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大中華民國 第1004章 官場改革

龍雲推開元首辦公室的大門時,吳紹霆正與馬寅初在討論「東亞經濟復甦計畫」的進展。

儘管整個計畫才啟動不到二十天的時間,但目前一切都很順利,從印度、英國和美國出口到日本的工業原材料已經連續上漲了兩周。在瑞士設立的海外辦事處同樣在緊鑼密鼓的收購日元,不單單是從官方市面上吞貨,連一些地下錢莊、黑市或者私人外匯者手裡都不放過。

馬寅初告訴吳紹霆只要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不用等到明年年初就會有明顯效果。

「志舟,有什麼事嗎?」吳紹霆看到龍雲站在門口的地方等候,於是問道。

「元首,威海衛發來電報,遼海支隊在黃海上跟日本第一艦隊遭遇,打了一場硬仗。」龍雲走上前來說道,同時把剛剛收到的電報文件遞到了吳紹霆面前。

吳紹霆沒有急著去看,先讓馬寅初回去繼續跟進經濟戰略計畫,等馬寅初離開後他才拿起電報來仔細看了一遍。

「長風號貨船被擊沉,東海號與敵艦同歸於盡,東風號重傷行駛至渤海交界處沉沒。」他喃喃自語似的念出聲來,臉上的神色漸漸沉重起來。

「南京號、長城號都遭到嚴重損壞,還是讓德國遠東艦隊的掃海艦拖回來的。」龍雲嘆了一口氣說道,這些內容並沒有在電報裡面註明,而是先前海軍代表官告訴他的。

「第一艦隊怎麼突然出現在黃海?情報部門都是幹什麼吃的?」吳紹霆只感到心中有一股怒火,但是他也知道這種事不能全部依賴情報部門,於是盡量剋制著自己的情緒。

「目前還不清楚第一艦隊為什麼突然出現,不過中情局已經排除是日本破獲遼海支隊航向的情報,總得來說這是一場遭遇戰。推測可能是第一艦隊準備前往旅順提供海上支援,與遼海支隊在海上不期而遇。」龍雲說道。

「這次損失實在太嚴重了。僅僅只撞毀了一艘驅逐艦,擊傷了兩艘裝甲巡洋艦。總結,一定要好好總結,我們在陸戰上的優勢絕不能丟失在海戰上。我中華海軍不能永遠都抬不起頭。」吳紹霆鄭重其事的說著,說完重重的把電報文件摔在了桌案上面。

龍雲不知道該如何接話,只好默不作聲。

「善後工作處理的怎麼樣?」沉默了一會兒之後,吳紹霆再次開口問道。

「東海號據悉暫無生還人員的報道,東風號在沉沒前有六十七人登上救生艇。其他艦艇的陣亡人數三十三人,輕傷重傷者合計有一百二十二人,目前都已經得到妥善安置。」龍雲有條不理的回答道。

「這就好,東海號的事情一定要莊重對待,所有遇難軍官和士兵全部以最優撫恤,讓新聞部做好相關報道,英雄事迹必須記入史冊。他們不僅是為中華海軍的事業奉獻生命,同樣更是為了保家衛國而做出如此壯舉。若有必要,我會親自出席東海號的悼念儀式。」吳紹霆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語氣頗有沉重。

「元首放心,我一定會親自安排這件事。」龍雲點頭應道。

吳紹霆這時想到了「航空戰列艦」計畫,經過這次黃海遭遇戰之後,讓他認識到中國海軍力量確實太過落後。從中日開戰之始,遼海支隊和遠東艦隊每次執行任務時,都採取盡量避免與日艦駁火的方式,越是如此,越是積弱,海軍永遠不會有出頭之日。

就在這時,龍雲忽然又開口說道:「元首,關於東風號的事情……」

吳紹霆疑惑的問道:「東海號?還是東風號?」

龍雲說道:「是東風號,原本六十七人登上救生艇,但生還者只有六十四人,其中有一名軍官和兩名士兵因為傷重未能得到及時救治,犧牲在路過的美國商船上。」

吳紹霆沒聽明白龍雲的意思,因為搶救無效而犧牲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為什麼要特彆強調這一點呢?他嚴肅的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龍雲說道:「當時東風號沉沒的地方是渤海黃海交界的位置,東風號船員在海上漂流了大約一個小時,遇到了從天津出發的美國籍『貝拉斯星』號郵輪。『貝拉斯星』號郵輪的船長是聘請的英國籍人士,船長本來是以中英開戰為理由不肯接納這些中國軍人,但船上的一些旅客認為這是違反國際海難的公約,強烈要求搭救落海者。」

吳紹霆冷冷的說道:「然後呢?」

龍雲說道:「儘管最終『貝拉斯星』號還是救上了所有士兵,但船長堅持拒絕提供其他的照料,除了供應少量的淡水和食物,醫療救治一律不許。因此致使那三名傷勢嚴重的官兵犧牲。東風號祝艦長說,當時哪怕提供一些止血劑都能挽救三個人性命。」

