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說話的力量 第二十五章 絕對主持

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有掌舵的準備。

——易卜生

什麼叫「主持」,在《現代漢語詞典》里,「主持」是「負責掌握或處理某事」的意思。

「主持人」在英語里寫作「host」即「主人」之意。我們可以給主持人下這樣一個通俗的定義:主持人即負責節目的編排、組織、解說以及對節目實施過程加以積極協調和有效推進的人。

在社會生活中,為了保障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以交流信息、溝通情況,需要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開展活動就必須有人串聯組織,充當主導人物引領人們話題。

根據主持的內容分類,有社會活動主持,如主持會議、演講、辯論、評比、典禮、面試等;有文化活動主持,如主持文藝演出、舞會、聯歡會、婚宴等;有廣播電視主持,如主持各種綜合性、專題性、專業性的有聲板塊節目。根據主持者在活動中所擔負的職責,有報幕式主持和角色式主持。報幕式主持如主持報告會。主持的職責是把會議事項和報告人等介紹給與會者,宣布會議的開始與結束,其作用雖貫穿始終,但只在起始和終了這兩個時候表現。角色式主持擔負著活動的角色,在活動的開始、中間、結尾都有「戲」,並且其戲不能從整個活動中剝離抽出。而在一些廣播節目里,主持即節目,主持者即「演員」,除主持者的主持外,不再有別的聲音,則屬於特殊的角色式主持了。

按照主持的口語表達方式,有報道性主持、議論性主持和夾敘夾議性主持。例如主持大型會議,多用報道性主持,一般只介紹發言人的姓名和發言題目等簡單情況。

主持演講和競賽多用議論性主持,主持者總要評議一下,說說自己的現場感受。

主持文藝活動多用夾敘夾議性主持,邊敘邊議、敘中有議、議中有敘。

按主持者的數目,有一人主持、雙人主持和多人主持。政治性活動、短小的活動、嚴肅的場合,多用一人主持。一般的文化活動,多用雙人主持。雙人主持時一般是一男一女,男女聲交叉,富有變化,具有藝術氣氛。大型文藝晚會、大型聯歡會、大型遊藝會等,用多人主持,它氣勢宏大,熱烈歡快。

綜上所述主持的對象、內容不同,職責不同,要求不同,便有不同的主持。電視和廣播主持人要求十分專業——因為它們本來就是一種職業,外表形象、嗓音、氣質、專業背景、普通話水平等等,一般人不經過專業學習難以實現。而會議主持、婚宴主持、慶典主持等我們生活中所常見的主持,則因其要求的寬泛和民間活動的隨意性,距離我們不是很遠。我們只要對自己的說話能力加以訓練,再學習一些與之相關的主持知識,便可輕輕鬆鬆去主持了。

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應該是「通才」,必須有健全的人格、廣博的知識、敏銳的觀察力,必須德、才、學、藝、貌俱佳。然而,無論多麼優秀的主持人,他的品德修養、理論修養、文化修養、藝術修養、生活閱歷、思維方式、心理素質等,都要通過口頭語言展現出來。因此,「能言善辯」「出口成章」是主持人必須具備的職能素養。那麼,如何才能做到,能言善辯,出口成章呢?我們不妨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對自己的訓練。

1.觀察敏銳

主持人語言具有鮮明的「臨場性」。但口齒很伶俐,能滔滔不絕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的人,不一定能當好主持人。主持人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在自己主持的各種活動中,面對各種複雜的情況,能隨時準確地觀察並迅速地作出判斷,這樣,才能掌握主持活動的主動權。

2.反應靈敏

快速地思考、準確地進行綜合與判斷,巧妙地根據所在場合的群眾情緒、氣氛和突發的新情況調整語言,並作出處置,這一切對主持人來說至關重要。因此,要在實際訓練中,培養自己及時控場、當場應答觀眾提問、隨時用幾句話緩解因某種失誤而造成的僵局的應變能力。

3.記憶準確

主持人的腦子應當貯存與所主持的活動有關的大量信息的「材料倉庫」,所以要將一些資料、數字、典故、趣事等記得毫無差錯,這些內容若需要就能隨時脫口而出。聽眾會覺得,你的確是一個稱職的主持人,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嚮導」。有的主持人,即使是報一個小節目,也要拿一張節目紙照單宣讀,這樣,他在觀眾心目中的「信任度」就會下降。可以說,節目主持人是他所主持節目的「推銷員」,他應該如數家珍一般介紹有關情況,以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

