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沉默

近一時期來,書獃子或半書獃子,都必然有個相同的白日夢,夢到自家會從「變」中得到一個轉機,明知道情形困難,總以為這依然是解決行將到來的明日更大困難應有的勇氣與誠意象徵。表示這點願望,或有許多方式。除用筆、用口、用行為外,還有更大多數即用「沉默」來期待。用筆的可以檢查受限制,用口的或因疲累得休息,用行為的自更容易處置,或使之軟化,無可奈何,或……唯有沉默,在不變中,繼續生長沉默。

這個多數沉默,從表面上看,也許近於消極。可是很顯然,實能醞釀生長一切幻想,並做否定行為準備的。它如水,在平衍土地中浸潤,在溝瀆中涓涓流注,然而流注所及,則粉碎磐石,使山峽刻劃成千尺沉溝,它本身則柔濡平靜,在風濤激蕩中,所掀起的白浪,萬斛廣舶與堅固堤防到時亦必然失去效用。它受點熱,即能融解一切不甚牢固的黏合物,並能變成氣體,推動機械,使無情鋼鐵發生有規律的動止。它太冷,將結成冰,正由於體質一變,凝固時,便依然有崩崖絕岸的作用,或凍死地面草、木、人、畜,以及人力所培養的種種,寄託希望的具體物質和抽象觀念。總之,它能生長,也能消耗,能否定,能破壞,善體國經邦者,真不能不注意及此!

在變的動力中,我們當前所見到、聽到的,照舊把「沉默」一群除外,為的是既非黨團,又無表示,且絕不曾要求這樣那樣。當事者總是如何安排調整用筆、用口、用行為的一部分主張願望,而有種種不同計畫。然而,同樣一名詞,同樣一口號,且很可能即同樣一件事情,一個問題。解釋它,運用它時,不可免到某一點,即見出齟齬,見出扦隔,見出分歧。既各有所持,各有所恃,於是「以不變應萬變」的原則才產生出來,對付當前局面。問題暫且擱下,且聽下回分解,等待下去,大家自然等待下去。這件事若是某茶社請劉寶全唱大鼓書,觀眾中少數無理取鬧說:「不成,老調子得換。」劉老闆以為有損大藝術家尊嚴時,可以說:「這事由我,不能起鬨。我有權力和責任安排節目,不能由少數觀眾隨意點戲!」於是怒而退場停演。這很自然,因為自會習慣。既是個第一流的藝術家,應有一點對藝術尊嚴態度,不如此,即不成其為劉寶全。俗語雖說歷史就是戲,國家事究竟和藝術不相同,大政治家也可以有大脾氣,這屬於「人性」,我們承認;政黨中儘管有人間或不免採取不正常活動方式,這出於「現代」,我們也得承認。然而多數不聲不響,沉默的一群,凡用愛國作口號的任何方面,是不能不注意到的情形。他們在各種難於形容困難中掙扎,從事於各種工作,盡一個戰時公民責任,眼看到這個國家近三十年的種種,寄託到這個國家內,又不能為普遍觀眾,無戲可看時,即抽身走路,即能走,向哪裡走?還不是從學校、從機關、從工廠……走回那凄凄慘慘的家庭?家中太太、兒女,都已餓倒了,他怎麼辦?他也可以狠心不管家,但不能不想到國,想到社會。為的是他們工作與國家社會榮枯不可分,要國家,愛社會,實並不下於任何集團政黨。他識字,固然容易受宣傳工作的影響,但也能就耳目接觸,為「事實」所吸引。換言之,能認識好壞是非。就中為人自尊心較強,對工作信心較深的,或者患於勢拘於習,即在更困難痛苦中,也必然還能守住公民的責任防線,沉默忍受。為人不甚自重,又欲從變通中有以自見的,或尚可望在無可無不可情形下,成為羅中一雀,跳躍媚悅於主人籠罩中,對年輕人他還見得相當「前進」,對實力派他又像個「同志」,涉及國家弱強,則他不必分謗,有什麼好處,又多少可以分潤到一點剩餘。如此一來,不僅無害於局面的繼續,且可產生一點支持場面作用。然而,還有一輩從幫會組織,社交方式,以及其他玩意兒,求得現代政治以空易空的爭奪群眾與立場的秘訣,因緣時會,乘時崛起的人物,他們叫喊、活動,而且隨時又若都可以與極端前進或相當頑固的勢力從某一點上相結合。一切現象,都見出社會的分解,由分解中更容易失去拘束力或向心力……如目前情形,負責諸方面,若用意只是在對於統治下的公民容忍限度的測驗,沉默的一群國人自不足著急,因為的的確確,容忍的尚能容忍,腐敗墮落的也在加緊腐敗墮落,還不到那個最大限度。不過一個私人債務可以延宕,一個國家的問題,卻無從支吾逃避。說句公平話,中國廣大土地勤儉人民,實無負於國家,而近來其所以有問題,實由於負責者有些方面能力不大充足,而又減少勇氣,國家待處理的問題,得重新好好處理。假若注意點僅僅從「負隅自固」方面引起了煩惱,可以用各種方法自解。假若注意點是社會廣泛普遍的沉默,從上級公務員到一個普通兵士,從第一流優秀專家,到一個單純農民,看到他們在沉默中的忍受與掙扎,以及共同的願望,多少會引起一點悲憫,引起一點愛。會學得如此土地,如此人民,憂患所自來,不能不說是近三十年私與愚所佔分量過重。且不能不說,這個習氣弱點是得由有些方面坦白承認,才能用一個新的作風來代替的。一個偉大政治家之所以偉大,也即在善用這點悲憫與愛,如何圖與民更始。以上雖屬於個人私見,恐亦可以作為一個歷史家和多數正直公民的意見。

這些人也就做成某一時節某種論客說的「政黨雖有許多種,文學只有兩種,非左即右,非敵即友」論調的基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