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下大亂 第247章 再伐黑山

曹操五萬大軍被徐榮打得全軍覆沒,袁紹自知中原兵不足為用,乃遣他去丹陽募兵,曹操振奮心情,自己留在家鄉募兵,使曹洪、夏侯惇等兄弟南下揚州。曹洪家資富庶,馳名江淮,又曾為荊州江夏郡蘄春縣長,比鄰揚州,本人和揚州刺史陳溫有舊,兼且後者和袁紹汝南同鄉,身屬討董聯盟,欣然撥給兩千丹陽兵。太守周昕是黨人領袖陳蕃的學生,素與袁紹交好,得袁紹手書,特命胞弟周喁將兵兩千餘相會。

討董時曹操未回家鄉沛國譙縣,而是留在大兄張邈的陳留郡募兵,他並不是害怕連累家人,董卓政令在中原行不通,沒什麼好怕的,當時陳留乃是討董的中心,他不想離開太久。今次回來,曹操募兵千許人,之後便急不可耐的移至向縣,曹操家鄉沛國和揚州九江郡緊鄰,向縣以南不出幾十里就是揚州。

曹操苦盼一日又一日,終於等到族弟曹洪回來,看著其身後四千多名精壯驍悍的丹陽兵,曹操嘴都快樂歪了,雙方會合,人數幾近六千,超過他先前的實力,在兵員質量上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更讓曹操高興的是丹陽太守周昕胞弟周喁的到來,有此人相隨左右,日後他再也不用為兵員方面的事發愁了。事實也正是如此,後面幾年丹陽太守周昕陸續發萬餘丹陽兵相助袁紹、曹操征伐天下,最終為袁術所害。

大軍行至龍亢,忽然傳來酸棗聯軍解散的消息,曹操震驚,不知所以。丹陽兵的桀驁不馴同驍勇善戰一樣出名,當即向周喁、曹操提出聯軍既然已經解散,就沒有再前進的必要,還是散夥好了。

聯軍雖然解散,盟主袁紹不是還在嗎。曹操斷然拒絕了丹陽兵的請求,他好不容易才重新聚起人馬,怎麼可能放他們回家。

丹陽兵管你什麼盟主不盟主,繼續吵鬧,曹操咬牙斬殺數名領頭者,鐵血手段一時間震懾住了丹陽兵,不過晚間一部分心懷不滿的丹陽兵突然嘩變,一邊四處放火,一邊攻殺譙縣兵,並點燃曹操帥帳,欲將曹操燒死。

當夜形勢危急到了極點,曹操手刃十數人,在樂進、典韋、諸夏侯曹氏的保護下殺出重圍。至天明時,曹操退到銍縣,身邊僅剩下數百人,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些人多為丹陽兵,隸屬於周喁,想殺他的人是丹陽兵,救他的人還是丹陽兵。而他在家鄉譙縣募的兵或死或逃,所余寥寥。

先遭兵敗,再遇兵變,兼之聯盟解散,前路渺茫,若是旁人也許就心灰意冷了,但曹操畢竟非常人,他有著鋼鐵一般的意志,這種意志讓他即使遇到毀滅性打擊也能重新爬起,並最終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魏武帝。

曹操在銍縣呆了整整兩日,陸續有丹陽兵、譙縣兵前來會合,人數增至一千五百人,隨後曹操返身回到家鄉譙縣,再募千餘人,湊滿三千,經梁國入陳留郡。

陳留太守張邈出城親迎,兩位多年好友相隔月余,卻是相對無言。

張邈長長嘆了一口氣,率先開口道:「元偉死了,被劉公山所殺。」

曹操雙眼驀然睜大,元偉即東郡太守橋瑁,眾所周知曹操少年時代由於黨錮之禍受到士人排斥,交不到朋友,惟有太尉橋玄重視他,屢屢向人宣傳,橋瑁即是橋玄族子。通過這一層關係曹操素與橋瑁相友善,驟聞橋瑁被殺,無比震撼。

「元偉有倡首之功,劉岱豈敢?」曹操怒不可遏,直呼劉岱姓名。

張邈就在劉岱治下,不便多言,見曹操軍容不壯,問起募兵經過,曹操簡單說了一下,張邈甚哀,嘆而贈兵兩千,使其兵員達到五千,免其被袁紹訓斥。

曹操萬分感謝,與之拜別,帶兵去往河內朝歌。

關東酸棗聯軍雖散,而袁紹、袁術則因京中袁氏一門被屠,博得天下豪傑同情,相繼崛起,各聚眾數萬,北俯南窺,令董卓如芒在背。只是兩人沒有一塊固定地盤,仰人鼻息,暫時穩守有餘而進取不足。

曹操歸來時袁紹不在大營,正在觀賞淇水風景,曹操便又隻身趕到淇水河邊。

古老而秀美的淇河汩汩清如碧玉,風拂淇水,鴛鴦逐浪,偶爾扁舟如矯燕般掠過。兩岸花草從石縫間鑽出,灌木的根藤爬上綠苔,四野到處瀰漫著杏花的香味。

然而、然而曹操無暇觀賞美觀,他越向前行神色便越凝重,上次他來時,淇水兩岸人煙稠密,或採摘桑葉、或耕地種菜、或張網捕魚、或岸邊砍柴,一派忙碌景象,無一閑人,時隔月余,他竟然行出數里還看不到一個人影,為什麼會這樣?

