小女孩把一份久違的平靜帶進了教室。

所有的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體驗之中,沒有一個人發出異響。他們安靜地坐著,盡量平靜地呼吸,臉上流露出一種只有沉思者才有的寧靜與專註神情。這種體驗並非源於激情,而是發自於一種內心的願望,因為如果是一時衝動之舉,他們的動作不會保持的如此持久。在這份良久的令人感動的安靜之中,漸漸地我們似乎聽到了一種極其輕微的聲音,彷彿遠處的滴水之音和鳥兒鳴叫之聲。

這就是我們「安靜練習」的由來。

有一天,我突發靈感想看看這種安靜是否可以檢驗兒童聽力的靈敏程度。於是,我在不遠處開始低聲喊著他們的名字。他們聽到名字不發出任何聲音,輕聲地來到我面前。在我看來,這種訓練對兒童來說是一種磨鍊或者說折磨,因此我準備了糖果和巧克力作為對他們的獎勵。可是,當他們順利完成測驗之後拒絕了我的獎勵,似乎是要告訴我:「這是我們喜歡的事情,不要分散我們的注意力,破壞我們的感覺。」

通過測驗,我發現兒童不但對安靜敏感,而且對聲音也很敏感。在這種安靜的環境之中哪怕是最細微的聲音,他們也能夠聽到,然後躡手躡腳地走到我面前,小心翼翼地避免發出任何聲音。

之後,我意識到這是一種糾錯的練習,即用安靜來制止噪音的發生。這種練習有益於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重複練習可以使兒童的行為趨向完美,而這些是通過言教很難實現的。

兒童通過學習在跑步過程中如何繞過一個物品而不碰到它,通過輕輕地跑步而不發出聲音,他們的步態會變得輕盈而敏捷,兒童也對自己能夠圓滿完成練習感到非常高興。他們興趣盎然地發現了自己的潛力,在神秘的心理世界中鍛煉自己的生命力。

我花費了很長時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