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拿撒勒的蘇撒拿,馬利亞的鄰居

拿撒勒的蘇撒拿,馬利亞的鄰居

我認識耶穌的母親馬利亞,還是在她嫁給木匠約瑟之前,當時我們都是未婚的姑娘。

在那些日子裡,馬利亞常常看見幻象,聽到異聲,還時常說起在她夢中出現的天使。

拿撒勒的民眾都很關心她,留意著她的來去行綜。他們以和悅的目光看她,因為她的額頭是那麼高,步履又是那麼颯爽。

但也有人說她是妖魔附身,因為她只愛獨行其道。

她雖年輕,但在我眼裡卻很老成,因為她的花季里已有收穫,她的春天裡已結熟果。

她在我們中間出生、長大,但又像是我們北國的異鄉人。她的眼神里,總流露著尚未熟識我們面孔的困惑。

她是高傲的,如同古代隨兄弟們一起由尼羅河向曠野進軍的米利暗一般。

後來,馬利亞許配給木匠約瑟。

當馬利亞懷的耶穌漸漸變大,她常常在山中散步。暮歸時眼中露出又愉悅又痛苦的神色。

耶穌誕生時,我聽說馬利亞對她母親這樣說:我只是一棵求修剪的樹,清照看好這個果實。"這是接生婆馬大聽到的。

三天以後我去看她。她眼光有點奇異,胸脯起伏,手裡抱著她的獨子,猶如貝殼包含了珍珠一樣。

我們都喜愛馬利亞的嬰兒,我們仔細看他,他周身散發著溫暖,他的脈搏合著生命的節律跳動。

隨著歲月增長,他已成了一個臉上漾著笑意、又帶些迷茫神情的孩子。我們無人能預知他會做什麼,因為他看來總像個外族人。儘管他膽大無畏,但從未有人訓斥過他。

是他陪伴別的孩子們遊戲,而不是別的孩子陪伴他。

十二歲時,有一天,他領一位盲人渡過小溪,來到平坦的大路。

盲人感激地問他:"孩子,你是誰?"

他回答:"我不是孩子,我是耶穌。"

盲人問:"你父親是誰?"

他答:"上帝是我父。"

盲人笑了,又說:"說得好,孩子。你母親是誰呢?"

耶穌答:"我不是你的孩子。我母親是大地。"

盲人說:"那麼,我是被上帝和大地的兒子引導過河的。"

耶穌說道:"無論你去往何處,我都將為們攤,我的目光將伴隨你的腳步。"

他發育成長,如我們花園中一株名貴的棕桐樹一樣。

十九歲時,他長得像牡鹿一樣俊逸,他的眼裡似乎含有蜜,並充滿了白晝的奇異。

他的嘴裡,有著沙漠中羊群尋覓湖水時的乾渴。

當他在田野獨自踱步,我們便注目看他,拿撒勒所有的少女也在看他。但在他面前,我們又很羞怯。

愛,永遠因為美而羞怯;而美,將永遠被愛追求。

以後,歲月囑他在殿宇里、在加利利的花園裡演講。

馬利亞也常常跟隨著他,聽他的言論,聽出自她自己心中的聲音。但當他和愛他的人們前去耶路撒冷時,她就不再隨往。

這是因為:我們北國人常在耶路撒冷的大街上遭到嘲諷,即使當我們去聖殿獻祭時也是如此。高傲的馬利亞不願去南國受辱。

耶穌還去過東西方的其它國度,我們雖不知他去的是哪些地方,但我們的心卻與他同往。

馬利亞則在門口等候他。每天黃昏,她都目盯著道路,盼望他的歸來。

而當耶穌回家時,她會對我們說:"他如此博大,不像我生的孩子;又如此雄辯,非我靜默的心靈所能領悟,我如何能自稱他的母親呢?"

在我們看來,馬利亞不能相信平原上竟然降生了山峰,以她淳樸的心地,她未看出山脊便是通往頂峰的道路。

她理解耶穌,但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她又不敢認他。

有一天,當耶穌去湖邊拜訪打魚人,她對我說:"人,豈不就是忙碌不息,願從大地升起的生物嗎?豈不就是對星辰的一種思念嗎?"

"我兒子便是一種思念,是我們眾人對星辰的思念。"

"我說了我兒子嗎?願上帝寬有我,我內心愿做他的母親。"

至此,我已難以講述更多有關馬利亞和她兒子的故事。但儘管我喉中似有經在,我的言詞有如扶杖的踐者一樣艱難,我還是要講出我的一些見聞。

那一年的青春之季,當白頭翁的紅花開遍山野,耶穌招呼他的弟子們說:"和我同往耶路撒冷,去看為逾越節宰羊的情形。"

同一天,馬利亞走進我家說道:"他要去聖城,你願和我及別的女伴們隨他同往嗎?"

