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 敵戰計 第08計 暗度陳倉——處理異議把握主動

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故意向敵人的某一方向進行佯攻以吸引敵人的注意力,然後利用敵人已決定在這一方面固守的時機,悄悄地迂迴到另一地方進行偷襲。這就是《易·益》卦中所說的乘虛而入,出奇制勝。

本計全稱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自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戰例,歷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韓信這一招,奠定了劉邦大業的基礎,後來有很多兵法家效法韓信,兵法家探尋源流,究其真諦,使「暗度陳倉」成為三十六計中的一計。

秦末農民起義後,項羽與劉邦為爭奪天下,進行了為期四年的「楚漢戰爭」。劉邦首先攻入咸陽,自立為關中王。項羽軍事力量強大,劉邦把咸陽和關中讓給了項羽,自己到了漢中。與劉邦守地漢中相鄰的是章邯。

劉邦為了迷惑項羽,防止章邯入侵,把出入漢中的棧道燒毀了。後來,劉邦逐漸強大起來,命韓信為大將,出兵與項羽一決雌雄。為了迷惑敵人,韓信派了一萬多人馬去修復燒毀的棧道。棧道修復工程艱巨,進展緩慢。章邯料定棧道修復絕非易事,毫無戒備。

殊不知韓信的主力已抄小路向陳倉進軍,很快攻下咸陽,佔領關中。汗腺採用一明一暗、以明掩暗的計謀,取得了奪取關中的重大勝利。這就是「暗度陳倉」的由來。

暗度陳倉是指將真實的意圖隱藏在不令人生疑的行動的背後,將奇特的、非一般的、非正規的、非習慣的行動隱藏在普通的、一般的、正規的、習慣的行動背後,迂迴進攻,出奇制勝。「明修棧道」表示公開的行動,「暗度陳倉」表示隱藏的真實意圖。

「暗度陳倉」和「聲東擊西」有相似和不同之處,相似處是:兩者都是虛張聲勢,製造一種假象迷惑敵人,在假象的掩蓋下,採取真實行動。不同之處是:「暗度陳倉」是同時採取真偽兩個行動,表面上採取一個對敵方無大害的行動或採取讓敵方覺得愚蠢的行動,如「明修棧道」,以麻木敵人;暗地裡施行一個重大的打擊敵人或擴張我方的行動,如韓信「暗度陳倉」;「聲東擊西」是一個打擊行動,真偽兩個目標,有意地把敵領開。如果混淆兩個計謀的作用以及操作方法,就會招致災禍,如姜維把「暗度陳倉」弄成「聲東擊西」,而「聲東擊西」又被鄧艾識破,結果鄧艾先佔據陣地,以逸待勞,給姜維以迎頭打擊,使姜維大敗。

「暗度陳倉」的前提,是「明修棧道」,即公開地展示一個讓敵人覺得愚蠢或者無害的戰略行動,以使敵人鬆懈警示。在公開行動的背後,或有真正的行動,或去轉移防衛,趁敵人被假象蒙蔽而放鬆警惕時,給敵人以措手不及的致命打擊,自己則在沒有遭到任何抵抗或防備的情況下,出奇制勝。

這種計謀,不僅用於不僅可以應用于軍事行動,在銷售中同樣能夠演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好戲來。比如在處理客戶異議時,先讓客戶放鬆警惕,然後再採取種種辦法在不知不覺中消除顧客異議。

高爾夫球袋與化妝品

有一次,銷售員向一位太太推銷化妝品,她開始時拒絕。這位銷售員突然發現她家門廳里有一隻精美的女用高爾夫球袋,立刻計上心頭,話鋒一轉:

「這球袋是您的?」

「是啊。」

「呵,好漂亮。在哪選購的?」

「這是從美國買回來的。」

「原來不是國內產品,我還沒見過這麼漂亮的球袋呢!」

「可不是,為此我花了不少錢。」

高爾夫球是富裕階層的娛樂活動。銷售員聽著她眉飛色舞的談論,找到一個適當的機會便說:「是啊,這種化妝品不是便宜貨,的確貴了點,一般工薪階層用不起,使用的女士都是高收入者。」一句話正中下懷,使她心裡高興,嘴上說不出沒錢的借口了。

這就是巧妙地讓顧客把還未道出的借口咽回去,好比醫學上強調的「預防重於治療」。她的借口流失了,但購買的理由保留了下來,推銷的結果將可想而知。

來自顧客的猜測價格

萊特·賓先生是一位銷售經理,為新澤西的某家皮革公司搞推銷,公司已經生產即將出售的新產品,這是一種加工成帶狀的皮革製品。他訪問一個顧客,之前這個顧客曾經幾次抱怨賓先生給他的價格有點高。這一次,賓先生問他:「你認為這產品如何?」「啊,我非常喜歡它,但是我猜想您現在會告訴我它是非常貴的,我應該為它付出一個荒謬的價格,在您之前,我全聽說了。」萊特·賓說,「您是一個有貿易經驗的人,您比一般人更懂得皮革和獸皮,那麼您猜想它的成本是多少?」

