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廣州風雲 第131章 北洋之邀

這天傍晚,吳紹霆在大校場東側的空地上向第二標第三營指導站軍姿的要點。在此之前他已經對第二標第一營和第二營進行了指導。雖然連續重複著同一套內容,心中感到十分枯燥和乏味,但對於他來說這還遠遠沒有到達自己的性子底線。

「注意,你們放手的位置,要中指貼緊褲子的中縫線。自己低頭先把褲子中縫線找到,看到了嗎?中指貼緊。」

「雙腿綳直,你要是感到小腿和大腿的肌肉很僵硬,並且開始發酸發脹了,那就對了。」

「收腹挺胸,目光直視你前面一個人的後腦勺,肩膀稍微向後張開。你們給我記住,你們胸口的衣服不準起褶子,如果起褶子就表示你肩膀張開的不夠標準。」

吳紹霆站在最前面,一邊大聲含著,一邊親自示範給士兵們看。

第三營的眾軍官則站在一旁觀摩,他們到時候雖然不必參與步操,但是卻要緊跟著部隊負責督導命令,照樣是不容出錯的。此外他們現在記下吳紹霆的軍姿標準,明天還有一天時間可以再鞏固訓練一下,多多少少有點效果的。

在口頭教導和親身示範之後,吳紹霆走進了士兵隊伍行列中,來視察這些士兵的動作。

「你是騎兵嗎?媽的,跨給我收起來!」

「你,腳!呈八字形,『八』怎麼寫?他媽的不識字就算了,你不識數嗎?那每個月軍餉要不要少給你兩錢銀子!」

「挺胸,再挺!他媽的你駝背嗎?胸口的衣服不準有褶子!」

「你的眼睛在看哪裡呢?目光直視前方,盯著他的後腦勺!再他媽的亂看,把你眼珠子扣下來!」

吳紹霆一下午都沒喝水,現在嘴皮子都乾燥的磨破皮了。他擦了一下汗水,砸了砸舌頭,臉上沒有任何埋怨之色,依然認真的檢查士兵們的軍姿。

然而吳紹霆並不知道,大校場外圍的跑道上,不知什麼時候多了好幾個人影。

因為這是抵達廣州的第二天,馮國璋身為審閱軍官團主席,門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一做的。所以他從早上到下午,都是親自執行訪查工作,表現的兢兢業業,十分認真。

此時段祺瑞也陪著馮國璋一起,身後跟著兩個衛兵以及幾位陸軍衙門的官員。

他們停在了跑道這邊,看著不遠處吳紹霆訓導第三營士兵的情形,兩個人不由的都顯得有些疑惑不解起來了。

「王大人,那位正在訓斥士兵的年輕人是誰呀?我早上看到在訓第二標第一營,正午又看到他在訓第二標的第二營,現在竟然還在訓第三營?他是第二標的總訓練官么?」馮國璋負著手,十分好奇的問了道。

陪在馮國璋左邊的正是將軍秘書官王長齡,他笑呵呵的解釋了道:「他名叫吳紹霆,字震之,以前是第一標的代理總訓練官,現在擔任第一標第一營管帶。」

馮國璋不由樂了起來,怪道:「他既是第一標第一營管帶,為何今日竟要為第二標來訓導呢?難道第二標沒有訓練官嗎?」

王長齡笑道:「馮大人有所不知,這位吳震之是去年剛從德國留學歸來,對練兵之道頗為擅長。去年十月在吳震之擔任第一標總訓練官,親自督導第一標的訓練,一度在廣州引為熱議。他還誇下海口,由他訓練的第一標是廣州最強陸軍。」

馮國璋怔了怔,隨即哈哈笑了起來。

一旁段祺瑞同樣也笑得不行,好不容易再平靜下來,嘆道:「這年輕人口氣還真大呀。」

王長齡看出馮國璋和段祺瑞笑容中有幾分譏誚,於是連忙解釋道:「馮大人,段大人,吳震之這番言論雖然欠妥,可是也確實並非虛言。等到後天正式檢閱開始時,兩位大人一定會目睹到第一標嚴正的風采。」

「是嗎?這麼說這位吳管帶確實是一位能人?」段祺瑞懷疑的問道。對於他來說,大清新式陸軍之中除了北洋六鎮之外,絕不會再有第七支部隊能夠值得稱讚。廣州二十四鎮一共才五千人不到,而且相當一部分軍官之職尚且空置,武器裝備也極為落後,單單從這幾點來看,這次檢閱已經可以得出結論了。

「確實如此,我們將軍大人對他很是器重。而且廣州城內不管新軍還是舊軍,但凡見過第一標訓練情況的人,都深感認同。」王長齡點頭說道。

馮國璋仔細觀察了不遠處第三營的訓練情況,這時候第三營上下已經初具陣勢,經過調教之後的站姿看上去十分精神。當然單單這一小會兒他看不出更深層的所以然來,只是從早上到現在,這位吳姓青年軍官都是這麼刻苦認真,不得不讓自己感到欣賞。