我們跟著馬利亞和她兒子走了長路,來到耶路撒冷。城門口有一群男女向我們致意,因為耶穌的到來已預告給愛他的人們。

但當天夜裡,耶穌就和他的弟子們離開了城市。

我們聽說他去了伯大尼,馬利亞便和我們在客棧等他歸來。

在周四的前夜,耶穌在城外被捉拿,入了牢獄。

當他入獄的消息傳來,馬利亞一言未發。她眼裡顯出的,是早已預示的痛苦與愉悅實現了的神情,當她還是拿撒勒的新娘時,我們曾見過這種神情。

她並未哭泣,而只在我們中間走動,彷彿一個不會在兒子的亡靈前例哭的母親的幽靈。

我們席地垂頭而坐,而她直立著,在屋裡來回走去。有一陣在窗口位立,眺望東方,雙手手指插入頭髮向後持去。

直到黎明,她依然站在我們中間,有如大軍散去後曠野里一面孤獨的旗旗。

我們因為知道她兒子明天的結局而哭泣。她沒有哭,因為她也知道他將有怎樣的遭遇。

她的骨骼是銅鑄的,她的肌鍵是以古榆木為材料,她的雙目有如天空,廣闊而無畏。

你曾聽過當自己的巢在空中焚燒時畫眉的歌唱嗎?你曾見過女人悲傷至極時無淚以酒的情景嗎?你曾見過受傷的心在痛苦中的搏跳嗎?

你們未曾見過這樣的女子,因為你們不曾在馬利亞的面前站立,也未受過"無形之母"的擁抱。

在這樣的靜寂時分,被包紮起的無聲之蹄踐踏著不眠者的胸膛。這時,西庇太的小兒子約翰走來,他說:"馬利亞母親,耶穌正要去了,讓我們跟他同行。"

馬利亞把手靠在約翰肩頭,向外走去,我們在後面跟隨。

我們走近"大衛塔",看見耶穌正負著十字架,周圍聚著許多人。另有兩人也在負著十字架。

馬利亞的頭高昂著,她步伐堅穩,和我們走在她兒子後面。

在她身後,跟隨著錫安和羅馬,還有整個世界!為的是向一位自由人復仇!

當我們到達山上,他已被高高地釘在十字架上。

我看著馬利亞。她的臉色不像一位失去骨肉的女子的臉色,而是沃土一般的神色,那沃土永在生息,而又永在空葬自己的子嗣。

然後,她眼神里回憶起他的童年。她高喊著:"不是我兒子的兒啊!你曾來;臨我的股腹,我以你的力量自豪。我知道你手上滴下的每~滴鮮血,都會變為一個民族的源泉。"

"你在這風暴中死去,正如我的心曾在落日里死過一樣,我不會悲傷。"

這時候,我真想拿外衣把臉遮起,跑回北國。但我突然聽到馬利亞的呼喚:不是我兒子的兒啊!你對右邊的那人說了什麼,令他在巨痛中感到幸福?他臉上死神的陰影那麼談,他不能把眼光從你身上移開。"

"現在你對我微笑,從微笑中我知道你已經獲勝。"

耶穌看著他母親,喊道:"馬利亞!從今以後你就做約翰的母親。"

他又向著約翰說:"你要做這母親的孝子,去她家裡,讓你的身影跨過我曾傳立的門檻。你要做這一切來將我記念。"

馬利亞把右手向他伸去,形如只有一枝分權的樹木。她再次喊道:"不是我兒子的兒啊!如果這是上帝的行事,願上帝賜我們忍力與知識;倘若這是人之所為,願上帝永遠寬恕此人。"

"若這是上帝的行事,黎巴嫩的白雪便是你的靈衣;若這只是那些祭司和兵上的行為,我有這件衣裳為你遮體。"

"不是我兒子的兒啊!上帝在此建立的一切都不會消亡;而凡人所欲毀壞的,也都在他的視線之外依然矗立。"

這時,上天把他交給大地,有如留下一聲吶喊,一句低語。

馬利亞也把他交給人們,彷彿遺下一處傷口,一方香膏。

她說:"看吧,他去了!戰鬥已了結,星辰已亮起,舟船已抵港,曾在我心頭依偎的人,脈搏正在宇宙里跳動。"

我們走近她,她說:"他死時也在微笑,他獲勝了。我真願作獲勝者的母親。"

馬利亞倚在年輕使徒約翰的身上,回到了耶路撒冷。她已是一位實現了願望的女子。

到達城門時,我觀察她的臉,我很驚奇:這一天里,耶穌的頭是眾人中最高的,但馬利亞的頭也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