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6.2.20(星期六)

一夜未睡,依然無法從江老師的死訊中恢複。

想起之前看過在美國讀書的朋友E的一段話:「從來沒有像這一刻一樣,想徹底退回到冬日的陽光、睿智的交談、忙碌的閱讀、甜膩的情話中去。有那麼一瞬間有種幻覺,牆像熒幕一樣,只要不盯著看,裡邊發生的一切就和真實的生活無關。」

我現在在日本參加交流,之前的怨懣之氣造成的神經官能症消失了,光怪陸離的新聞,糟糕的空氣,在小官僚散發霉味的接待室里累積的怨氣,全部消失了。

但我能否像一個自由社會的人那樣生活?能否融入我在國外的生活?

不,頂多算「流亡者景觀」罷了。雖然進入了一個不一樣的社會,但是在這個不一樣的自由社會中,身為「流亡者」,我唯一的財富就是牆內生活所造成的扭曲。自由社會對我的好奇,就像帝國主義時代的野蠻部落展覽。

就像過年期間,很多媒體人寫了返鄉的文章,以城市人的視角去看鄉村的粗俗和愚昧,並且故作驚訝大驚小怪地展示出來,彷彿看到了停留在史前的社會。

自由社會的人——比如我接觸到的日本媒體人和教授,永遠無法理解我們的痛與傷,僅僅是報以禮貌的同情和獵奇,同情我生長的迷人而恐怖的異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