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計 分工授權——領導者要學會的分身術 活學活用

●權利是要分配的

領導者的權力分配藝術,是融用權、用人於一體的藝術,是領導者靈活有效地運用各種權力分配方法的藝術。由於領導者權力分配方式方法的多樣性和發展完善性,領導者權力分配的藝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下面試將領導活動過程中有關領導者權力分配方面的幾種常見的藝術簡介如下:

分散與集中要適度。兵法云:「兵之勝負,不在眾寡,而在分合。」即應分散用兵而不分散,部隊就會陷於累贅,作戰受牽制,成為疲軍;應集中兵力而不集中,會成為孤軍。這就是用兵的奧妙所在。

總之,領導者既不能全權獨攬、事必躬親,又不能大權旁落、無所用心。如何才能不走這兩個極端呢?那就是分散與集中適度。即領導者在權力分配時,既要保證下級能有充分的權力,盡職盡責,做好工作,又要保證自己在整體上的把握和宏觀上的調控。要做到這點是很難的,沒有定規和公式可以套用。隨著社會事業的發展和變化,領導活動也日趨複雜多變,領導者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才能針對各種情況,採取適度的分散和集中。

領導者分配權利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根據實際而變通。兵法云:「兵無常勢、水無恆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就是說:戰爭沒有固定不變的規律和一成不變的打法,就象水無固定的形狀一樣,指揮者能因敵變化相機採取變化而取勝,才謂之用兵如神。軍事上是這樣,管理和領導也是這樣。事實上,不論哪個時期、哪個領域,自古就是:法無定規,變則通,不變則死。所以,領導者在進行權力分配時,一定不要拘於定規、困於死法,而要善於靈活運用各種原則,善於創造性地運用各種分配方法與藝術。

其次,層級和幅度要合理。對於一定的組織和集體來說,領導者的管理幅度大,在進行權力分配時就可以減少領導層次而同樣能實現有效的領導。管理幅度若小,領導者在進行權力分配時就要增加領導層次來實現有效的領導。領導層次的增加必然給領導管理帶來難度,而層次太少,幅度就增大,會使領導者關顧不及。所以,作為一個現代的領導者,一方面要通過改變影響管理幅度的因素來提高自己的有效管理幅度;另一方面,就要在權力分配時,能正視自己,面對現實,確立適度的層級、合理的幅度。

再次,要放手使用。作為一個領導者,特別是高層的領導者,應該懂得「放手授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應該清楚哪些事應該自己管,哪些事應該交給下屬去管。對於自己應管的事要努力管好,對於應由下屬管的事就要選賢任能,大膽放手。

此外,還要學會適當超脫。領導者權力分配是領導者的一種重要的超脫藝術。一個領導者如果長期陷身日常瑣事,勢必疏於領導職守。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顧東而西亂,顧西而東擾,事倍功半。領導者必須披荊斬棘、撥冗去繁,擇人授權。「會當凌絕頂」,方能「一覽眾山小」,只有「更上一層樓」,方能「欲窮千里目」。領導者只有通過對瑣事的超脫,才能做到干本職工作遊刃有餘,取得較佳領導效果。

漢高祖劉邦在分析自己之所以得天下而項羽之所以會失天下時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調集軍糧,使運輸軍糧的道路暢通無阻,我不如蕭何;聯絡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傑也,我能用之,這就是我能得天下的原因。而項羽他只有一個謀士范增,還極不信任他,不能任用,把他氣跑了,這就是項羽失天下的原因。」

能否善於發現賢能而授之以權柄,往往是事業成敗的關鍵。領導者若善於發現賢能之士而授以權柄,使之各負其責、各盡其職,就會成就事業,如劉邦之得天下。反之,若不能識才任能,不信任、不重用人才而且對其束手束腳,勢必要嚴重影響事業。領導活動之成敗,往往也不在一己之賢能,而在於他是否善於分配權力和集中權力。

●領導者就要學會授權

三國諸葛亮在上後主的《自貶疏》中道:「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諸葛亮忠心耿耿輔助阿斗,日理萬機,事事躬親,乃至「自校簿書」,對此其對手司馬懿有評價:司馬懿一次接見諸葛亮的使者問諸葛亮身體好嗎,休息得怎麼樣,使者對司馬懿說,諸葛亮「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來覽焉;所敢食不至數升。」使者走後,司馬懿對人說:「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果然不久,諸葛亮病逝軍中,蜀軍退師。諸葛亮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蜀漢仍最先滅亡,仔細分析可知這與諸葛亮不善於授權不無關係。

