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統一戰爭 第553章 啃下東南角

南京統帥部,李根生最先看到了第五裝甲師的請示電報。他本想,這有什麼好請示的,已經有命令在先,凡是裹挾平民的清軍,尉官以上軍官全部處決。他本想大筆一揮令前方按律行事呢,又想了一下,覺得有點不對。

前方為什麼請示?……對了,這是北清頒布了「株連令」之後,第一次出現清軍裹挾平民,這是新出現的特殊情況。第五師師長是田占元,他大概考慮到,這件事怎麼處理,會為今後開個先例,所以便謹慎了些吧。

李根生看著電文中描述的詳細情況,一時拿不定主意。要說這幫清軍也真是被逼得走投無路了。一邊是明軍的《拯救平民令》,一邊是清軍的《株連令》,換成自己的話,也真想不出什麼第三條路來。李根生拿不定主意,想把這件事報告向小強。但是現在是後半夜,向小強正在睡覺,李根生便讓前線先把那四個尉官看押起來,等早晨請示向小強後再做決定。

……

這次村中坦克戰,是第五裝甲師整個夜間推進過程中,遭遇的最嚴重的一次抵抗。此後的兩個多小時內,再沒有遇到大的抵抗。

清晨五點多一點,天還是漆黑一團的時候,第五裝甲師偵察營的士兵嗅到了撲面而來的咸腥氣息。兩側的農田漸漸稀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的荒灘。車燈照射過,只見雜草、灌木叢生。

一切都說明,快到海岸線了。

又行進了十幾分鐘,最前面偵察步兵腳下的土壤開始鬆軟起來,靴子踩下去,沙粒感明顯增強。用手電筒照下去,居然全是灰白色的沙子。

一個兵捧起一把來,聞了聞,又弄了一丁點舔了一下,味道苦咸。

難道已經到沙灘上了?

可是車燈遠遠的打出去,並沒看見大海。

偵察營是分散成一個廣闊的凸面的,遠處好幾公里外的偵察兵也用無線電報告,說腳下踩著大量的鹽灘。

根據常識,即使是海邊,也不至於這個樣子。這種大片的鹽灘,是中亞乾旱地區的鹹水湖邊才會有的。海邊氣候濕潤,不會這樣的。

師部參謀們也很奇怪,都在指揮車裡埋頭查閱著各種地圖、資料。突然一個參謀恍然大悟地說道:

「諸位諸位,這不是鹽鹼灘,這可能是曬鹽場!海州以南、濱海縣以北,沿海都是曬鹽場!我們先頭部隊已經開進曬鹽場里去了。前邊偵察營腳下踩到的不是沙子,而是粗鹽!」

這麼一說,整個指揮車的人也都恍然大悟了。前方的偵察營從無線電里接到這個消息,也都抓起一把「沙子」,放到車燈下仔細看著,果然是粗鹽。

開進了曬鹽場,那說明距離海岸線也就幾公里了。現在只有五點多,天還沒亮,到此可以說是提前完成了任務,基本順利地推進到了海邊。

果不其然,又行進了半小時左右,最前方的偵察部隊開過了鹽場區,皮靴真正踩在了沙灘上。

沐浴著凜冽的海風,呼吸著潮濕、咸腥的空氣,耳邊聽著「嘩嘩」的海浪聲,偵察部隊所有人的心中都興奮的難以自抑。

雖然天還很黑,但是月亮在遠處海面上的倒影,還是比較清楚的。漆黑的海面上,一片銀色的碎波閃耀著,美極了。

遠處的黑暗中,隱約能看見一點紅光,在一下一下地閃著。這是約定的信號,是大明海軍的驅逐艦在目標海岸的近海來回巡弋,點著紅燈為陸地上的裝甲師做「燈塔」。看見了這個標記,就說明第五裝甲師已經抵達了正確的海岸,此處距離北邊的海州只有25—30公里。

已到達預定位置。至此,清軍第一道防線最東段——宿遷以東的清軍已經被合圍。第五裝甲師開始集結,重新部署兵力,重新布置調整方向,準備天亮向南邊發起攻擊,殲滅第一道防線上的清軍部隊。

……

凌晨五點半,和大多數重要將領一樣,向小強也早早的起床了。他一邊和李根生一起吃早飯,一邊快速掃著這份電報,抬著眼皮問道:

