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社交口才讓你如魚得水 第二十六章 與同事交談:獲得同事的通力協作

我們接觸的朋友們,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待人接物過程中,通常會有兩種姿態,一種是恃才傲物,另一種是認真低調。一個真正有吸引力的人,絕不會刻意炫耀自己。大多數人不願與恃才傲物的人為伍,只有認真謙虛的人才更具有吸引力。不同的處世態度,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心態決定了他們不同的命運。我們應該學會拿起別人半滿的杯子,將那半杯水倒進自己的杯子里,讓自己更加充實。

小芳是一個精明能幹的人,她很早就參加了工作,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在大家眼中是個公認的人才。可是,她常常恃才自傲,動輒與人發生糾紛,平時又極愛炫耀自己,同事們對她極為反感,認為她自以為是,過於固執。

有一次,她奉調前往某科,剛到那裡時,還比較服從管理,工作也認認真真,業績也很不錯,很快就登上了主任的寶座。這時,她有點目空一切了,經常嘲諷自己的領導,認為自己的科長沒有什麼能力,思想僵化,不懂得創新。

有一次,她認為一項具體的工作流程應該改進,就向科長表達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但沒有受到重視,科長反而認為她多管閑事。她一氣之下就私自違反工作流程,按自己的想法做了。科長發現之後批評了她,可她對科長的批評置若罔聞,不但不改,反而認為科長有私心,就和科長吵翻了。她認為像自己這樣才華橫溢的人得不到重用真是冤枉,所以出言傷人,絲毫不肯退讓。結果可想而知,這個科長向上級告了一狀,說她恃才傲物,不服管制,不久,她就被單位解僱了。

不夠謙虛、恃才傲物的人總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別人頭上,以自己的態度作為別人態度的「嚮導」,認為別人都應該佩服並聽從他的看法或意見,稍有違背,則認為自己聰明而別人愚笨。這樣的人,只關心個人的需要,在人際交往中的表現也很自負。高興時海闊天空,不高興時則不分場合亂髮脾氣,全然不考慮別人的情緒。他們凡事只以自己為中心,總認為自己是最傑出的人物,瞧不起「我」之外的所有人。他們往往固執地堅信自己的經驗和意見,從不輕易改變態度。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這樣的人還不少。他們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缺乏率直的心胸和謙虛謹慎的心態。可是那些真正有學識、有修養的大家,從來不會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過人的一面,而是非常謙虛、平和。

馬媛媛本來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後來,卻被成績沖昏了頭腦,失去了自己的工作,毀掉了自己的美好前途。

馬媛媛大學畢業後,就去了美國一家超級大公司工作。剛開始,馬媛媛聰明而且能幹,公司的大小事情都搶著干,無論誰找她幫忙,她都很熱情,得到了同事和領導的認可,很快被提拔為某部門的負責人。她的事業一片光明。但是,自從馬媛媛當了部門負責人後,整個人就變了。也不愛跟人說話了,有時候跟人說話也擺足領導的架子。辦公室的人們開始議論,覺得馬媛媛變化太大了。馬媛媛以前的吃苦精神不見了,開始學會偷懶,還經常在同事面前炫耀:「我看時裝秀,總經理從來不說我。」

有一天下午,美國的時裝秀節目又開始了。此時的馬媛媛雖然人坐在辦公室里,但是心卻早就飛走了。她草草處理完手頭上的工作後,就想去找個有電視的房間看一會兒節目,可是她又很清楚,公司的勞動紀律是非常嚴格的,如果她擅自離崗被發現的話,就會被開除。但是,馬媛媛轉念一想:「總經理對我很放心,一般不會來查我的崗,我只看一會兒就回來。再說,如果被查到,總經理也會原諒我的,我一直工作很賣力。」於是她沒有控制自己看時裝秀節目的慾望,擅自離崗半小時,殊不知,這半小時卻足足影響了她一生的走向。就在馬媛媛盡情地欣賞著自己喜愛的節目時,許久不曾到下面各部門走動的總經理,很隨意地走進了她的辦公室,並在她的辦公桌前坐了十分鐘,卻一直不曾見到她的影子。於是,獲知她離崗真相的總經理動怒了,他在馬媛媛的桌子上留了一張紙條:「馬媛媛小姐,既然你那麼喜歡時裝秀節目,我看你還是回家盡情地欣賞好了——威廉·斯通。」因為這次離崗,馬媛媛丟掉自己的工作。

馬媛媛失業後,後來又輾轉應聘了幾家公司,但始終未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收入每況愈下的她漸漸潦倒起來。後來,她竟長時間失業在家,最後無所事事。