西漢著名丞相陳平認為「……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候。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作為領導者必須學會正確授權,諸葛亮也為蜀漢丞相,且多才多藝,工作勤勤懇懇,每日起早睡晚,各種事務都要親自處理,親自過問,「自校簿書」,「罰二十以上親覽,」以至積勞成疾,過早離開人世。現代社會,領導工作千頭萬緒,極為繁雜,如果領導者事無巨細都事必躬親,即使有三頭六臂,也會應接不暇,難免事與願違。

所以領導者必須學會正確授權。

第一,正確授權可以減少領導者工作負擔,使領導不被細小事務纏身導致身心疲勞,集中精力處理更重要更大的問題。

第二,正確授權是對下屬的一種信任。事無巨細的領導不僅對領導者本人不利,還會讓下屬感到不被信任,下屬創造力未能得到充分發掘。

第三,正確授權會調動下屬積極性。權力是一種重要的激勵方式,賦予下屬一定的權力是對有權力需要下屬的滿足。

第四,正確的授權有利於領導發現人才,鍛煉人才,培養人才。諸葛亮死後,蜀國明顯人才缺乏,特別是沒人能主持大局,這與諸葛亮不善授權有關。

第五,正確的授權有利於團隊建設。正確授權有利於各級領導之間、領導與員工之間溝通,加強協調,團結共事,有利於發揮專長,互補不足,提高組織的整體力量。

第六,正確授權有利於避免領導專斷,降低錯誤決策風險,減小錯誤決策的發生,甚至減小錯誤決策所造成的損失。

諸葛亮不善授權其後果之嚴重,現代領導不得不引以為戒,因為授權是領導職責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一種領導藝術,所以領導必須學會授權藝術。

第一,必須克服害怕授權心理。即使是諸葛亮這麼聰明的領導者人也會害怕授權,一是領導往往自以為高明,低估了下屬的能力,不信任別人,生怕別人把工作搞糟了。諸葛亮恐怕就是因為自己才智過人,和為了不辜負劉備知遇之恩的心態而缺乏授權的勇氣。另一個原因則是怕下屬能力比自己強,將來會奪自己的權,因而處處壓抑下屬的首創精神,導致形成「武大郎開店」的格局,這也是西方著名行政管理定律——「帕金森定律」之一。所以領導者首先必須克服害怕授權的心理。

第二,必須正確分析分解組織的目標。領導者必須根據所在組織或部門總目標進行科學分析分解,逐級分配給下屬,分步完成不同子目標,最後完成總目標。

第三,正確認識下屬。正確授權很關鍵的一步是對下屬的正確認識,領導者在授權之前必須對下屬進行仔細的觀察,可通過對被授權者的同事,直接上司,直接下屬,客戶或朋友,被授權者自我評價,也即通過西方人力資源管理中的「360度」考核方法,認識被授權者的能力,工作成熟度,所處於的成長階段等。

第四,明確權責,使權責一致。授權的前提是明確職責,這也是搞好授權反饋與控制的前提。若是職責不清,各司其事,就會不斷發生摩擦,相互「扯皮」或「掣肘」,這是授權的大忌。所以,授權者必須向被授權者明確授權事項的目標和範圍,明確被授權者的權力和相應承擔的義務及責任。這樣,既可以調動被授權者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又利於授權者對工作進行評價。授權者應當信任並支持被授權者的工作,凡應由被授權者自己決定的事,授權者不要過多地干預,以使下屬能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權力,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獨立完成任務。授權時還須保證被授權者的權力與責任相一致,即有多大的權力就應擔負多大的責任,做到權責統一。

第五,講究技巧。領導者在授權時必須因時,因事,因人,因地,因境,因條件不同,而確定授權的方法、許可權大小、內容等。如採用目標管理方法,有利於下屬實現目標的成就感。如果工作重要性較低或較為簡單,可充分授權。若工作重要或較為複雜,可採用彈性授權的方法。也可根據工作不同,採用實時授權,制約授權等方法。

第六,反饋與控制。為保證下屬能及時完成任務,了解下屬工作進展情況,領導者必須對被授權者的工作進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