「嗯,看來後天的檢閱我要好好留意一下第一標的表現了。」他緩緩的說道。

「甫公,你還真是看得起這個年輕人呀。我大清留洋的人才多得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可都在咱們北邊呢。」段祺瑞陰陽怪氣的笑著道。

一旁幾個廣州陸軍衙門的官員臉色都不好看,這位段大人說話也太不遮掩了一些,竟然都比那吳紹霆還要狂妄呢。不過他們深知段祺瑞是有恃無恐,北洋六鎮無論是編製還是訓練,又或者是裝備,沒有一樣不是全國第一的,北洋派系的人態度傲慢那是情理之中。

「芝泉老弟,你這話可就錯了,什麼南邊什麼北邊,不都是我大清嗎?呵呵,我很欣賞這年輕人,有衝勁有氣魄,我大清就是需要這樣的後起之秀呢。」馮國璋一副和顏悅色的笑著說道,看上去倒真的露出了幾分讚賞之態。

段祺瑞只是諱莫如深的笑著,不再多說什麼。

這時,王長齡看出馮國璋是一個好說話的人,於是又湊上去說了道:「其實還有一件事,馮大人或許會感興趣。說來這位吳震之就是昔日第五鎮統制官吳長純的堂侄,也是吳筱公的堂侄孫呢。吳震之前往德國留學,正是由吳大將軍親自保薦的。」

馮國璋和段祺瑞聽到這裡,不由都起了興趣。北洋派是很講究血統的,或者說清末民初的軍閥派系都是以血統來拉幫結派。當然這個血統未必是指血緣關係,哪怕是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省區,都能算是一脈人。

「哦,是嗎?」馮國璋略微詫異的說道,轉而看了段祺瑞一眼,「芝泉老弟,沒想到今日還巧遇故人之後呀!」

吳長純是北洋派的老輩人物了,可以說是李鴻章時代北洋派的中堅力量。論輩份來算,馮國璋和段祺瑞都還要比吳長純略低半個檔次。雖然這位吳長純老將軍已經去世,而且馮國璋、段祺瑞等第二代北洋派與其又不曾有什麼深厚交情,但是無論如何都是要有懷舊之心,哪怕是做做表面功夫都是應該的。

「呵呵,甫公,我就說了嗎,我大清有能力的人才可都是北邊的呢。」段祺瑞頗有深意的笑了道。

「好的很,有空我還是要見見這位吳震之呢。」馮國璋微笑著說道。

王長齡總有一種自討沒趣的感覺,他本來是想在兩位北洋實權派面前誇獎一下吳紹霆,但目的僅僅只是向馮、段二人展示一下南方軍事人才的素養。沒想到說來說去,還是扯到了北邊去了,真是吃力不討好。

「甚好,甚好,我們就不多打擾第三營練兵了,去其他地方看看吧。」馮國璋繼而說道。

吳紹霆一直都沒有留意到這兩位風雲人物出現,他忙了將近兩個小時,天色漸漸暗淡,不得不結束了第三營的臨時補訓工作。臨解散之前,他向第三營發表了一番簡單的講話,希望諸位同仁齊心協力,為二十四鎮爭光。

之後,第三營的幾個長官上前來說了一番客套話。

吳紹霆笑著應付了過去,與眾人握了握手,就獨自一個人離開了。

在西郊軍營里,吳紹霆已經習慣了一個人來一個人去,除非是公務需要時才會讓副官陪同自己一起。他從第二標第三營這邊離開之後,直接穿過了西郊大校場向自己的宿舍走去。然而就在經過大校場的正操場時,忽然看到前方有四個人影正在慢悠悠的散步。

初春的天色依然暗得較早,昏昏沉沉之下,一時看不清楚這四個人是誰。

吳紹霆見對方前進的方向與自己一致,索性早上去打一個招呼,也不失一個軍官的禮儀。

剛剛走進時,他依稀看出來這四個人的軍裝不是二十四鎮的,對方的軍服雖然較舊,可是材質要比二十四鎮的好多了。他很快就猜出來,難道是檢閱軍官團的人?

再走進了幾步,還沒來得及開口打招呼,卻隱隱約約聽到了前面談話的聲音。

「這麼說,日本人已經答應支持宮保大人了?」一個蒼邁的聲音說道。

「是,在天津的時候我就已經與西園寺先生交談過,他轉達了伊藤首相的承諾,無論清廷局勢如何,日本方面都會首先考慮袁宮保在國內的地位。」另一個人緩緩的說道。

「那樣就好。這次廣州行程結束之後,你就轉道北上去河北,親自與宮保大人商量下一步的計畫。北邊你放心,我會看著的。」

「甫公出馬,我自然放心了,呵呵。」

吳紹霆聽到這裡,馬上就辨認出了談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