曹操經過重重侍衛,看到袁紹的同時,也看到了劉表的身影,兩人並肩而立,竊竊私語,後者見他到來,寒暄幾句,御馬離開,看其神色言語,似要遠行。

袁紹解釋道:「荊州刺史王通曜被長沙太守孫堅殺害,劉景升將繼任之。」

曹操目光一凝,荊州刺史王叡王通曜代表荊州加入了討董聯盟,袁紹這個盟主當然有資格指派新任人選,問題是袁術駐兵南都,對荊州虎視眈眈,劉表有能力擺平他嗎?

袁紹看透曹操所想,道:「以景升之才,應付公路綽綽有餘。」

曹操不再理會荊州事,環顧四周,皺眉道:「大兄,這裡……」

「你也注意到了嗎。他們都逃走了。」袁紹平靜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淡淡的情緒。

「逃了?」曹操有些明白過來。

「吾麾下已有三萬餘眾,而韓文節只發萬人糧秣。」

「……」

史書僅僅一句輕描淡寫的「縱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怎及得上現實的血腥。幸運的是,增加了蓋俊這個變數,位於河內西角的野王、波縣、軹縣、沁水四地受蓋俊庇護,非常安定,背後更有遼闊的并州,百姓可以隨意遷居。

蓋俊不僅大肆收攏河內民眾,還將目光再次轉向恆山(太行山)。并州地廣人稀,上黨、太原、雁門三郡人口佔據并州九郡總人口的八成,但也只有九十萬人,這還是收編二十餘萬山民後的結果,說實話就是把并州百萬人口全部裝進上黨郡也不嫌擠。

四月末宿麥下來,并州糧食壓力得到大大緩解,蓋俊馬上從并州諸郡抽調步卒一萬,騎三千,原恆山山民收其精壯一萬。蓋俊本想將河東的黑山諸部調回來,不過當他目光轉到徐晃身上的時候,有了新的決定,乃下令調善於山間行走的楊奉降卒五千,以司馬、行折衝校尉徐晃統之。所謂行,即暫代、暫攝之意。

各軍五月中下旬會於晉陽,共計兩萬八千人,騎都尉龐德為主,先登校尉胡車兒為副,司馬張白騎為先鋒。經過蓋俊的同意,十五歲的馬超也加入軍中,正式開始軍旅生涯。

蓋俊給龐德下的命令是只要恆山還有人,你就別回來,似有將恆山百萬民眾一網打盡的意思。

龐德抱拳稱諾,神情肅然。自從蓋俊拜為并州牧並領驃騎將軍,有了任人之權,麾下諸將官職就像坐火箭一般上升,在中郎將位置上呆了五六年的蓋胤一舉成為將軍,並一度遙領朔方太守,馬騰更誇張,轉眼間已是統領整個北方軍事的度遼將軍,楊阿若、關羽、黃忠也相繼升任中郎將。蓋俊今次選他為帥,就是要給他立功機會。

大軍入山後,龐德找來和自己一樣喜歡乘白馬的張白騎,詢問具體方略,張白騎便把恆山的狀況簡單介紹一遍:以前張燕雖為盟主,發號施令,卻不能插手各首領內部事務,也就是說他僅頂著一個好聽名聲。張燕死後,諸雄奮起,互相兼并,形成幾股比較大的勢力,以恆山南的於毒最強盛,號稱有精兵十餘萬。

「真敢吹啊!」龐德聽得直咧嘴,以驃騎將軍掌并州,董卓據關中,麾下也不過此數。哼哼道:「行。於毒不是最桀驁嗎,就先打他,打死他,其他人就都服了。」

張白騎進言道:「此番我等入山,以收民為第一要務,戰事為次。於毒精兵十餘萬那是誇言,不過三四萬精壯還是有的,一戰殺之不死,必為後患,恐影響驃騎將軍大計。依默之見,當以大兵凌諸強,諸強各自為政,兵微將寡,必仰望天兵,降者如雲。屆時我等收盡恆山之眾,於毒縱然勢大,也惟有歸降一途,此謂不戰而屈人之兵。」

「咦?你讀過兵書?」龐德不由對張白騎刮目相看。

張白騎搖搖頭道:「默貧寒出身,仰賴驃騎將軍,近來才開始識字。不過默時常令手下識字者為我講讀兵書、史籍,偶有所得。」

龐德聽罷不禁感慨道:「驃騎將軍麾下,必有君一席之地。」

去年關羽將八千、黃忠將五千,共計一萬三千人入恆山,奮戰兩月,俘民二十餘萬,這回龐德帶兵兩萬八千人,倍於前次,聲勢更加浩大,路上降者如雲,親為指路。在不知翻越了多少個山頭後,終於碰上首個抵抗者。此人綽號青牛角,和過去的黑山大頭領張牛角一樣,以佩戴牛角號而聞名,擁兵數千,稱得上一方豪傑。

這一戰吸引了恆山數十萬人的目光,可惜青牛角不太爭氣,只抵抗兩天就被殺死。殺死他的不是漢軍,而是其手下第一大將,因為龐德宣稱,取青牛角頭者拜別部司馬。別部司馬可是一個不小的官了,對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