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愛智之旅 泰勒斯:一則關於哲學家的寓言

說起泰勒斯(Thales),誰都知道他是西方歷史上第一個哲學家。然而,他活著時,可沒有人稱他為哲學家,那時Philosopher這個詞還沒有產生呢。當年他是作為一個天文學奇才而名聲大振的,他家鄉的人最引以自豪的也是這一點,在為他立的雕像上鐫刻了這樣一句銘文:「這裡站立著最智慧的天文學家泰勒斯,他是米利都和伊奧尼亞的驕傲。」

希羅多德在《歷史》中多次提到泰勒斯,其中一次是說他預言了某年會發生日全食,而後得到了應驗。現在人們就是根據這次日全食的實際發生時間(公元前585年)來推斷泰勒斯的活動年代的。此外,泰勒斯在天文學上的成就還包括:發現小熊星座,使航海者能夠據以導航;確定一年為365天,一個月大致為30天;等等。拉爾修援引前人的說法,說他是第一個研究天文學的人。看來,泰勒斯作為天文學之父的地位,是在他在世時或去世不久就已確立了的。

這些成就很了不起,但是,憑這些還不能說泰勒斯是哲學家。後世公認他為最早的哲學家,根據的是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提到的他的一個論斷,即「水是萬物的本原」。這個命題最早表達了「一切是一」的形而上學信念,是最早的哲學命題,泰勒斯因此也被尊為西方「哲學之父」。

哲學和天文學在歷史上同時產生,有一個共同的始祖,應該不是巧合。哲學開始於抬頭看天。無論人類還是個人,倘若只埋頭於人間事務,就只是生活在局部之中。抬頭看天,意味著跳出了局部,把世界整體當作思考的對象了,而這正是哲學的特徵。泰勒斯抬頭看天,看出了宇宙的若干可以計算的小奧秘,成了天文學家,更看出了宇宙的某種不可言傳的大奧秘,成了哲學家。他用「水是萬物的本原」命題來表達他看到的這個大奧秘,表達得多麼笨拙。尼采惋惜地說:「泰勒斯看到了存在物的統一,而當他想傳達這一發現時卻談起了水!」然而,由於這個命題,人類用有限理性把握世界大全的努力拉開了序幕。這是偉大而又註定失敗的努力,不管後世哲學家提出的命題多麼高明,距離哲學所要達到的這個目標都同樣遙遠。從泰勒斯開始,哲學就是試圖超越人的限制而達於神的全知,在這努力中,人雖然永遠不能成為神,卻使自己達到了人的偉大的極限,從而最大限度地接近於神了。

柏拉圖在《泰阿泰德》中講了一個著名的故事:泰勒斯在抬頭看天時不慎掉入井中,因此受到身邊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僕的嘲笑,笑他急於知道天上的事情,以至於看不見腳邊的東西了。柏拉圖接著議論說:這樣的嘲笑其實可以加在所有哲學家身上。按照他的描述,哲學家必定如此,也理應如此,因為習慣於也擅長於從總體上思考事物,不屑於關心世俗事務尤其是人際關係,在後一方面就會顯得笨拙,結果招來了俗人們的嘲笑。

這個故事一定流傳很廣,在流傳中出現了不同的版本。在拉爾修的筆下,泰勒斯因為抬頭看天而墜井之後,遭到了一個老太婆的斥責。老太婆氣勢洶洶地責問:「既然你連腳邊的東西都看不見,怎能指望知道天上的事情?」她的邏輯是,既然連小聰明也沒有,怎麼會有大智慧?這個老太婆才真是俗到家了,相比之下,柏拉圖版本中的那個女僕多麼可愛。

對於哲學家的拙於俗務,我們看到了三種評價:柏拉圖認為是優點;女僕認為是可笑但可原諒的缺點;老太婆認為是不可原諒的缺點。這三種評價至今仍為不同的人們所主張。

蒙田認為,忽視腳邊的事物是一切哲學家的通病,所以他對揭露了這個通病的女僕十分讚賞。在他看來,善待日常生活不是小聰明,而正是大智慧的體現。我也認為,一個人看腳邊事物的眼光完全可以是智慧的,不過我相信,這種眼光一定是在抬頭看天時形成的。那些從來不抬頭看天的人,他們看腳邊事物的眼光至多是精明的,不可能是智慧的。

在拉爾修的《名哲言行錄》中,墜井的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那裡錄載了阿那克西美尼給畢達哥拉斯的一封信,其中說,泰勒斯年老時,有一天晚上走出庭院,帶著女僕去看星星,不慎跌下懸崖而死。照這說法,墜井不是一出喜劇,而是一個悲劇。可是,在這同一部著作里,關於泰勒斯的死因,拉爾修又說,老年泰勒斯是在觀看一場體育比賽時死於中暑的。