那人受了奉承,回答他說他認為可能是45美分一碼。

「您說的對。」萊特·賓用驚奇的眼光看著他說:「我不知道您是怎樣猜到的?」銷售經理最後以45美分一碼的價格獲得了他的訂貨和隨後的重複訂貨,雙方對事情的結果都很滿意,萊特·賓絕不會告訴他公司最初給產品的定價是39美分一碼。

最貴的一副名畫

「二戰」期間,一位印度老人拿了三幅名畫去市場上賣,恰好被一位美國畫商看中。這位美國人自以為很聰明。他認定:既然這三幅畫都是珍品,必有收藏價值。假如買下這三幅畫,經過一段時期的收藏肯定會大大漲價,那時自己一定會發一筆大財。於是,他問那位印度老人:「先生,你帶來的畫不錯,如果我要買,你看要多少錢一幅?」

「你是三幅都買呢,還是只買一幅?」印度老人反問道。

「三幅都買怎麼講?只買一幅又怎麼講?」美國人開始算數了。他的如意算盤是先和印度老人敲定一幅畫的價格,然後,按多買少算的原則,把其他兩幅一同買下,那樣肯定能占點兒便宜。

印度老人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只是表情上略顯難色。美國人卻沉不住氣了。他說:「那麼,你開個價,一幅要多少錢?」

這位印度老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商業精。他知道自己畫的價值。於是裝做漫不經心的樣子回答說:「先生,如果你真心誠意地買畫,我看三幅800美元吧!這很便宜的!」

美國畫商並非商場上的庸人,他抓住多買少算的砝碼,1美元他也不想多出,於是,兩個人討價還價,談判一度陷入了僵局。

那位印度老人靈機一動,拿起一幅畫就往外走,到外面二話不說便把畫燒了。

美國人很是吃驚,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對手。對於燒掉的一幅畫他又惋惜又心痛。於是他小心翼翼地問印度老人剩下的兩幅畫賣多少錢!想不到印度老人要價的口氣更是強硬,兩幅畫少於800美元不賣。

美國畫商覺得太虧了,三幅畫800美元,少了一幅畫,還要800美元。於是,美國商人強忍著怨氣還是拒絕,只是要求再便宜點兒。

想不到,那位印度老人又怒氣沖沖地拿出一幅畫燒了。這回,美國畫商可真是大驚失色,只好乞求印度老人不要把最後一幅畫也燒掉,因為自己太愛這幅畫了。他接著又問這最後一幅畫多少錢?

想不到印度老人張口還是800美元。這一回畫商有點兒急了,問:「三幅畫與一幅畫怎麼能一樣呢?你這不是存心戲弄人嗎?」

印度老人見這位美國畫商還想討價還價,於是便說:「這三幅畫出自知名畫家之手,本來有三幅的時候,相對來說價值小一些。如今,只剩下一幅,可以說是稀世珍寶。它的價值已經大大超過了三幅畫都有的時候。要不要,現在漲價了。這幅畫800美元不賣,最低得出價1000美元。不然,我還會燒掉它!」

這下,美國畫商真的急了,生怕印度老人將第三幅畫也燒掉。他一手按著畫,說道:「1000美元,我買了!」

後來有人問印度老人,為什麼要當著畫商的面燒掉兩幅畫?老人說:「物以稀為貴。美國人有個習慣,喜歡收藏古董名畫。他要是看上了,是不會輕易放棄的,肯定會出高價買下,並且我從美國人的眼神中看出,這個美國人已看上了我的畫,心中就有底了。所以我當面燒掉兩幅畫,留下一幅賣高價呀!」

應對不同類型客戶的異議

不同類型的顧客對銷售員的態度,對推銷活動的反應是迥然不同的。一個銷售員只有事先掌握這種情況,才能面對各種類型的顧客做到臨陣不亂、沉著應戰,才能使推銷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1)忠厚老實型客戶

這類客戶對待每件事都很認真謹慎,他們不會輕易決定一件事是該做,還是不該做。他們對於銷售員都有一種本能的防禦心理。對於交易也如此,所以這類客戶一般都比較猶豫不決,沒有主見,不知是否該買,同樣,這類客戶也不會斷然加以拒絕。

這類客戶考慮的因素比較多,一般來說銷售員很難取得他們的信任,但只要你能夠誠懇地對待,他們一旦對你產生了信任,就會把一切都交給你。他們特別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