「有幾個尉官來著,四個?」

李根生答道:

「四個。清軍本來有兩個連,現在就剩下一個連長和三個排長了。其他的都死了。」

「那你的意思是,放過他們?」

「不是我的意思,」李根生說道,「大人,五師既然發電回來請示,就說明他們也認為就這麼處決似乎不妥。清軍現在的處境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他們不能投降,不然全家就要被株連。大人,這時候,我們是不是該做一些改變。」

向小強又把電報仔細看了一遍,沉吟片刻,說道:

「不行,那幾十個老百姓不能白死,不能白殘廢。誰讓他們躲在居民區里打仗的,還不讓老百姓出來。不想投降,那也行,是男人的話,大家拉出來打。或者你想藉助建築物的有利環境,也可以,但至少讓平民撤出戰場。這樣拉平民墊背,再走投無路也不行。這個先例不能開。不開這個先例,那起碼走投無路的還是清軍,開了這個先例,清軍嘗到甜頭、都開始這麼干,那走投無路的可就是我們了。……回電,讓他們照常處決那四個尉官,並且照例通電整個清軍,加以警告。」

李根生拿著電報,猶豫了一下,想說什麼沒說出來,只說了聲「是」,還是返回去了。

二十分鐘後,那四個清軍尉官被第五裝甲師憲兵隊執行槍決。死刑判決書隨即用通電的形式廣泛的傳出去了。所有清軍的各級指揮部門都會收到。

早上六點整,炮擊和轟炸同時開始了。這條120公里長、15公里寬的狹長合圍地帶,又陷入了地動山搖、滾滾硝煙中。和上次進攻不同的是,這次第一線的清軍已經斷絕了後方的運輸,也斷掉了後撤的退路。明軍處決四名裹挾平民的清軍軍官,這個消息又剛剛傳遍了清軍各個指揮部門。現在合圍圈中的清軍已經喪失了所有的鬥志。

一個小時的火力準備過後,七點鐘,從南北兩側,明軍以兩個裝甲師為骨幹、20個摩托化步兵師為協同力量,同時從南北兩側推進。

清軍陣地雖然很長,但平均卻只有15公里寬,等於已經沒有什麼縱深了。到中午12點,整條狹長地帶被分割成為大小不等的11塊。到了這一步,這一場殲滅仗基本就算打贏了。

明軍一邊增兵鞏固陣地,一邊用飛機在天上漫撒傳單。

這是根據新時期的新形勢,而印出的新傳單。中心思想就是:我們知道清廷發布了「一人投降、株連全家」的殘忍命令。這命令不但違反國際公法,而且違反基本的人倫,可以說是泯滅人性。但是正因為如此,你們更需要大規模投誠。只有這樣,那個綁架你們家人的邪惡政權才能更快的滅亡。你們投降的越快、越多,你們家鄉就會被越早解放,你們的家人也就越安全。你們有幾十萬、上百萬人,就算一起投降,以清廷的效率,都不見得能趕在滅亡之前甄別清楚誰是投降的、誰是陣亡的,更不用說跑到全國各地去威脅你們的家人了。

果然,這批新傳單撒下之後,包圍圈內清兵的突圍意志明顯減弱,有幾個包圍圈很順利的就投降了。

到了下午四點左右,宿遷以東的整個第一線清軍,幾乎全部投降了。這一戰,共殲滅清軍12個師,其中有四個是八旗師。大致擊斃和俘虜清軍16萬餘人。

接下來,右路明軍一夜都沒閑著,忙著轉運俘虜、鞏固左翼陣地,防止西側徐州方向的清軍主力反撲、修復受損路面和橋樑,建立補給站,修筑前進機場……總之,一系列工作都在為了接下來的攻勢服務——向北繼續進攻,突破中原兵團第二道防線,奪取海州(連雲港),在前進道路上獲得一個海運港口。

連日來緊張不已的統帥部,現在也半鬆了一口氣。這一仗打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和第一階段的江淮戰役相比,這種進攻速度和傷亡率,可算是「苦戰」了。但是和中原大戰第一天的真正「苦戰」相比,這又幾乎是順風仗了。

不管怎麼說,看著鐵餅一塊的清軍中原兵團,總算在東南角被狠狠地啃下了一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