也許泰勒斯根本就沒有墜井,墜井的故事只是一則關於哲學家的寓言。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講了泰勒斯的另一個故事:人們因為泰勒斯貧窮而譏笑哲學無用,他聽後小露一手,通過觀察天象預見明年橄欖豐收,便低價租入當地全部榨油作坊,到橄欖收穫季節再高價租出,結果發了大財。「他以此證明,哲學家如果願意,要富起來是很容易的,但這不是他們的志趣所在。」

這件事也未必屬實,亞里士多德指出,因為泰勒斯以智慧聞名,這個故事就歸到了他的名下。泰勒斯曾經經商是事實,但以取得生活必需為限度。古希臘好些偉人,包括泰勒斯、畢達哥拉斯、梭倫、柏拉圖、德謨克利特,都曾去埃及旅行和學習,大多是靠經商自籌旅資的。按當時的風氣,經商是一種光榮,可以藉此周遊列國,增長閱歷和知識。希臘早期哲人是埃及祭司的學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把秘教和實用知識提升成了哲學。

古希臘人是推崇實踐的智慧的。泰勒斯入選七賢,成為全希臘最受尊敬的七人之一,憑的也是實踐的智慧,而不是抽象的玄思。區別在於,其他六人僅以政治的智慧著稱,他則使自己的思考超出了實用的範圍,並且是一個全才,還擅長科學的發現和技術的發明。柏拉圖在《國家篇》中羅列荷馬的罪狀,其中之一是不懂技藝,作為對照,盛讚泰勒斯是一位有許多精巧發明的能工巧匠。這麼看來,他為哲學家在世俗事務方面的笨拙辯護,是指哲學家不關心個人利益,同時卻也主張哲學家的智慧應能增進公共利益。

事實上,希臘許多哲學家都很看重與君主的友誼。泰勒斯生活在孤獨中,遠離城邦事務,但同時與米利都的僭主塞拉緒布羅私交甚篤,常年居住在這位僭主的府上。阿那克薩戈拉是雅典政治領袖伯里克利的老師。柏拉圖三次到西西里,試圖通過敘拉古的僭主大、小狄奧尼修實現自己的理想國之夢。亞里士多德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如此看來,為帝王師並非只是中國儒家的理想。

即使泰勒斯真的曾經墜井,他也不是一個獃子。即使泰勒斯真的做過油坊生意,他也不是一個商人。而後世有一些以哲學為職業的人,即使不曾墜井,也未必經商,卻很可能是獃子和商人的雙料貨,唯獨不是哲學家。

拉爾修記錄了關於泰勒斯的三則逸聞。其一,他終身不娶,母親催他結婚,起先他回答說太早了,後來他回答說太遲了。其二,他收養了一個男孩,有人問他為什麼不自己生一個,他答:「因為愛孩子。」其三,他說生與死沒有區別,有人問:「那你為什麼不去死?」他答:「因為沒有區別。」

依我看,在結婚、生育、死亡這三件人生大事上,泰勒斯的回答都有詭辯之嫌。不過,這三則逸聞有可能是附會到泰勒斯頭上的,人們給這位最早的哲學家編了這些故事,其實反映了一般人眼中哲學家的古怪行狀。

關於第二則逸聞,普盧塔克在《梭倫傳》中講得頗詳細,但聲明只是傳聞。據說,梭倫到米利都拜訪泰勒斯,看見他完全不關心娶妻生子,表示驚訝。泰勒斯當時不予答覆,幾天後設了一個局,讓一個客人裝作剛從雅典旅行回來。梭倫問雅典有什麼新聞,那人回答說,全城都在為一個青年送葬,因為青年的父親是最受尊敬的公民,而他外出旅行去了。梭倫驚問其父親的名字,那人說記不起了,梭倫報出自己的名字,那人說正是。梭倫立刻悲痛欲絕,此時泰勒斯微笑著說出真相,然後說:「你這樣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也會被擊倒,這就是我不娶妻生子的緣故。」

針對這個傳聞,普盧塔克發了一通聰明的議論,大意是:我們絕不可用貧窮來防止失去財產,用離群索居來防止失去朋友,用不育子嗣來防止失去兒女,總之,絕不可因為害怕失去就不去獲得有價值的東西;使人不能承受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軟弱,因此,只應該以理性來對付一切不幸。

普盧塔克不愧是通曉人性的大師,道理講得透徹,入情入理,擊中要害。哲學家立足宇宙,俯觀人間,看到一切皆變,人生無常,因此產生一種超脫的心情,看破得失、禍福、生死,這誠然是智慧,但只是智慧的一半。看破的結果應該是坦然承受失去、災禍、死亡,而不是否定人間的愛、幸福、平凡生活。好的哲學教人在用神的眼光看人生的同時,把人的生活過得更好,這才是完整的智慧。

如果普盧塔克講的故事屬實,我們就無法否認,這一次泰勒斯的確沒有看清楚腳邊的事情。在古希臘哲學家中,像他那樣拒絕娶妻生子的好像並不太多。畢達哥拉斯不但不認為哲學與婚姻勢不兩立,而且把妻子、女兒、兒子都培養成了哲學家。蘇格拉底娶了大小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