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統一戰爭 第483章 豹子VS野牛

廣武沉吟良久,對崇善問道:

「你的意思是……如果要在美國挫敗南明的軍購計畫,重點就要在總統和聯邦法院身上下功夫?」

「是。」

廣武點點頭,站起身來踱了兩步,說道:

「法院那幫人應該不成問題。去查查審這案子的是哪位法官,還有他歸哪位上司管,他手下協助他審案子的都有誰……我們上上下下都打點到。這件事得抓緊辦,南明肯定已經先打點了,不過看來是馬屁拍在馬腿上了,連個州法院也沒搞定。南明的失敗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已下定決心,此事決不能敗給南明。我們在這件事上要出手比南明大方十倍,辦的比南明漂亮十倍……難辦的是總統。他已經做到最高位子了,頭頂上連個皇帝也沒有,全國他最大……不知道我們得開多少價,才能讓他心動……」

崇善聽得瞠目結舌,一時又不敢反駁,只得一點一點吞吞吐吐道:

「皇……皇上,據奴才所知……美國法官沒上司,誰也管不了他……好像連總統也管不了……」

「什麼?沒上司?呵呵!那他的官是從哪裡來的?總不至於是天上掉下來的吧,總得有人給他官做。誰給他官做,誰就是他的上司么。」

「皇上……是……是被總統提名、然後國會審議通過,才當上的……不過聯邦法官當上之後,一當就是一輩子,除了犯罪被抓起來,不然誰也撤不掉他……」

「哦,如此說來,他的官是總統給的,總統就是他的上司么。終身制?這樣更好了,他收錢就沒什麼好怕的了。崇善,先安排人跟那個法官接觸一下,告訴他,就說是朕說的,只要幫朕辦成這個案子,他敢收多少,朕就給多少。……總統那邊叫他不用擔心,朕也已經備了心意,不會讓他難做。」

崇善張口結舌,又一時不知道怎麼跟皇上說:

「這……這……皇……他不是……」

「嗯?什麼朕不是?」

「……嗻。」

……

崇善領命走了之後,廣武又站起身,一人站在地圖前沉思。

現在大清陸軍的主要力量分別部署在這麼幾大塊:

第一,中原兵團,兵力90萬。其中40萬八旗師,50萬漢軍。

這是距離明軍最近的清軍大兵團,前身是原徐州兵團。原徐州兵團常駐兵力為45萬,核心在徐州—商丘一線。現在由於用華北鐵路網連日不斷的調兵南下,已經在海州——徐州——商丘——開封一線,形成了一道雄厚的兵力帶。從黃海之濱的海州(連雲港)一直到黃河大轉彎處的開封,已經連成了一片,明軍北上進入華北平原的路已經被完全封死。現在兵力已經到了90萬,成為一個龐大的中原兵團。而且隨著幾條鐵路的穿梭運輸,中原兵團兵力還在每日快速增長。

明軍從海上航母起飛的飛機太少,對華北鐵路系統影響有限,而從淮河一線明軍佔領區起飛的飛機,又只能保證300公里的有護航轟炸,勉強延伸到徐州北部。而中原兵團兵力非常雄厚,縱深很大,重炮等陣地都部署在明軍飛機威脅較小的地方。

明軍飛機威脅較小,指的是雖然還在明軍有護航轟炸半徑之內,但明軍戰鬥機飛到這裡油就不多了,不能待多長時間,更不敢和清軍戰鬥機怎麼纏鬥。也就是說,這裡將不會出現長江沿線、江淮地區那種明軍一邊倒的制空權了。廣武打算充分利用這一點,在這一線戰場上,開始逐步奪回制空權。

廣武頗為得意的是,自己再沒有犯戰爭開始時的錯誤,沒有讓這龐大的兵力主動進攻,而是揚長避短,讓他們一直在不分晝夜地修築防線,同時不斷把重炮、坦克、甚至列車炮調入中原兵團。現在明軍再進攻,勢必將在沒有充分制空權的情況下,面對嚴陣以待的、以20個八旗師為骨幹的優勢兵力了。

但是,在中原兵團的最西端,開封那個地方,距離明軍佔領區還是很近的。明軍仍然在那裡保持著充分的制空權,轟炸半徑一直延伸到黃河以北好遠。不過,既然那裡不是明軍的主攻方向,應該也沒什麼好擔心的。開封——鄭州——洛陽一線,那裡北有黃河,西有函谷關,明軍在那裡確實也沒多少進攻餘地。

第二,演習兵團,現存100萬。

這是個臨時兵團,為了搞「世紀大演習」,從各支精銳部隊里抽的。

演習兵團在直隸北部,原來兵力140萬,原為10個滿八旗師、10個蒙八旗師、100個漢軍師。近日不斷調往補充中原兵團,已經把約40萬人左右的20個八旗師優先南調了。中原兵團的20個八旗師就是這20個。剩下的漢軍也已經基本完成了換裝,正在日復一日地登上軍列,從保定和石家莊兩站,先向東調到天津站和滄州站,也就是調到了津浦鐵路上,然後沿著津浦線往南調,進入中原兵團。

