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套 並戰計 第26計 指桑罵槐——借題發揮阻斷借口

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強者制服弱者,要用警告的辦法來誘導他。主帥強剛居中間正位,便會有部屬應和,行事艱險而不會有禍患。

春秋時期,齊景公任命田禳苴為將,帶兵攻打晉、燕聯軍,又派寵臣庄賈作監軍。禳苴與庄賈約定,第二天中午在營門集合。第二天,禳苴早早到了營中,命令裝好作為計時器的標杆和滴漏盤。約定時間一到,禳苴就到軍營宣布軍令,整頓部隊。可是庄賈遲遲不到,禳苴幾次派人催促,直到黃昏時分,庄賈才帶著醉容到達營門。禳苴問他為何不按時到軍營來,庄賈無所謂,只說什麼親戚朋友都來為我設宴餞行,我總得應酬應酬吧?所以來得遲了。禳苴非常氣憤,斥責他身為國家大臣,有監軍重任,卻只戀自己的小家,不以國家大事為重。庄賈以為這是區區小事,仗著自己是國王的寵臣親信,對禳苴的話不以為然。禳苴當著全軍將士,命令叫來軍法官,問:「無故誤了時間,按照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禳苴即命拿下庄賈。庄賈嚇得渾身發抖,他的隨從連忙飛馬進宮,向齊景公報告情況,請求景公派人救命。在景公派的使者沒有趕到之前,禳苴即令將庄賈斬首示眾。全軍將士,看到主將殺違犯軍令的大臣,個個嚇得發抖,誰還再敢不遵將令。這時,齊景公派來的使臣飛馬闖入軍營,拿景公的命令叫禳苴放了庄賈。禳苴沉著地應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見來人驕狂,便又叫來軍法官,問道:「在軍營跑馬,按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來使嚇得面如土色。禳苴不慌不忙地說道:「君王派來的使者,可以不殺。」於是下令殺了他的隨從和三駕車的左馬,砍斷馬車左邊的木柱。然後讓使者回去報告。禳苴軍紀嚴明,軍隊戰鬥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勝仗。

統率不服從自己的部隊去打仗,如果你調動不了他們,這時你想用金錢去利誘他們,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懷疑。正確的方法是:你可以故意製造些錯誤,然後責備別人的過失,藉此暗中警告那些不服自己指揮的人。這種警戒,是從反面去誘導他們。迄就是用強硬而險詐的方法去迫使士兵服從。或者說,這就是調遣部將的方法。

對待部下將士,必須恩威並重,剛柔相濟。軍紀不嚴,烏合之眾,哪能取勝?如果只是一味地嚴厲,甚至近於殘酷,也難做到讓將士們心服。所以關心將士、體貼將士,使將士們心中感激敬佩,這才算得上是稱職的指揮官。《孫子兵法》中對此早有名訓:「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這就是強調治軍要嚴。「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這就是強調要關心將士,使他們願意與將帥一同戰死。

指桑罵槐,此計的比喻意義應從兩方面廣為理解。一是要運用各種政治和外交謀略,「指桑」而「罵槐」,施加壓力配合軍事行動。對於弱小的對手,可以用警告和利誘的方法,不戰而勝。對於比較強大的對手也可以旁敲側擊威懾他。春秋時期,齊相管仲為了降服魯國和宋國,就是運用此計。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國,魯國畏懼,立即謝罪求和,宋見齊魯聯盟,也只得認輸求和。管仲「敲山震虎」,不用大的損失就使魯、宋兩國臣服。

另外,作為部隊的指揮官,必須做到令行禁止,法令嚴明。否則,指揮不靈,令出不行,士兵一盤散沙,怎能打仗!所以,歷代名將都特別注意軍紀嚴明。管理部隊,剛柔相濟,關心和愛護士兵,決不能有令不從,有禁不止。所以,有時採用「殺雞儆猴」的方法,抓住個別壞典型,從嚴處理,就可以震懾全軍將士。

在銷售中使用指桑罵槐之計,主要是指銷售員在銷售中對客戶旁敲側擊,阻斷客戶反對的借口,讓客戶完全被自己的思路左右,直至達成銷售。

把握客戶想法賣壁紙

某家裝店正在搞促銷活動。這天中午,來了一名男子看壁紙。銷售員小白立刻上前,顧客主動問有沒有客廳用的壁紙。我帶他過去看產品,邊走邊問他:「大叔,您看了這麼多家了,有什麼感觸啊?」

顧客:「沒有啊,我是剛剛來。姑娘你說什麼樣子的好呢?」

小白說:「大叔,有些年輕人,就想把自己家裝得有特色,這樣的壁紙我們有很多,但真正適合自己家裡用的只有一款,以米色為主,因為裝修嘛,一個是要經濟、實惠,一個就是要乾淨!所以要買屬暖色系列的,這樣顯得溫和!」

