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說話的學問 第六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

——孔子

人們的面孔像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內中蘊涵著巨大的感情容量。但神情的表露更在於用眼「說話」,用眼傳神。

目光是人體最鮮明的機器,一個人的嘴只代表他的經歷,眼睛卻代表他的內心。傳神的目光給人以魅力,寧靜的目光給人以傳心,快樂的目光給人以活力,真誠的目光可以贏得尊重和友誼。

義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在《筆記》中曾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意思是,透過一個人的眼睛,可以看到他的內心深處。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人和動物的表情》一書中,也曾把眼睛的活動變化作為人類情緒的表徵。

20世紀60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赫斯博士,曾經用瞳孔變化的大小和規律,來測定一個人對事物的興趣、愛好、動機以及對異性的愛慕等心理變化,發現彼此確實相關。我國古代的孟子也說過:「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這就是說人的眼睛是能夠表達思想情感的,甚至能表達用言語難以表達的極其微妙的思想情感。人們內心的隱衷、胸中的秘密,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流露於多變的眼神中。

一般來說,不同的眼神表現著不同的情感。目光明澈表示胸懷坦蕩;目光狡黠表示心術不正;目光炯炯表示精神煥發;目光如豆表示心胸狹窄;目光執著表示志懷高遠;目光浮動表示輕薄淺陋;目光睿智表示聰明機敏;目光獃滯表示心事重重;目光堅毅表示自強自信;目光衰頹表示自暴自棄。

另外,故弄玄虛的眼神仍是高傲自大的反映,神秘莫測的眼神則是狡猾奸刁的反映;似匣劍出鞘的灼灼逼人的目光是正派敏銳的寫照,如蛇蠍蟄伏灰冷陰暗的目光是邪惡刁鑽的寫照。坦誠者目光像一泓清泉,悠然見底;英武者目光如電摯雷奔,波瀾驚絕;典雅者目光似白雲初晴,幽鳥相逐;俊秀者目光如玉氣藏虹,珠胎含月;嫵媚者目光似素花始香,夏梅初笑;豪放者目光如雲風波浪,海天蒼蒼。

如果你雙眼虛盯前方,旁若無人,那你的眼神昭示著:我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如果你頻頻左顧右盼,滴溜溜轉,那你的眼神又告訴別人:我「戒心十足」或「心懷鬼胎」;等等。眼神在交際中具有很大的功用,它可以反映交際者的交際態度,表達交際者豐富多彩的情感意識。在整個交際過程中,眼睛會把他此時的思想情緒、心理變化以及他的品德、學識、性格與審美觀等毫無保留地畫在眼睛這幅情感的圖畫中,列印在眼睛這個思想的熒光屏上,讓對方看得清楚,讀得準確,得到啟迪。

從交際主體分析,平視、正視表示理解、平等、喜歡;俯視表示寬容愛護;仰視表示尊敬、期待。從交際客體分析,對你敬仰的人,目光往往平視;喜歡你的人目光會流露出熱烈的色彩;傲慢而不可一世的人,目光是仰視、輕視;而討厭你的人,目光會無意識地亂轉,甚至會流露出疲倦的色彩;虧心的人,目光總是有躲躲閃閃的東西;正直無邪的人,目光沉靜並給人以誠摯的力量;戀人之間的目光會傳遞甜蜜的情意,朋友之間的目光會表達關切的深情;與戰友離別時,目光里會流露出美好的祝願和不盡的眷戀;互相對立的人,言辭儘管漂亮,握手儘管熱烈,但目光與目光在碰撞中會迸發出挑戰的火花來。

在所有的交際語言中,微笑是最有感染力的,微笑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際交往的高招」。往往一個微笑能很快縮短你與他人之間的距離,表達出你的善意、愉悅,給人春風般的溫暖。一個微笑,鄰座的人就可能成為自己的朋友。一個微笑,會燃起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慕之情。笑暖人心,又能體諒人心,給人以幸福感、自由感。微笑不花費什麼,卻有意外的收穫。微笑創造家庭快樂,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好感。微笑使疲倦者休息,拘束者輕鬆,悲哀者節哀,就像一種情緒的調和劑,更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但是在運用微笑傳情達意的時候,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笑得自然。微笑是發自內心的,是美好心靈的外觀。這樣才能笑得自然,笑得親切,笑得美好、得體。要注意不能為笑而笑,沒笑裝笑。

