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作品 《雙面狄米崔》

The Mask of Dimitrios

●Eric Ambler/著

「你這些創意是從哪兒想到的?」這應該是小說家最常被問到的問題,而且也可能是創作者最不願回答的問題。此話怎講?這種情形有點類似要求魔術師說明戲法是怎麼變的一樣。所以說嘛,要人家亮出「袖裡乾坤」,這簡直就是「強人所難」。

其實說穿了,有些戲法一點都不難變,正如某些作家坦承他們的創意只是取擷於報章雜誌,甚至是無意間聽見別人交談而靈機一動。基本上來說,創意的誕生並非一種有意識的行動;它是一片片、一塊塊地拼湊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之後才逐漸顯現出來。難怪有人打比方說:創意只不過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

不過,若是以「間諜小說」(Spy Novel)為例,讀者大概很難相信書中的諜報活動乃取材於報章雜誌,甚至是坊間口耳相傳的素材;間諜扮演的角色是「無名英雄」,他們的行動通常是「見光死」,因此一般大眾咸信間諜小說家要嘛當過間諜,不然也一定有相關經歷,否則怎能寫出這種涉及國際陰謀且爾虞我詐的故事。事實上,這個揣測的正確性算是八九不離十,幾位間諜小說的大師譬如毛姆(W·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葛蘭姆·葛林(Graham Greene,1904~1991)、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1931~)都曾在外交部任職,暗地卻從事情報員工作。唯一例外的是艾瑞克·安伯勒(Eric Ambler,1909~1998),世人至今仍無法拿他的生平來與小說對號入坐。

咱們先來回顧這位英籍作家的一生事迹。安伯勒生於倫敦,雙親皆從事演藝工作,可想而知他的第一份差事就是跟著父母在戲院里雜耍演出並寫劇本。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間進入倫敦大學就讀工程系,畢業後到電子公司實習,爾後這家公司被另一家大公司併購,他卻轉換跑道改去廣告部門任職。以結果論來看,這一換就換對地方了,因為他的文字能力獲得充分磨練與發揮,三十歲不到就當上創意總監,而且處女作小說《黑暗邊界》(The Dark Frontier,1936)甫發表就一鳴驚人——這是一部嘲諷驚悚小說、預見核能武器將會問世的政治寓言——於是一九三八年他索性辭掉總監職務,搬去巴黎專心寫作,同時也邂逅了第一任妻子美籍時尚記者露意絲·柯隆比(Louise bie)。

在一九三六至一九四零年期間,安伯勒連續發表六本已成經典的政治驚悚小說,他筆下的主角全是平常百姓,卻在不經意間被扯進政治與間諜的世界中,展開了一場驚險之旅。安伯勒不寫觀念白人至上、行事橫衝直撞的冒險家(像是007詹姆斯·龐德),他感興趣的是陷入道德兩難處境而失去鎮定的凡人。在安伯勒出道之前,「驚悚小說」原本被定位為評價不高的二流文學,早已淪至千篇一律的窠臼,書中儘是認同民族主義並仇視外國人的右派意識型態。然而安伯勒的作品卻打破這個老套的公式,他同情左派社會主義者,並將這種意念投射在自己的小說中,字裡行間甚至可見馬克思主義的寓意。這樣的作品自然成為一種異端,結果也顛覆了原有類型。有了《黑暗邊界》以降六部作品的出現,誰說「驚悚小說」與「優美的行文、複雜的敘事結構、精妙的思維」互不相容?在書寫的過程中,安伯勒不但反轉了既存的政治偏見,而且也將「驚悚小說」和「文學作品」之間的鴻溝拉近;換言之,通俗小說和嚴肅文學兩種領域今天能有很大的重疊部分,都得拜當年安伯勒(等人)的傑出貢獻。

二次大戰期間,安伯勒停筆寫作,他以士兵職稱加入皇家砲兵隊,隨後又被分發到戰地攝製小組(bat photographiit)。在義大利服役時,安伯勒還被英國戰事局任命為電影副導,其間自編自製過近一百支的宣導影片,並結識了來前線勞軍的大明星亨佛利·鮑嘉(Humphrey Bogart)和大導演約翰·休士頓(John Huston)。這段經歷算是他日後邁上劇作家之路的暖身。大戰結束後,安伯勒已經官拜上校,並獲頒美國銅星勳章的殊榮。

安伯勒的劇作家生涯可分為兩個階段,基本上算是喜悲各一。一九四六至一九五八年期間,他寫了相當多的劇本,以多產作家之姿活躍於英國影壇。五八年之後他前往美國闖蕩好萊塢,結果卻是一連串失意的開始,其間只透過第二任妻子瓊恩·哈里遜(Joan Harrison)——她是〈希區考克劇場〉(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的製片兼編劇——的引薦製作了〈將軍!〉(CHECKMATE)和〈最要命的遊戲〉(The Most Deadly Game)兩齣電視影集。十年後他只好認清現實,鎩羽而歸重返歐洲。大致上而言,儘管戰後安伯勒花了極大心力在影壇衝刺發展,不過一九五一年他還是重返文壇,發表了他最具企圖心的作品《德爾切夫的審判》(Judgment ochev);同一時間他也以化名艾略特·瑞德(Eliot Reed)跟查爾斯·羅達(Charles Rodda)聯手創作,不過一開始他就處於陪襯角色,五八年之後便終止合作關係,總共完成了五部作品。

安伯勒用本名發表了十九本小說,和別人合寫了五部作品;他拿過四次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的金匕首獎(分別是五九、六二、六七和七二年),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的年度最佳作品愛倫坡獎拿過一回(六四年),英美兩大協會的終身成就獎也全部囊括入袋(八六年的鑽石匕首獎,七五年的推理大師賞),不過一般認定他最精採的作品是戰前時期發表的《雙面狄米崔》(The Mask of Dimitrios,1939)。小說描述的是有關執迷(obsession)的故事:推理作家拉緹莫無意間接觸到一份警方文件,內容是關於一個惡名昭彰的歐洲歹徒狄米崔,他勒索、殺人、販毒、暗殺政治人物,可以說是壞事做盡,如今卻陳屍河中。此人的存在,象徵了戰時威脅著文明國家的破壞性力量,因為在他身上同時看得到獨佔性資本主義與法西斯政治兩種色彩。拉緹莫不知為何對狄米崔的過往產生了濃厚興趣,他決定追溯狄米崔在一九二二至三八年間去過的每個地方,一步一腳印親自走遍希臘、土耳其、法國,透過跟相關人等的訪談與搜尋來往通信,試圖一點一滴拼湊出這個惡徒的全貌。安伯勒摒棄冒險偵探小說一貫採用的單一敘事結構,改以時而平行、時而交叉的雙重敘述手法,讓讀者藉由主角的驚險之旅一窺狄米崔的真面目。難怪這種打開新格局的寫法,能賦予《雙面狄米崔》在驚悚文學史上佔有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因為如此,自從安伯勒的作品問世之後,「間諜小說」的主軸不再只有「壞人是誰?他們險惡的密謀究竟是什麼?而主角英雄要如何擊敗他們?」的陳腔濫調了。

綜觀安伯勒幾近六十年的創作生涯,他已經證明自己不愧是驚悚小說類的大師級作家,足以與毛姆、葛林齊名的先驅者,而且也是二十世紀最具原創性和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很少有人像他能把通俗和嚴肅兩種文體如此拉近距離。至於他到底有沒有當過間諜……管他去的!小說好看與否才要緊,有沒有當過間諜那是他家的事。您說是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