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計 揚長避短——善於發現和利用他人之長 妙計詳解

常言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使聖賢之士,名家要人,缺點錯誤也在所難免。這就告訴我們:用人要注意揚長避短,人盡其才。 造物主賜給我們一個光怪陸離、形形色色的世界,卻沒有造就一種完善無憾的生靈。米蘭、茉莉香氣襲人,花卻不怎麼艷麗;君子蘭、牡丹雍容華貴,但不那麼香;玫瑰花倒是色香俱佳,卻又有刺。可見十全十美實不易得。難怪魯迅先生說:「倘要完全的書,天下可讀的書怕要絕無;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

《資治通鑒·卷一》一書中就如何在選用人才的問題上,司馬光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打了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他說:「那些具有高尚道德和最高智慧的人任用人,就像工匠和木材一樣,取它有用的部分,拋棄無用的部分。所以像杞柳和梓樹這樣的木材,如果樹圍有幾抱大,即使有好幾尺長都朽爛了,有技藝的工匠也不會拋棄它」。

這裡列舉一段耐人尋味、生動感人的故事:戰國時期的子思向衛侯推薦苟奕,說他可以勝任一個大國的軍隊統帥。衛侯也承認苟奕具有這種才能,但說,苟奕在做小吏時,曾不合法地貪吃了兩個雞蛋,所以不打算任用苟奕為統帥,子思不同意衛侯的做法,最後還是耐心勸說衛侯任用了苟奕。「士為知己者死」,苟奕上任後忠心耿耿、披肝瀝膽,積極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維護衛國的安全和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領導用人的原則就應該像子思那樣「揚其所長,避其所短」,而不應該像衛侯那樣「忌人之細短,忘人之所長」。然而,目前在一些地方和單位里,各類出類拔萃的人才明擺著,一些領導和人才工作者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還說我單位缺少人才,讓真正的人才受到冷落,在一旁歇息,英雄無用武之地,結果導致楚材晉用,讓真正的肥水流外人田。正是:讓魯智深去繡花,讓林妹妹去疆場,豈不怪哉!因此,只有揚長避短,棄瑕錄用,才能廣招天下賢士,為我所用,只有破除求全責備、以貌取人的愚昧做法,才能使各種人才脫穎而出、茁壯成長,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揚長避短用人方略的運用,重點在於充分揚長。雖然揚長與避短是用人過程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但其中揚長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主導方面。因為人的長處決定著一個人的價值,能夠支配構成人的價值的其他因素。揚長不僅可以避短、抑短、補短,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揚長能夠強化人的才幹和能力,使人的才幹和能力朝著用人目的所需要的方向不斷地成長和發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