第二,要笑得真誠。微笑既是自己愉快心情的外露,也是純真之情的奉送。真誠的微笑讓對方內心產生溫暖,有時候還可能引起對方的共鳴,使之陶醉在歡樂之中,加深雙方的友情。

第三,要笑在合適的場合。微笑並不是不講條件的,也並不是可以用於一切交際環境。它的運用是很有講究的。當你面帶笑容時,你的心情不會差到哪裡去。當你面對一個笑容滿面的人時,你也很難不對他報以微笑。微笑使人覺得自己受到歡迎、心情舒暢,但對人微笑也要看場合,否則就會適得其反。有時候,微笑讓你看起來緊張、無助,特別是在笑得太誇張的情況下尤其如此。當你出席一個莊嚴的集會,去參加一個追悼會,或是討論重大的政治問題,自然不宜微笑。當你同對方談論一個嚴肅的話題,或者告知對方一個不幸的消息時,或者是你的談話讓對方感到不快時,也不應該微笑,或者要及時收起微笑。

第四,微笑的程度要合適。微笑是向對方表示一種禮節和尊重。但是如果不注意程度,微笑得放肆、過分、沒有節制,就會有失身份,引起對方的反感。

第五,微笑的對象要合適。對不同的交際對象,應使用不同含義的微笑,傳達不同的感情。不然難免會有適得其反的情況出現。

所謂首語就是通過頭部活動傳遞信息。它包括點頭、搖頭、側頭、昂頭、低頭等。這裡說的首語,僅僅是指頭部的整體活動傳達的信息,而不包括頭部的器官傳遞的信息。

點頭可以表明這樣一些意思:同意、致意、肯定、承認、贊同、感謝、應允、滿意,也可以表示理解、順從等情緒。

搖頭表示這樣一些意思:不滿、懷疑、反對、否定、拒絕、不同意、不理解、無可奈何等。

歪頭(側頭)也有多種含義,可表示思考,表示天真。譬如小孩子在聽大人說話或者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喜歡歪著頭,並托著腮幫。

昂頭可以用來表示充滿信心、勝利在握、目中無人、驕傲自滿等。頭一直向後仰,還表示陶醉。

低頭表示的情緒有:順從、聽話、委屈,也可以表示另有想法等。

在首語的運用方面我們要注意以下一些原則。

一是動作要明顯,尤其是它發揮替代功能的時候。如到底是點頭還是搖頭,要讓對方看清楚,正確領會。

二是要注意配合其他交際語言的使用。如點頭的時候配合「嗯」,就不至於產生誤會。也可以配合其他體態語言使用。有很多成語就體現了這一特點,譬如「點頭哈腰」「昂首闊步」等。

三是要注意一些文化差異。如前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表示同意就是將頭向前伸,土耳其人表示否定要把頭抬起來,特別是保加利亞和印度的某些民族,用點頭表示否定,用搖頭表示肯定,與我們的習慣恰好相反。這就要求我們在與這些有文化差異的民族交往之前,先弄清楚他們的習慣。

四是要注意和聲音語言的自然配合,而且還要做到動作明顯,以便對方正確理解以免誤會。

五是首語的使用頻率不能過高,雖然在聆聽對方說話時,適當的點頭或者側頭會讓說話的人覺得你在用心聽,但是過高的使用頻率卻影響了說話者的注意力或者感覺到有點膚淺。

現代社會是一個注重儀容的文明社會。人們可以從一個人的穿著打扮,看出他的審美水平、文化修養以及綜合素質。整潔大方的儀錶,不僅能展示一個人的個性魅力,更能體現他對別人的禮貌。

穿著打扮具有明顯的信息暗示功能,服飾的顏色、式樣、檔次和搭配,均可以顯示一個人的性格愛好、文化修養、生活和風俗習慣。有研究表明,講究衣著打扮的人自尊心和工作責任心較強,而穿著過於隨便者多半不拘小節。在初次交往中,講究衣著打扮的人能給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們就簡要介紹穿著打扮中的「T.P.O」原則。

在服飾打扮上,必須完全服從國際公認的「T.P.O」原則。

T(Time)指時間,指服飾打扮必須根據時間來決定,是個廣義的概念,既指時令、季節,又指具體月日或星期幾,也可具體到一天內的白天、黑夜、鐘點、時辰。一個在三伏天還身著深色長袖制服的人,給人的第一印象不會太好。

P(Place)指地點、場所、位置、職位,即服飾打扮應與所處的場合相協調。

O(Object)代表目的、目標、對象,試圖通過穿著打扮來達到給對方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印象的目的,有目標地來選擇服飾。

具體說來,穿著打扮既要自然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