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 敵戰計 第10計 笑裡藏刀——柔性推介剛性促銷

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

使敵方信任我方而喪失警惕,我方則秘密策劃消滅敵方的辦法。只有在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才能行動,以避免意外變化。這就是剛中柔外的道理。

本計語出唐白居易詩《天可度》:「笑中有刀潛殺人」,是白居易對唐高宗崇臣李義府為人的評價。《舊唐書》載:「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權要,欲人拊己,微忤意者,則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資治通鑒》評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也與此義相近。

戰國時期,秦國為了對外擴張,必須奪取地勢險要的黃河崤山一帶,派公孫鞅為大將,率兵攻打魏國。公孫鞅大軍直抵魏國吳城城下。這吳城原是魏國名將吳起苦心經營之地,地勢險要,工事堅固,正面進攻恐難奏效。公孫鞅苦苦思索攻城之計。他探到魏國守將是與自己曾經有過交往的公子行,心中大喜。他馬上修書一封,主動與公子行套近乎,說道,雖然我們倆現在各為其主,但考慮到我們過去的交情,還是兩國罷兵,訂立和約為好。念舊之情,溢於言表。他還建議約定時間會談議和大事。信送出後,公孫鞅還擺出主動撤兵的姿態,命令秦軍前鋒立即撤回。公子行看罷來信,又見秦軍退兵,非常高興,馬上回信約定會談日期。公孫鞅見公子行已鑽入了圈套,暗地在會談之地設下埋伏。會談那天,公子行帶了三百名隨從到達約定地點,見公孫鞅帶的隨從更少,而且全部沒帶兵器,更加相信對方的誠意。會談氣氛十分融洽,兩人重敘昔日友情,表達雙方交好的誠意。公孫鞅還擺宴款待公子行。公子行興沖沖入席,還未坐定,忽聽一聲號令,伏兵從四面包圍過來,公子行和三百隨從反應不及,全部被擒。公孫鞅利用被俘的隨從,騙開吳城城門,佔領吳城。魏國只得割讓西河一帶,向秦求和。秦國用公孫鞅笑裡藏刀計輕取崤山一帶。

本計的特點是,以表面上的友好、善良和美麗的言辭、舉止作為假象,掩蓋陰險毒辣的用心和企圖。在軍事謀略上,一般指通過政治外交手段欺騙麻痹對方,以掩蓋其突然的重大的軍事行動。

人類最天真的本能就是笑和哭,由於習於奸詐,此本能就變了質走了樣。哭和笑,都有真和假,真哭或假笑,充其量不外於發泄內心的鬱悶或博人同情。但笑卻不同了,除天真之大笑、微笑表露喜悅外,做作出來的狂笑、奸笑、冷笑、諂笑、傻笑和媚笑等,都是有企圖的,不是落人之而、謀人之財,就是害人之命。所以白居易有所感而吟出:「海底魚兮天上鳥,高可射兮深可釣,惟有心人看對時,咫尺之間不能料。君不見李義府之輩笑欣欣,笑中刀潛殺人,陰陽神變皆可測,不測人間笑是嗔。」

因為哭的形象是醜惡的,笑是美麗的,人又厭丑而愛美麗,所以上哭的當少,上笑的當多。即是說,哭聲不會淹沒英雄,笑聲可以埋葬豪傑。

以笑為進取武器,即為「笑臉攻勢」,使用時要自然,要笑得其時,笑得其道。像褒姒那樣,因笑不得其時,會搞出「烽火對諸侯」;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秋香的三笑,唐伯虎就願賣身為奴。

表面上裝出謙恭敦厚,和藹可親,以假誠懇爭取真誠懇,以假同情換取真同情,使對方於不知不覺間墮吾術中。政治家有一信條叫做「以柔制剛」,要捉蒼蠅,用一粒糖勝過噴殺蟲水。

在銷售中,「笑裡藏刀」作為一種計謀,也有其陰險的一面,但謀略中的精華之處,卻是可以改造和創新的。一個高明的銷售員,在激烈的競爭中不但要善於汲取「笑裡藏刀」之計中的精華部分,利用友好的手段贏得客戶的信任,而且也要防止競爭對手「笑裡藏刀」中險惡的一面,使自己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參加釣魚協會的推銷員

法國有一位拉豐先生經營一家高級的麵包公司——拉豐高級糕點公司。他想把自己的麵包推銷到巴黎的一家大飯店。於是,他一連4年都給該飯店的經理打電話,還去參加了該經理出席的社交聚會。他甚至在該飯店住了下來,以便成交這筆生意。但是,拉豐先生的這些努力都毫不見效。那位經理很難接觸,他壓根就沒有把心思放在拉豐高級糕點公司的產品上。

