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套 敗戰計 第35計 連環計——售後服務開啟新篇

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去,如天寵也。

敵人兵多將廣,不可與之硬拼,應設法讓他們自相牽制,以削弱他們的實力。三軍統帥如果用兵得法,就會像有天神護佑一樣,輕而易舉地戰勝敵人。

赤壁之戰中,東吳老將黃蓋見曹操水寨船隻一個挨一個,又無得力指揮,建議周瑜用火攻曹軍。並主動提出,自己願去詐降,趁曹操不備,放火燒船。周瑜說:「此計甚好,只是將軍去詐降,曹賊定生疑。」黃蓋說:「何不使用苦肉計?」周瑜說:「那樣,將軍會吃大苦。」黃蓋說:「為了擊敗曹賊,我甘願受苦。」

第二日,周瑜與眾將在營中議事。黃蓋當眾頂撞周瑜,罵周瑜不識時務,並極力主張投降曹操。周瑜大怒,下令推出斬首。眾將苦苦求情,「老將軍功勞卓著,請免一死。」周瑜說:「死罪既免,活罪難逃。」命令重打一百軍棍,打得黃蓋鮮血淋漓。

黃蓋私下派人送信曹操,大罵周瑜,表示一定尋找機會前來降曹。曹操派人打聽,黃蓋確實受刑,現正在養傷。他將信將疑,於是,派蔣干再次過江察看虛實。

周瑜這次見了蔣干,指責他盜書逃跑,壞了東吳的大事。這次過江,又有什麼打算?周瑜說:「莫怪我不念舊情,先請你住到西山,等我大破曹軍之後再說。」把蔣干給軟禁起來了。其實,周瑜想再次利用這個過於自作聰明的獃子,所以名為軟禁,實際上又在誘他上鉤。

一日,蔣干心中煩悶,在山間閑逛。忽然聽到從一間茅屋中傳出琅琅書聲。蔣干進屋一看,見一隱士正在讀兵法,攀談之後,知道此人是名士龐統。他說,周瑜年輕自負,難以容人,所以隱居在山裡。蔣乾果然又自作聰明,勸龐統投奔曹操,誇耀曹操最重視人才,先生此去,定得重用。龐統應允,並偷偷把蔣干引到江邊僻靜處,坐一小船,悄悄駛向曹營。

蔣干哪裡會想到又中周瑜一計:原來龐統早與周瑜謀劃,故意向曹操獻鎖船之計,讓周瑜火攻之計更顯神效。

曹操得了龐統,十分歡喜,言談之中,很佩服龐統的學問。他們巡視了各營寨,曹操請龐統提提意見。龐統說:「北方兵士不習水戰,在風浪中顛簸,肯定受不了,怎能與周瑜決戰?」曹操問:「先生有何妙計?」龐統說:「曹軍兵多船眾,數倍於東吳,不愁不勝。為了克服北方兵士的弱點,何不將船連鎖起來,平平穩穩,如在陸地之上。」曹操果然依計而行,將士們都十分滿意。一日,黃蓋在快艦上滿載油、柴、硫,硝等引火物資,遮得嚴嚴實實。他們按事先與曹操聯繫的信號,插上青牙旗,飛速渡江詐降。這日颳起東南風,正是周瑜他們選定的好日子。曹營官兵,見是黃蓋投降的船隻,並不防備,忽然間,黃蓋的船上火勢熊熊,直衝首營。風助火勢,火乘風威,曹營水寨的大船一個連著一個,想分也分不開,一齊著火,越燒越旺。周瑜早已準備快船,駛向曹營,只殺得曹操數十萬人馬一敗塗地。曹操本人倉皇逃奔,撿了一條性命。

兩個以上的計策連用稱連環計,而有時並不見得要看用計的數量,而要重視用計的質量,「使敵自累」之法,可以看作戰略上讓敵人背上包袱,使敵人自己牽制自己,讓敵人戰線拉長,兵力分散,為我軍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創造有利條件。這也是「連環計」在謀略思想上的反映。

龐統慫恿曹操把戰艦用鐵鏈勾連起來,然後縱火焚燒,使之無法逃脫,這就是連環計。連環計就是讓敵人自己牽制自己,然後再去謀取。用一條計謀使敵人自己牽制自己,再用一計進攻敵人,兩條計謀結合起來運用,就能夠摧毀勢力強大的敵人連環計,指多計並用,計計相連,環環相扣,一計累敵,一計攻敵,任何強敵,無攻不破。此計正文的意思是如果敵方力量強大,就不要硬拼,要用計使其自相鉗制,藉以削弱敵方的戰鬥力。巧妙地運用謀略,就如有天神相助。

此計的關鍵是要使敵人「自累」,就是指互相鉗制,背上包袱,使其行動不自由。這樣,就給圍殲敵人創造良好的條件。

戰場形勢複雜多變,對敵作戰時,使用計謀,是每個優秀指揮員的本領。而雙方指揮員都是有經驗的老手,只用一計,往往容易被對方識破。而一計套一計,計計連環,作用就會大得多。後人有詩曰:「赤壁鏖兵用火攻,運籌決策盡皆同。若非龐統連環計,公瑾安能立大功?」

