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計 團結協作——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妙計詳解

合作產生力量,團結誕生興旺。一個組織形成強大凝聚力,增強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要有團結合作的精神。團結合作,和諧發展永遠是我們制勝的法寶。以團結為生命,以合作為力量,堅持事業為先,堅持發展第一。要用高尚的品德情操,良好的道德修養,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召人,團結人,帶領人,努力塑造一種尊重個性,彼此寬容;互相敬重,真誠待人;能力互補,同舟共濟;利益共享,責任共擔。

現代企業的競爭實際上就是團隊間的競爭,就是團隊協作能力的競爭。企事業成功的保證是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

當今社會裡,專業分工是越來越細、市場競爭也是日趨激烈,在這前提下,合作變得是越來越重要了。例如,在諾貝爾獲獎項目中,因為協作合作獲獎的佔2/3以上。在諾貝爾獎設立的前25年,合作獎佔41%,而現在則躍居到80%。

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社會下,一些經濟領域,合作看起來更加的重要,合作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企業參與競爭也是其中的一種。但合作並不一定產生1+1>2的效果,正如前述拉繩實驗所顯示的那樣。所以任何一個企業的重要任務就是怎樣進行有效合作,形成一種團隊精神,以達到整體效益大於部分之和的效果。

因此,在當今企業團隊建設中,打造一支「協作型團隊」毫無疑問是企業實現目標最有力的保障。馬克思論述分工和協作的時候,就提出了一種概念叫「協作力」。

常言道:「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確實很對,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彼此的互相合作。這樣,我們才能在多次的合作中去吸取一些經驗,同時還可以增長許多的知識。

因此,讓我們學會團結合做在一起吧!不要忘了,一堆沙子雖然是鬆散的,然而當它和水泥、水、石子混合後,就會變得比花崗岩還要結實!合作就是力量,這就是它的體現。

集思廣益能使一加一等於八、十六,甚至一千六人類的潛能因而激發,即使面對再大挑戰也不畏懼。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假如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兩人交換的結果依舊是每人一個蘋果。然而,假如你有一個設想,我有一個設想,兩個交換的結果就可能是各得兩個設想了。同樣的道理,當獨自研究個一個問題時,可能思考10次,而這10次思考幾乎都是沿著同一思維模式進行。假如將這個問題拿到集體中去討論,從他人的發言中,也許一次就完成了自己人需要10次才能完成的思考,並且他人的想法還會使自己產生新的聯想。一加一大於二是個富有哲理的不等式,它表明單個人的累加之和並不等於集體的力量。

一個成功的經營者,他善於把集體和智慧和力量激發出來,而不是隨意扼殺他們。這種集思廣益的思維方法在當代社會已被普遍應用,它能把人頭腦中的知識空隙填補,和通過互相激勵、互相誘發,產生連鎖反應,使創造性設想得到了不斷的擴大和增多。一些歐美財團採用群體思考法提出的方案數量,比同樣的單人提出的方案多70%。

由此可見,一個好的創意的產生與實施,僅僅依靠企業家自身的力量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集思廣益,必須在自己周圍聚攏起一批專家,讓他們各顯其能,各盡其才,使他們的創造性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