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

清朝有幾個農夫,在田埂上歇著,王農夫說:「老天一點也不公平,我們和那些科學家、哲學家一樣,都是人,為什麼他們有智慧,我們沒有?」張農夫說:「人家每天都吃肉,所以有智慧,我們每天吃糠咽菜,所以沒有智慧(彼日吃肉,所以有智;我平日吃粗米,故少智也。)」王農夫說:「吃肉了不起啊?我正好賣了穀子,剩下幾百文錢,我請大家吃肉——長時間吃我請不起啊,先吃幾天試試。」

吃了幾天肉,王農夫深沉地說:「我自從吃肉之後,很是開悟了不少——比如說人的腳丫子,為什麼朝前不朝後呢?道理是這樣的:如果朝後,豈不是被後面的人踩住了?」張農夫也說:「對啊對啊,我也開悟了不少——比如說人的鼻子,朝下長就非常有利,要是向上長,豈不是被天上下的雨灌滿了嗎?」

兩個人為自己的開悟所振奮,高興地唱著流行歌曲讚美自己,並繼續耕地去了:「啦啦啦,吃肉真的長智慧啊,竟能長到如此高……」

這兩個農夫被視為千古笑料——因為無知文人認為吃肉只跟長肉有關,啃書才跟增智有關,何況《禮記》中早就說過 「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

依我看,這兩個農夫很值得後人為他們編一首讚歌。他們是以直爽天真的眼光一眼看到要領的遺傳學家和生物學家。可惜的是:多吃肉就必須多耕田,多耕田就不可能多吃肉,在田間如此悲哀無望地重複這組動作,阻礙了他倆獲諾貝爾生物學獎。直到1967年,英國人莫里斯才出版了一本書,叫做《裸猿》,很轟動。

莫里斯的意思是說:1500萬年前左右,森林堡壘規模銳減。我們的祖先前途暗淡。只有兩個前途,要麼比原有的食肉動物更會獵殺動物,要麼比原來的食草動物更會採集植物。我們的祖先在這兩個方面都成功了。但是農業的歷史才不過幾千年,而我們研討的是幾百萬年間的情況……所以,才出現了這種直立行走的、獵殺動物的、武器精良的、守衛領地的、幼態持續的、大腦發達的、赤身露體的裸猿。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裸猿吃了肉,就擅自改名為——「人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