銷售中運用此計主要是指,銷售員一方面做好售後服務為自己贏得良好口碑;一方面借售後之機展開銷售,把客戶變成老客戶,讓老客戶為自己介紹新客戶,提升自己的業績。

喬·吉拉德的售車心得

銷售成功之後,吉拉德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將那客戶及其與買車子有關的一切情報,全部記進卡片里;同時,他對買過車的人寄出一張感謝卡。很多銷售員並沒有這樣做,所以,吉拉德的這種行為令買主印象深刻。

不僅如此,吉拉德在成交後依然站在客戶的一邊,他說:「一輛新車子出了嚴重的問題,客戶找上門來要求修理,有關修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如果知道這輛車子是我賣的,那麼他們就應該立刻通知我。我會馬上趕到,設法安撫客戶,讓他先消消氣,我會告訴他,我一定讓人把修理工作做好。讓你一定會對車子的每一個小地方都覺得特別滿意,這也是我的工作。沒有成功的維修服務,也就沒有成功的銷售。如果客戶仍覺得有嚴重的問題,我的責任就是要和客戶站在一邊,確保他的車子能夠正常運行。我會幫助客戶要求進一步的維護和修理,我會同他共同戰鬥一起去對付那些汽車修理技工,一起去對付汽車經銷商,一起去對付汽車製造商。無論何時何地,我總是要和我的客戶站在一起,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

吉拉德將客戶當做是長期的投資,絕不會賣了一部車子後即置客戶於不顧。他本著來日方長、後會有期的意念,希望客戶為他輾轉介紹親朋好友來車行買車。或客戶的子女已成年時,將車子賣給其子女。賣車之後,他總希望讓客戶感到買了一部好車,而且能永生不忘。客戶的親戚朋友想買車時,首先便會考慮到找他。這就是他的最終目標。

車子賣給客戶後,若客戶沒有任何聯繫的話,他就試著不斷地與那位客戶接觸。打電話給老客戶時,他開門見山便問:「以前買的車子情況如何?」通常白天電話打到客戶家裡,來接電話約多半是客戶的太大,她大多會回答:「車子情況很好。」他還問:「有任何問題沒有?」順便向對方提醒,在保修期內該將車子仔細檢查一遍,而且在這期間送到這裡維修是免費的。

他也常常對客戶的太太說:「假使車子振動厲害或有任何問題的話,請送到這兒來修理,請您也提醒您先生一下。」

吉拉德說:「我不希望只銷售給他這一輛車子,我特別愛惜我的客戶,我希望他以後所買的每一輛車子都是由我銷售出去的。」

銷售員的善行回報

穆小姐在某保險公司工作,有一次她做銷售訪問到一位獨居的老先生,就用養老的理由建議這位老先生購買了一種生死兩全保險。此後,她每次路過老人所在的社區都會去拜訪這位老先生,給他帶一點小禮品,如果他不在家,穆小姐就把問候卡和小禮品一起放入郵箱內,等老先生回來看。

經過一段時間,老先生還會請她進屋喝杯茶,談談花草啊象棋啊之類的事。但不幸的是,一年後老先生病逝了,穆小姐覺得很難過便前往參加喪禮。

一個月後,那位老先生的女兒到穆小姐公司拜訪她。原來,老先生的女兒是一家投資銀行的高級經理。

這位女經理告訴穆小姐說:「我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了幾張您的名片,上面還有一些十分關懷的話,還有一些小禮品也被我父親很小心地保存著。而且,我也曾聽父親談起過您,彷彿與您聊天是生活的快事,因此,今天特地前來向您致謝,感謝您曾如此鼓勵我的父親。」她眼角噙著淚水,又說:「為了答謝您的好意,我將向您購買貴公司的保險。」最後她當場簽下了兩份保單,總金額為40萬元。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情況,讓穆小姐又驚又喜。

送貨上門的銷售員

有一位女客戶到一家商店為其八個月大的孩子買奶粉。銷售員熱情地詢問了解後,為客戶介紹了一種適合她的孩子吃的奶粉。此品牌的奶粉當時正搞活動,客戶買了兩箱奶粉,獲贈了一輛「兒童三輪車」。銷售員幫客戶將所有的物品送到收款台。客戶交完款後,銷售員主動地對客戶說:「請問您是怎麼來的?有車嗎?」當時銷售員發現她沒有別的同伴,這麼多東西肯定不好拿,外面有車一個人也拿不出去。

客戶聽完銷售員的詢問很是感動,對他說:「謝謝你,我自己坐公交車來的,要坐三輪車回去。」銷售員找來推車幫助客戶把物品送到了商廈門口,然後為客戶看著物品,客戶去找三輪車。因客戶的家離商廈比較近,而三輪車夫要價高,在雙方未協商好價格的情況下,三輪車夫刺激了客戶,讓客戶當時很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