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套 敗戰計 第34計 苦肉計——情感服務吃虧是福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正常情況下)人不會自我傷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這種常理)我則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那麼離間計就可實行了。抓住敵人「幼稚樸素」的心理進行欺弄,就能順著他的弱點達到目的。

春秋時期,吳王闔閭殺了吳王僚,奪得王位。他十分懼怕吳王僚的兒子慶忌為父報仇。慶忌正在衛國擴大勢力,準備攻打齊國,奪取王位。

闔閭整日提心弔膽,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設法除掉慶忌。伍子胥向闔閭推薦了一個智勇雙全的勇士,名叫要離。闔閭見要離矮小瘦弱,說道:「慶忌人高馬大,勇力過人,如何殺得了他?」要離說:「刺殺慶忌,要靠智不靠力。只要能接近他,事情就好辦。」闔閭說:「慶忌對吳國防範最嚴,怎麼能夠接近他呢?」要離說:「只要大王砍斷我的右臂,殺掉我的妻子,我就能取信於慶忌。」闔閭不肯答應。要離說:「為國亡家,為主殘身,我心甘情願。」

吳都忽然流言四起:闔閭弒君篡位,是無道昏君。吳王下令追查,原來流言是要離散布的。闔閭下令捉了要離和他的妻子,要離當面大罵昏王。闔閭假借追查同謀,未殺要離而只是斬斷了他的右臂,把他夫妻兩人關進監獄。

幾天後,伍子胥讓獄卒放鬆看管,讓要離乘機逃出。闔閭聽說要離逃跑,就殺了他的妻子。這件事不斷傳遍吳國,鄰近的國家也都知道了。要離逃到衛國,求見慶忌,要求慶忌為他報斷臂殺妻之仇,慶忌接納了他。

要離果然接近了慶忌,他勸說慶忌伐吳。要離成了慶忌的貼身親信。慶忌乘船向吳國進發,要離乘慶忌沒有防備,從背後用矛儘力刺去,刺穿了胸膛。慶忌的衛士要捉拿要離。慶忌說:「敢殺我的也是個勇士,放他走吧!」慶忌因失血過多而死。要離完成了刺殺慶忌的任務,家毀身殘,也自刎而死。

此計是用自我傷害的辦法取信於敵,以便進行間諜活動的一種計謀。「人不自害」是人們習慣的思維定勢。苦肉計就是利用這一心理定勢,造成受迫害的假象,以迷惑和欺騙敵人,或打入敵人內部,對敵人進行分化瓦解或給予致命一擊。使用本計一定要小心慎重。因為施行苦肉計,首先要進行自我傷害,有時這種傷害是非常痛苦的。苦肉計不僅是一個苦計,而且還是一個險計。如果敵人是多謀善斷,不但自我傷害之苦要白忍受,而且連生命也難保。因此,在可用可不用時,盡量不用此計。

「苦肉計」是通過自我傷害取信敵人,以便麻痹對方或進行間諜活動的謀略。

施用迷惑敵人的手法,若違背人們分析判斷事物的習慣時,敵人就不容易一下子看透它的本質;不按「人之常性」行事,就如同水中看側影一樣,使對方得出與事物本質顛倒了的結論。這就是「苦肉計」成功的奧秘。

「苦肉計」的用法多種多樣,目的和形式也不盡相同。「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是其中的一種。

它的特點,在於利用「人不自害」的常理,作出必要的犧牲,達到欺騙敵人的目的。這種謀略,在近代和現代的間諜戰中仍不少見。

賠錢定做的易拉寶

某印刷設計公司中有一個新入職的銷售員,因為對公司的產品不熟悉,而又比較長時間沒有出單,於是急得要命。終於有天接到一個意向客戶的電話,要先製作易拉寶,規格為80×180cm的。因為首次合作,所以客戶便暫時只訂了10個,但銷售員因為一時緊張,結果在了解客戶的要求後出了差錯,按60×160cm報了價,而客戶後期又有大量的需求,報價本來就不高,現在又報了更低的價格,於是這十個易拉寶就只能賠錢了。

銷售員很局促也很緊張,畢竟第一單就賠錢誰都不願意看到。幸好帶他的老銷售員比較聰明,如果去批評員工也回天乏力,反而會影響他的心情,更何況這個客戶規模比較大,日後合作肯定是個大單。於是老銷售員安慰了銷售員,並要求工廠儘快作出質量效果非常好的這10個易拉寶。然後在客戶約定的時間內親自送貨上門。

朋友找到銷售員聯繫的經理助理,先把易拉寶給客戶看,然後在臨走前對經理助理說:其實這單是銷售員報價錯了,相信您之前合作的那家公司的報價比我們的應該會高很多,但是既然我們答應給您合作,所以我還是上門送貨,只是如果下次的合作中希望您能把原價提升20%,相信原價提20%後,我們的價格仍然是比原先的那家便宜。其實這10個易拉寶的總費用加上我們的成本和我今天來回的打車費用,我已經賠錢了。如果有機會,請相信我,我們一定會合作得非常愉快。