第三,京津兵團,45萬,主要為八旗師和禁衛師。

守衛京師附近的,自然都是精銳中的精銳。5個禁衛師,那就是傳統的御林軍。14個滿八旗師,那是整個大清帝國最能打的軍隊。大清共24個滿八旗師,10個參加演習的現在已經在中原兵團了,剩下14個都在這裡。

第四,北方兵團,120萬,以22個蒙八旗師(45萬人)為骨幹,剩下的75萬人全是漢軍。

北方兵團守備的區域很大,主要駐紮在東北關外,守衛日清邊境(朝清邊境)和俄清邊境的遠東部分,包括外蒙古的東部。這支部隊很龐大,而且不像中原兵團那樣是臨時才龐大起來的。北方兵團平時就非常龐大。因為北清對俄國歷史上就一直就充滿戒心,現在雙方還存在不少邊境問題。尤其是蘇軍也長期在遠東駐紮精銳之師,雙方遠東邊境線又非常長,所以這裡佔用了北清最多的軍隊。至於日清邊境,也不能掉以輕心。廣武很清楚日本人是什麼貨色,雖然友好得不得了,但絕對不能不防。

北方軍團雖然兵力大,但是有個問題,就是不太好調用。一來必須時刻提防著兩個強鄰,二來過於分散,基本部署在漫長的邊境線上,其中只有靠東部的幾十萬能夠藉助鐵路快速南調,而靠西部的,尤其是外蒙古東部的那部分,那裡沒鐵路,調動起來就非常緩慢了。入冬之後,大雪封路,更加不可能調動。

第五,南方兵團,95萬,漢軍為主。

這是清軍常駐在南明長江防線北側、江淮一帶的軍隊,是為了南侵的時候衝鋒陷陣、當炮灰的。屬於二流部隊。現已經被明軍殲滅了80萬,剩下十幾萬殘兵已經潰逃到北部,編入中原兵團和鄭州兵團。

第六,鄭州兵團,20萬,漢軍為主。

鄭州兵團駐紮在開封、鄭州、洛陽一線。兵力比較薄弱。但是他們要守衛的地方也不大,而且他們北邊可以從鄭州大橋撤到黃河以北,西邊可以從函谷關撤進關中。萬一堅守不住,退路不成問題,不至於又被全殲。

以上幾個兵團,還剩370多萬兵力,這就是大清全部的一流和二流部隊了。也可以說,大清能稱作「職業軍隊」的、勉強可堪一戰的軍隊,全在這裡了。剩下二三百萬,就是三流、四流、五流部隊了。或者說不能成為職業軍隊了。

第五,西北兵團,100萬~150萬左右。主要由漢軍和民族師、也就是那些歸順滿清的少數民族武裝組成。

西北兵團主要駐防在蘇清邊界的西半邊,主要是外蒙古的西部、新疆北部和西部,以防備蘇聯的中亞加盟國為主,順帶盯著當地某些三心二意的少數民族王公。這個兵團雖然龐大,但是也就是長期屯田的兵團,屬於「生產建設兵團」,戰鬥力基本不能指望的。管理鬆散,成分複雜,拖家帶口,總數隨時都在變化,中央也不能隨時掌握。而且,不但戰鬥力不能指望,還因為大清最西邊的鐵路只修到西寧,還有將近兩千公里的距離只有公路。要想從西北兵團調兵,在沒有大量汽車的情況下,沒有一年半載根本別指望。

第六,其他零散部隊。

剩下的一百來萬部隊,就是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守備師、國民師、架子師了。基本都是些民團級別的東西了。這些主要是駐紮在各地,鎮壓老百姓鬧事的,平時欺負老百姓還行。打仗?那就是一鬨而散的料。陝西、山西駐紮的都是這樣的部隊。在山西,甚至連太行山縱隊都能騎在他們頭上拉屎……

……

廣武在腦子裡細細的捋了一番。他覺得局勢還算樂觀的。就算刨去後面的幾百萬垃圾部隊,前面的三百多萬「精銳」也足夠對付南明的了。他分析南明能拿來進攻的部隊,絕不會超過150萬。而且,南明還沒有多少預備役潛力。而大清,就算這三百多萬打光了,再從民間征出兩個300萬來,也不是不可能。

廣武認為遠不至於到這一步。就算北方軍團和京津軍團一時不好南調,憑著中原軍團和演習軍團這將近200萬兵力,也能夠擋住南明。南明前十幾天勢如破竹、一口氣吃掉大清80萬人,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突然襲擊。而現在大清有準備了,也不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