顧客馬上問:「是啊!要是你家裝修呢?」

「我做家裝這麼久了,我覺得吧,客廳一定要用色彩比較素淡一點的,這樣看起來很溫暖乾淨!」

顧客走到壁紙前,小白立刻找了一款中價位的產品,指給他看。

「我想要每平方米二三十元的。」顧客對價格有異議。

小白關切地說:「大叔,壁紙不像買衣服那樣想脫就可以再換一件,所以您要考慮好,首先要挑選自己喜歡的,看好了款式之後價格都好說。」

很快小白又給顧客推薦了一款:「您看這個,五一促銷價格是50元/平方米,而且其他廠家都沒有這個花色,只有馬可波羅有,但是他們的價位要貴很多。」

顧客聽到價格,臉上冷色增多,說:「還是太貴了。」

「那就給您45元,您也跟我說了您的最低價格,我還能報高了嗎?我也想賣貨啊。」小白同時關心地問了他家裡有多少平方米。

顧客說:「我還是再看看吧」。

小白想他看上這款壁紙了,於是充滿自信地說:「你要是真心喜歡這顏色,我相信你一定會回來,不信你轉轉,一個檔次的產品,價格不會比我們的低,而且,您的客廳是30平方米,差價也就是300元,您少買兩件衣服、加幾天班也就賺回來了,而家裡裝修能讓您舒服好幾十年呢!」

「而且,掙錢就是要花的,存起來利息又少,該出手就出手吧。再不成您就讓阿姨也來看一下,她也一定會喜歡這款,但我們的促銷價格只持續三天。」

顧客:「你這姑娘說到我心裡去了,我今天就定了吧。」

不用燒火的做飯方法

20世紀90年代初,有一位推銷員到鄉村去推銷電飯鍋。由於當時農村大多採用的還是原始的燒火煮飯,根本就不知道電飯鍋是什麼。只見這位推銷員走進一家炊煙裊裊的農家,在廚房裡一邊幫主人燒火,一邊感慨道:

「要是做飯不用燒火該多好啊!」

主婦笑了起來:

「天下哪有這種好事啊,再說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麼做飯的。」

「有啊,」推銷員看時機成熟了,就拿著電飯鍋,說:「我這口鍋煮飯就不用燒柴,你不信的話,咱們可以試試看。」

說完他便忙著放水,下米,插電源,同時向主婦解釋其原理及使用的方法。飯煮好後,主婦一嘗,不爛不糊,味道很好。推銷員於是乘機說:「更妙的是,用這種鍋煮飯的時候你不用再一直在旁邊看著,可以休息或幹些別的事情。」

主婦做夢也沒有想到居然還有這種好用又方便的東西,而且這種產品是該銷售員專門挑選好,為農村市場準備的,操作簡便實用,物美價廉。於是那位早就想從繁忙的廚房事務中解脫出來的主婦,當即就決定買下了一台電飯鍋,並且還跑到她的左鄰右舍那去介紹,做了義務推銷員。

應對說「不」的客戶

銷售中,遇到拒絕時在所難免的。對待拒絕,銷售員既不能退縮迴避,也不能強硬回擊,應該先接受拒絕。然後再因人制宜處理客戶的借口。

(1)反問法

當客戶反對意見不明確時,銷售員可以運用反問法加以澄清,確認問題的內容,再進行訴求。這個方法可以讓銷售員對客戶的見解、看法了解得更具體、更詳盡、更真實。運用反問法在客戶答覆銷售員的問題後,主控權已由銷售員掌握了。此時抓緊時間,趕快把問題引導到銷售訴求上來。

(2)不抵抗法

銷售員應該學會運用不抵抗法。不抵抗法就是不要像吵架一樣地和客戶爭論,除非是必須據理力爭來證明客戶是錯誤的。即使是爭論也不要讓客戶感到「很卑賤」或有羞辱感,更不要激怒對方,尤其不要在銷售員業務範圍以外的問題上激怒對方。銷售員在語言運用上也要注意,多順從客戶意思。可以這樣說:「您說的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讓客戶覺得你的想法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同,產生一種自豪和優越感。

(3)傾聽法

與客戶談判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學會傾聽,多讓別人說話。這在異議處理時相當管用。敞開心靈,專註傾聽,甚至鼓勵客戶把真實的想法都表達出來。利用傾聽技巧,銷售員可以不留痕迹地引導對方積極地採納自己的意見,接納自己的觀點。臉部應表現出尊敬、驚喜、欣賞等真誠的表情,讓客戶感到很受尊重。這種傾聽法很快會變成銷售魅力的一部分。只要能夠熟練把握傾聽技巧,銷售員將在處理反對意見中更加得心應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