但是相反的是,接替馬媛媛職務的是她的同事王曉丹。其實,王曉丹無論是工作經驗還是辦事能力,都明顯遜色於馬媛媛。若不是馬媛媛被辭退,恐怕她一生都只會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但15年後,王曉丹卻成了擁有三十萬員工、子公司遍布五十多個國家的大集團總裁,成了世界級的管理大師。

謙虛和低調是避免自大、避免自負的法寶,只有丟掉恃才傲物的臭毛病,具有謙虛好學、低調做人的好品行的人,才能在交往中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新人一進入職場,最怕遇到喜歡倚老賣老的同事,處處干涉、事事指導,無法好好施展自己的能力,總是被老同事牽制。喜歡倚老賣老的同事,在組織里通常是年資夠久、經驗豐富,卻升不上去的人。這樣的人通常手中都握有籌碼,才敢如此倚老賣老。他們確確實實有過人的技術技能,但可能因為缺乏領導的特質,而未獲得升遷。他們雖然不是領袖人物,但在實務操作中都稱得上師父甚至師爺級別,更可以稱得上是部門的意見領袖,因而在團隊里仍有很深的影響力。我們對這種「老資格」要倍加尊重,才能減少自己的麻煩。

小王來到這家公司已經有幾個月了。根據她的觀察,她所在部門的同事老張年過四十,是個一絲不苟的人。早上誰遲到了五分鐘,誰的辦公桌沒有打掃乾淨,他都一清二楚。這天,他慢條斯理地走到小王身邊開口了:「小王,你寫的這份宣傳資料我看了,你看看,標點符號用錯了多少?這樣的東西如果拿給總經理看,他對我們會是什麼印象?標點符號跟漢字一樣,是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的東西,這都用不好?……」老張滔滔不絕地批評著小王的用「標」不當,小王只有聽著的份。

從那以後,小王做事分外小心。早上第一個到,下班最後一個走,寫每一份資料都仔細斟酌,打每一個電話都用心揣摩,力求做到最好。久而久之,這樣做的結果是,在幾個一同進公司的年輕人當中,老張對小王特別欣賞,經常在業務上對她進行指點,小至一份合同的撰寫,大至跟客戶打交道的技巧。除此之外,老張對公司的一些人際關係也向她說明,避免小王無意中捲入「派系」鬥爭中去。

小王感嘆:姜還是老的辣!如果自己自恃能力,大而化之,不願意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不把老員工放在眼裡,那麼倒霉的很可能是自己!

在每個公司里,都有老張這樣的老員工存在,他們年紀相對較大,對公司忠誠,做事認真,嚴於律人律己,力求做到完美。這樣的人對剛進公司的新員工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新員工能夠給公司帶來新氣象和活力,當新員工不能達到自己的要求時,他們往往「恨鐵不成鋼」。要想獲得這種老員工的好感,不用奉承,不用套近乎,只要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行了!

如果換個角度看,公司的老資格也是你學習的對象和榜樣。愛默生說過一句話,大致意思是:在我生命中,我認識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師,因為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東西。其實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尤其是他們與你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大家從事著類似的工作,你就更容易發現自己需要向他們請教的地方。在公司時間稍稍一長,你就能感悟到學習的重要。並且,輔導你的人就在你身邊,細細想來,公司每一位同事都極具特點,他們身上都有那麼多值得學習的地方,而且每一天都在言傳身教。不要自以為是地把同事分為好同事壞同事,或許他們任何人身上都有你所缺乏的特質。

公司里往往還有一些「老資格」是只出工不出力的老油子,他們雖然德不高望不重,但在新人面前卻異常地喜歡倚老賣老,他們很需要得到新人的尊重。如果在這一點上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鄙夷新人,貶低新人的資質,惡意扭曲新人的成績,破壞新人的名譽,成為新人在晉陞路上的「攔路虎」。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老資格,對於一個剛剛出道的新人來說,對他們倍加尊重總是沒錯的,這樣可以讓那些有實力的老資格欣賞你,從而願意指點你,甚至成為為你今後發展鋪路的老前輩;尊重老資格,還可以讓那些沒什麼本事但是在單位里有話語權的老資格不會看你不順眼,不會排擠你,這樣你往後的路也就順多了。

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也許今天你跟同事分享的你的秘密,明天就成了他攻擊你的利劍。因此,我們要學會守住自己的秘密,不要對同事講真話。

十年間,蘇菲換過許多家單位,除了兩次是被開除外,其餘都是主動跳出的,而且在走時還都得到了老闆的惋惜和同事的留戀。所以那兩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