拉豐先生百思不得其解,經過長期的思索與觀察終於找到了癥結所在。於是,他立即改變策略,不再去做直接的推銷,而是去尋找那位經理感興趣的東西,以便尋找共同話題。

經過一番調查,拉豐先生髮現該經理是一個叫做「雅芳河釣魚協會」組織的骨幹成員,最近還當選為主席,對這個組織極為熱心。不論會員們在什麼地方舉行活動,他都一定到場,即使路途再遠也非出席不可。

第二天,拉豐先生再見到這位經理時,就開始大談特談「雅芳河釣魚協會」組織,這位經理馬上作出令他吃驚的反應,滔滔不絕地跟拉豐先生熱情交談起來。當然,話題都是有關這個組織的。結束談話時,拉豐先生得到了一張該組織的會員證。他雖然在這次會面中沒提麵包之事,但沒過幾天,那家飯店的廚師就打來了電話,讓拉豐先生趕快把麵包樣品和價格表送過去。

「我真不知道你對我們那位老闆先生動了什麼手腳。」廚師在電話里說,「他可是個難以說服的人。」

「想想看吧,我整整纏了他4年,還為此租了你們的房子。為了得到這筆生意,我可能還要纏他幾天。」拉風先生感慨地說,「不過感謝上帝,我終於沒有再喋喋不休地向他推銷我的麵包,而是談起了釣魚。」

善於傾聽的推銷員

一位成功的保險推銷員對如何使用傾聽這個推銷法寶深有體會:「一次,我去一位富商那兒談生意,上午9點開始。過了6小時,我步出他的辦公室來到一家咖啡館,放鬆一下我們幾乎要麻木的大腦。因為期間對方一直在說自己的故事,而關於保險,我們只有在開始的時候說了幾句。但是幸好他表示願意再給我見面的機會。

「第二次我又約富商,見面時間定在下午2點,地點在對方的辦公室。結果從2點到7點,如果不是富商的司機來提醒,恐怕我們談得還要晚。知道我們在談什麼嗎?

「實際上,我們僅僅花了半個小時來談生意的計畫,卻花了五個半小時聽富商的發跡史。他講他自己是如何白手起家創造了一切,怎麼在年屆50時喪失了一切,後來又是如何東山再起的。他把自己想對人說的事都對我們講了,講到最後他非常動情。

「很顯然,多數人用嘴代替了耳朵。這次我只是用心去聽、去感受。結果是富商給他24歲的孩子投了人壽險,還給他的生意保了100萬元的險。我對自己能否做一個聰明的談判人並不在意,我只是想做一個好的聽者,只有這樣的人才會到哪兒都受歡迎。」

通過介紹人引起客戶興趣

一位推銷員到了一家公司,開始向該公司的總經理推銷他的筆記本電腦。這位總經理平日應付的推銷員夠多的了,所以他只是很隨便地說了一句:「知道了,那你先把相關的介紹資料給我吧。」

很明顯,該經理根本就沒有購買的意思,只是隨口敷衍了一句。雖然表面上客戶並沒有說沒有興趣,但是他只是冷淡地讓推銷員把資料留下,就表明了他根本對此沒有興趣,留下資料後翻看的機會也很小。

這時銷售員說:「是的,介紹人趙小姐特別告訴我,說您是這方面的行家。不過,我們所要談的不是如何做這份工作,而是在經營一項事業,是非常特別的;很多人到我們公司來以前,想法都和您一樣,但聽過我們的說明以後,他們發現這是一個新生的事業,不知道您是星期一,還是星期二晚上方便呢?」

這樣一來,這位經理有點感興趣了:「是嗎?她也跟你買電腦了嗎?」

幫客戶明確購買商品的利益

客戶為什麼買銷售員的產品而不去買其他家的產品?原因就在於銷售員的產品可以解決問題。客戶在聽銷售員介紹產品時,最關心的就是產品的好處,產品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許多成功的銷售員自然地把事實和好處聯繫起來,以好處為開端,從而引起潛在客戶的注意。當首先聽到利益時,潛在客戶會更認真地聆聽銷售員的談話。

在銷售員對產品或服務做評論時,還需要回答潛在客戶未說出的問題:「那些特點對我有什麼好處?」當銷售員列舉出不符合對方的利益的事實時,許多潛在客戶會想「這對我來講有什麼用呢?」或表述為:「這裡面對我有價值的部分是什麼呢?」或簡稱為:「與我何干?」當銷售員向潛在客戶陳述一項事實時,銷售員得時刻想像這幾個字正在對方的腦子裡閃過。

推介產品的好處能清楚地說明為潛在客戶提供的有價值的東西。銷售員有可能誇大這些好處,但不要向潛在客戶過度吹噓,要將重點集中在潛在客戶感興趣的那些問題上。產品的好處在關鍵時候往往是化解客戶反對意見的利器。

一般來說,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