吳紹霆臉色驟然大變,他豁然站起身來,怒道:「祝洪波是傻子嗎?是白痴?當時沒有槍嗎?哪怕佔領這艘商船又如何?」

龍雲嘆了一口氣,說道:「當時的情況我也不清楚,祝艦長可能沒有攜帶武器上船,畢竟只有兩艘救生艇,裝載六十多人已經很困難了。」

吳紹霆對於這種自以為是的洋人非常反感,如果說因為中英開戰而拒絕救助對方國家軍人,那在戰場上也不必存在俘虜一說了。更何況「貝拉斯星」號是美國商船,英國船長只不過是替美國人打工的而已,中英雖然宣戰,但畢竟沒有爆發正式的戰爭,如果英國人真要把事情分的這麼清楚的話,那索性就打一場真正的戰鬥。

「把這件事通知外交部,讓外交部追問美國公使館,同時給香港發一封電報。」

「給香港發的電報……該怎麼說?」龍雲問道。

「就拿這件事來質問他們是不是要打一仗!」吳紹霆鄭重其事的說道。

「我明白了。」龍雲肅然的說道。

「另外給我安排,讓鄧士元來一趟奉天,我有任務要交代。」吳紹霆又說道。

「是。」

鄧鏗這段時間仍然留在北京處理整風官場的事務,經過這兩個月大刀闊斧的整改,整個北京已經煥然一新。官員們根本不再有任何劣跡可言,稍有一些風吹草動那可不是烏紗帽不保的問題,甚至丟掉小命都有可能。

在公開的官方通報上,其實並沒有多少被判處死刑的官員,除了個別幾個為非作歹、惡貫滿盈的人,實在是紙包不住火的情況才會大肆行動,全部從重從嚴並且昭告天下的處理。當然,在避開檢查機關的情況下,軍事統計局和政治監察部卻還私設了地下審判所,一旦被軍事統計局或者政治監察部秘密逮捕的人,從此以後便下落不明。

地下審判所所處理的人物並非是什麼貪官污吏,也不是像張漢舉那樣假公濟私的官僚,而是那些對中央政府存在威脅,並且背地裡搞小動作的人物。不單單是官僚,包括極端革命分子、知識分子,都會被列入黑名單。

正是這套地下審判系統,弄得北京滿城風雨。

不過鄧鏗並沒有為了處理政治犯而喪失理性,所有列入黑名單的人名基本上有理有據,即便存在冤枉好人的情況但也不會過多。因此真正聞風喪膽的都是那些做賊心虛者,大部分老百姓對此事毫不知情,只知道中央政府在打擊貪官污吏。

整風運動一直是北京各大報紙這段時間的主要話題,連帶的街頭巷尾、茶樓酒肆的公共輿論也都在談論相關的內容。

「照我說,這是大好事,你可不知道,以前咱們那條街的警察署探長,嘖嘖,那個壞是壞到骨子裡的,不僅每個月到處收規費,還調戲良家婦女,簡直就是禽獸不如。咱們這些街坊鄰里見了他的面,還敢怒不敢言,得跟人家點頭哈腰,你們說說,這是什麼世道。」

「你說的是那個王扒皮王探長吧?這人連我都聽過。這不,半個月前我親眼看到憲兵帶走的,就經過我家門口。帶走的時候還批青臉腫的,聽說是憲兵在帶人之前先關到小黑屋裡打了一頓,真解氣。」

「是啊是啊,以前那些王爺貝勒們在京城裡橫行霸道,後來又是當兵的開洋行的胡作非為,前段時間還有什麼官家大少、商家大少亂來。呵呵,現在可真好,那些當官的都夾著尾巴做人,可算讓咱們小老百姓喘口氣了。」

社會輿論在中央政府的監控之下自然是向著良好方向發展,人們津津樂道那些昔日的土霸官爺落馬,為這太平盛世感到大快人心。

當然,打壓官僚集團、整頓官場風氣的直接目的是改善地方政府行政效率,拋開排除政治異己不算,北京還是要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官場秩序。按照吳紹霆的說法,北京是他的行營之地,自然要大有建設做為才是。

因此北京大本營在政治官場的同時,也在探索長久保持廉政的方案。張孝準擬出高薪養廉的思路,決定規範公務員的福利和待遇,為所有公務員提供高質量的保障,並輔之思想教育,以此來避免公務員腐敗墮落。

思想教育自然不能是走形式,這種精神主義似的支柱要從基層開始抓起。就是要讓所有官員都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自己能吃得飽、穿得暖、住的好,同時還有富餘的保證父母妻子兒女的生活,沒必要再問額外的用不完的錢來頂風作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