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6

我從前認為當隱士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專門買了一本《瓦爾登湖》來學習隱士的生活,後來發現只要你可以忍受尷尬不堪的生活,隨時都可以當隱士。

《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他的母親姐姐住在不到兩公里處,每個星期天都會給他送來裝滿零食的罐子,每次都被梭羅舔得乾乾淨淨。還有目擊者證明,每次村長搖響了晚餐鈴,梭羅就從樹林里猛衝出來,手裡拿著餐盤站在隊伍的最前面。

梭羅的隱居生活原本不出名,但是因為他開始到處演講,宣傳過簡樸生活——當然,以他自己為藍本,這才使他的隱居生活出了名,從此,經常有一次旅遊者在他的門前徘徊,假裝討水藉機會看看他的小屋,除了他到媽媽家舔餅乾罈子的時候,他一般都在家。

古代隱士的生活同樣不堪……甚至更不堪,因為他們吃的東西都是自己種的,有一個隱士只會種韭菜,他一年一千零九十五頓飯,每頓吃三盤韭菜。

還有的隱士不會種菜,就到別人家隱居去了。有個叫做楊炎的隱士,實在餓到不行,就在宮內任給事的盧黃門家蹭飯。盧給事知道他擅長繪畫,想求他繪一幅畫,又不好意思開口,就偷偷了給他隱居的家裡匯款了幾千塊錢,楊炎非常感動,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畫了幅山水。交易成了,他們的關係也變得很尷尬。因為要照顧隱士的自尊心,結果雙方成了做生意的人。

在古代,隱士家的門常年大開,要窺探隱士的生活並不需要鬼鬼祟祟,經常有陌生人進來請教問題,參考裝潢,或者把他們羞辱一頓。《韓非子·外儲》說:戰國時候,齊國有隱士叫做田仲,宋國人屈谷去見他,仔仔細細地參觀了他的小屋,甚至誇了他天花板的裝飾,然後送他一隻大葫蘆,那隻大葫蘆的唯一優點就是堅硬如石,皮厚無腔。田仲奇怪:「這個葫蘆,又不能切開來盛物,也不能用來裝酒,毫無用處啊。」屈谷說:「現在你隱居此地,不依賴別人生活,可對國家也毫無用處,就像這個大葫蘆一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隱士之前,要先賺一大筆錢,買一座隱士島和一個隱士房,然後才能過孤單、富足、平靜的生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