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編後記

「大多數偉大作品,是因為它『存在』,成為多數『需要』,並不是因為多數『需要』,它因之『產生』。」

沈從文先生不是哲學家,但作為一位作家存於世的他,其作品能給人以哲學深度的啟發。而這種哲學深度的啟發,並不是由天馬行空的思維、晦澀難懂的文字堆砌而成的。人作為生物,來源於自然,儘管如今生活在由鋼筋水泥搭建而成的物質世界,但親近自然的本能從未改變。「從文哲學」的初衷,或許就是從人最親近的自然深處,發掘人生感悟,發現人性與自然的背離,試圖喚回人純凈的心念。

「作家」二字包含的意義太多。沈從文先生作品的影響力,隨著時代文學厚重感的退化,越發在當代文學中凸顯地位,並作為一種類似教育的警醒而存在。教育從來都不只是教育家或者人民教師的責任,況且「過去教育有一根本缺點,即是:只教他們如何讀書,從不教他們如何做人」。而這裡的「過去」又與現在相差多少呢?

本書選取能表現沈從文先生對於「人生哲學」的思考和態度的31篇優秀篇目,並經沈從文家屬親自審定篇目,字裡行間是沈老哲學觀念下的發人深省的深刻的文字。由於年代關係,書中個別語言表達和現在的語言習慣有些差異,具有一定的時代烙印。編者在尊重作者、尊重原文的基礎上,盡量保留作品的原貌,但為照顧到現在讀者的閱讀習慣,對個別與現代漢語的語言習慣不同的地方進行了處理,如「做」和「作」,「那」和「哪」,「的」「地」「得」等均按照現代漢語的規範做出了修改。

希望閱讀本書能使讀者進入沈老內心的哲學世界,獲得一場真正的人生價值的洗禮,並把他的「哲思」「哲行」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本書編輯

2017年7月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