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7

隱士長久呆在隱居的小屋裡,身份會自動發生改變。

唐代有個高考失利的人,姓蕭,不知道叫什麼。他不知道聽信了誰的話,以為當隱士可以長生不老。於是就當隱士,而且不吃糧食,只吸空氣。每天早晨起來屈伸肢體,希望延長壽命。十幾年之後,他的頭髮全白了,臉色枯乾,背也駝了,牙齒也有掉的。十幾年後,他無意中照了一下鏡子,對自己的老相勃然大怒:「我放棄名利,當了隱士,沒想到我這麼老了,還當XX的隱士!」他連行李都沒有收拾,就火速奔下山,當了一個商人。走吧,走吧,人總要學會自己長大。

隱士的時間需要大把大把地打發,所以有些隱士當遊戲專家去了。有一個隱士叫做石旻,非常善於猜鉤——就是猜哪只手裡握著鉤。他不當隱士以後,住在張又新兄弟家。晚上閑著沒事,跟賓客一塊兒玩藏鉤。張又新兄弟想試試石旻是否真的能憑意念猜鉤,把鉤藏在帽子的翅里。石旻沉思好長時間,說:「不在手裡,嗯……在哥哥的帽子左翅中。」他憑藉這一手,在賓客聚會的時候十分吃香,因此而出了名。

很多隱士在自己隱居的房子里開「占卜小屋」。唐朝的時候,有一個田隱士生意很好。一個姓李的人去拜訪他。田隱士問:「問事業還是學業,還是問愛情?」小李說:「問事業。」。田隱士說:「可作縣尉。」小李說:「不應該只是這麼個小官。」田隱士說:「你不相信我算了,你問問別的隱士也是一樣的。」小李真的不相信他,又跑到楚州問了另一個隱士,那位張隱士說:「你可以做司馬。」後來,小李兩個官都做過。

一些隱士為了生存就必須種地,因為以前沒有農業勞動的經歷,反而使他們加倍留心於農業生產。到了後來,不僅成了農民,甚至成了農學家。寫《農圃便覽》的丁宜曾以前就是一個隱士。

甚至一些妓女,也稱自己是隱士。在冬天,天太冷了,嫖客減少了,經常有一些妓女躲在書生家裡,免費吃喝,過「隱士生活」。春暖花開的時候,再次出道,生意總是比以前更好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隱士是個偽詞。因為真隱士並不被人知道,被人知道的又不是真隱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