4.姿態得體

常言道:「沒有笑臉別開店。」微笑,對主持人來說,是最好的非語言信號,是影響聽眾心理與情緒的主要因素。笑,要笑得真誠、樸實,不可做作。有的人,把但任主持人看做表現自己的機會,不加選擇地穿上過於華麗而又並不得體的衣服,登台後為自己「一展風姿」而流露出得意的微笑,甚至「亮相」「走台步」都透露出炫耀自己的痕迹,這就容易使觀眾產生反感。主持人是群眾的忠實「服務員」,只有熱情誠懇、親切自然的語態,才是聯結別人的心理橋樑。

5.表達明快

主持人說話要輕鬆洒脫,簡潔明快,有時帶點風趣與幽默,或作一點形象生動的描述,這樣輕鬆暢達明晰的表達,方能統攝全場。冗詞贅語、故弄玄虛是主持人語言的大忌;酖唆嘮叨,喧賓奪主,只會令人反感。

1.工於開場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對於主持人更是如此。

良好的開場白,是主持人一場節目的關鍵,它可以確定基調、營造氣氛、表明主旨、溝通感情,使全場人人情緒高漲起來,注意力集中起來,造成一種全場和鳴共振的態勢,從而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例如,某次篝火晚會,主持人一上場便說: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朋友們,今晚繁星滿天,篝火通紅。這畫一般的景色,激起我們詩一般的情懷……」

主持人這絕妙的開場白情景交融,美妙有趣,把觀眾帶進了詩情畫意的情境里。

2.連接巧妙

主持一場晚會或活動,一般都要在其間進行搭橋連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便於主持的內容順暢進行下去,使整個活動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就要求主持人必須事先做好充分準備,了解並熟悉主持的內容,有序掌控節目的進行。

3.隨機應變

一個成功的主持人最大的特點恐怕就是遇驚不亂,隨機應變;能左右逢源,靈巧變通;能快捷思考,準確判斷,巧妙地調整表達方式。

比如在座談討論會上,與會者之間彼此意見相左,甚至唇槍舌劍發生爭吵,互不相讓。這時主持人就要出來圓場,或轉移注意,接過話題自己說,把爭論雙方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方面;或聯絡感情,幫助雙方尋找共同點,縮小感情上心理上的距離;或公正評價,將雙方的意見進行清理和歸納,進行合理評價,闡述雙方都能接受的意見;或引導自省,使雙方從事實中反省自己的觀點和錯誤,消除誤會,認同真理。

4.自然親切

主持人是活動的指揮者和組織者,是聯繫說話者、表演者與聽眾、觀眾的紐帶,與受眾的關係,不是領導和下級,不是長輩和晚輩,也不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而是知心朋友的關係。因此,主持人要以民主、平等的態度來主持節目,不但要口語化、大眾化,而且要生活化,要像「拉家常」一樣與受眾親切交談。

5.富有個性

不同的活動和內容,必須採用不同的主持語言形式和語言風格,這是活動內容本身的個性決定的。主持慶典、儀式等較嚴肅的內容,語言要平穩、莊重;主持體育方面的內容要激越鏗鏘、有力度,速度要快一些,尤其是現場解說要更快;主持少兒方面的活動要親切感人,聲音可帶有幾分稚嫩;主持日常生活方面的內容要輕鬆自然,像聊家常那樣親切、熱情。

除了節目本身的內容限制了主持人的語言風格外,每個節目主持人由於各人的氣質、性格、文化素養、興趣愛好等各不相同,主持的風格和語言表述也有很大差異。正是有了這些個性化的表現,才能塑造出與眾不同、個性鮮明的主持形象。

6.收放自如

俗話說:「編筐織簍,最難收口。」內容進入尾聲,雖然就要結束,但仍要講究主持技巧,切忌草率急躁,匆匆收場。要收放自如巧於終結,再展高潮。我們看幾個實例:

會議主持結尾:「今天的會就開到這,希望會上的決定能變為會後的行動。更願下一次在這裡開的是一個慶功會、表彰會。好,散會!」

論辯主持結尾:「我一開始就說了,幾位論辯能手,一定會讓大家一飽耳福。事實證明他們真是名不虛傳,讓我們為他們精彩的辯論鼓掌!」

文藝晚會主持結尾:「朋友們,教師是偉大而崇高的。他們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他們是小草,默默生存點綴人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