當天總共收到客戶的款項才1000多元,租車送貨的費用都已經有160元,所以肯定是虧損。但兩天後,銷售員接到這家客戶的電話,定製60個易拉寶!而且答應提價20%!而且客戶公司還有宣傳單和資料的印刷需求,銷售員將獲得一個長期的客戶資源。

百折不撓的銷售員

資深銷售員張先生從朋友處獲悉東莞某個工廠需要購進一批稜鏡、透鏡,但是競爭很大。張先生想辦法弄到了工廠老總的電話,第一次電話不到一分鐘對方說忙,掛掉了。

第二天繼續打,還是不到一分鐘掛掉了。第三天繼續打,這次聊多了幾句「你們是什麼牌子的啊」,張先生報上公司名字,並說明是專門生產稜鏡、透鏡的,馬上被打斷「沒聽說過」電話掛斷了。

一般的銷售員到這種程度也就放棄了,但是張先生偏不。第四天,他照樣厚著臉皮打電話過去,「您好,汪總啊,我是昨天給你電話的小張啊」,這次對方笑呵呵地說:「聽出來了」,張先生開門見山簡單地介紹了自己公司的產品,然後自然地就談到價格了,大概地報了一下,然後就整理了一個報價單過去。但是一連3天沒去電話問,那邊看了報價單也沒個迴音的。打個電話過去,那邊只是大概地問了一下機器的質量參數方面,沒多大想買的意思,好像對公司產品的質量還有一些擔憂。

這一次張先生乾脆找上門去了,他背上一包公司的產品樣品及相關資料,然後坐了七個鐘頭火車趕到東莞。到了東莞偏偏又趕上下雨,工廠沒有預約不讓進門,說老總出門應酬去了,不知道什麼時間回來。張先生打電話試了一下,電話也不通,乾脆決定等在門口,直到汪總回來。

兩個多小時後,電話終於打通了,汪總馬上到工廠。當汪總看到抱著包、舉著傘站在門口的張先生時,終於有點動容了:「你可真夠有心的了,就憑你站在這兩個多小時,我也得好好考慮你們公司!」

一番商談後,約定把樣品留下給技術人員試用看看。一個星期後,張先生終於得到了回覆,一個星期後給張先生回覆:可以商量價格簽合同了。

把合同傳過去,電話聊了一下;汪總說原來給他們報價的有不下5家工廠,價格有高有低,名氣較大的品牌也有,但是最後還是張先生的百折不撓的精神打動了他。他說:「品牌固然重要,但是我欣賞的是你的執著以及真誠,銷售員的人品比任何東西都要重要得多。」

不怕威脅的銷售員

美國一家人壽保險公司的銷售員曾有這樣一個經歷。當時他正穿過一片麥地,去拜訪他的客戶——一位正在開拖拉機的農夫。農夫為了聽清年輕人說的話,只好關掉了引擎,但他因為工作受到打擾而怒氣沖沖。農民生氣地對經紀人說:「要是下次再碰到這樣可惡的經紀人的話,我發誓我會毫不客氣把他扔出老遠。」

年輕人直視著農夫的眼睛,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先生,在您準備這樣做之前,您最好能申請到您能得到的所有保險賠償費。」

農夫先是一陣沉默,隨即臉上露出了笑意。「年輕人,他說,走,上我家去,我想聽聽你在做什麼銷售。」

當他們進屋的時候,農夫將手放在年輕人的肩上,對他妻子說:「咳,親愛的,這位小夥子說他能贏我。」說完,他哈哈大笑起來。年輕的經紀人對我說,這是他做過的最容易的銷售。

還有一個與之相似的例子。

美國銷售大師吉拉德曾經歷過這樣一件事。一位粗魯的客戶對他說:「如果你想強迫我購買這輛車的話,我會把你從展廳的大玻璃窗扔出去。」

吉拉德回答說:「非常高興認識您,先生。您知道我想說的只有一句話:這僅僅是我們友誼的開端。」是的,這的確是一個開端,在後來的幾年中吉拉德一共賣了9輛車給他。他是怎樣處理那些潛在客戶的惱怒的呢?他憑藉他的智慧與魅力,而不是與客戶打架,贏得了客戶的信任與合作。

主動吃虧換來長期合作

大量銷售才能保證大量的現金流,而大量的銷售秘訣是「吃虧讓利」。吃虧是福,因為人都有趨利本性,你吃點虧,讓別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別人的積極性,使你的事業興旺發達。財富是什麼?財富是資源的長流不息。而商道讓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