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社交口才讓你備受歡迎 第三章 開場瞬間打動對方

一位演說家說,我們開始說話的10秒鐘最能吸引聽眾。原因是:在這最初的10秒鐘內,每個人都會有意無意地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感覺。所以,如果你抓住了這10秒鐘,整個說話的場合就會形成一種有利於你的形勢。

如何把握住這最初的10秒鐘呢?

1.用吸引人的故事或幽默開頭

感人的故事(尤其是真人真事)或能夠使觀眾們發出會心笑聲的幽默,能夠一下便抓住聽眾的心,即使前面發言者已使觀眾思緒分散,也仍然能起到把握全局情緒的作用,引起聽眾的興趣,從而使自己很快被聽眾所接受。

2.用一些物品吸引聽眾

一張圖紙、一個戰場上帶回的實物或是一張相片,因其能夠直觀地反映一定的主題,故能很快地把聽眾吸引過來。如果講者樂意,他還可能將自己的話題抽象成一幅畫——根本不必去追究它的藝術性,或者隨便寫幾個有趣的大字。別出心裁的舉動也能一下集中聽眾的注意力,只要物品有助於講者借題發揮就行。

3.不妨用提問來開頭

提問,是有趣的開頭法。在問題提出以後,幾乎所有感興趣的人都會去思考,併產生一種要求知道正確答案的慾望,而這將能使聽眾的注意力得到迅速的集中——他們等著用你說出的答案去驗證自己的判斷。但是要注意,提出的問題不要過於簡單,要能「發人深省」引起思考,或能使聽者有所收益。

4.製造懸念

可以通過聽眾的求知慾而造成懸念,採用此種講話開頭方法時可能需要一些「內幕」消息。無疑,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吸引聽眾的方法。

5.從聽眾的利益和關心焦點出發

有經驗的談話者,往往善於將自己的講話與聽眾的切身利益聯繫起來,即使牽強一些,為了開始講話時能吸引聽眾,有時也不得不有策略地繞個彎子,待聽眾興趣已起時再轉入正題。

6.從與聽眾的共鳴說起

共同的經歷或遭遇、共同的研究專業和方向、共同的希望和展望等,都是能夠引起聽眾共鳴的話題,以此種方式開場,常常更易於使自己被聽眾「認同」。

7.用一句名言開場

名人名言是很好的開場白。心理學研究認為,公眾具有崇拜權威(名人是人們自認的權威)的共同心理。名人的話對聽眾來說總是具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因而也最易於將聽眾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8.先讚揚聽眾

世人都愛聽讚頌之辭,因此,具體的讚揚會使他們很注意聽,同時,也會使講話者被認作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而被聽眾接受。

社交要與一些新人打交道。初次見面的第一句話是留給對方的第一印象,這第一句話說好說壞,關係重大。說好第一句話的關鍵是:親熱、貼心、消除陌生感。常見的有以下三種方式。

1.攀認式

赤壁之戰中,魯肅見諸葛亮的第一句話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他是魯肅的同事摯友。短短的一句話就定下了魯肅跟諸葛亮之間的交情。其實,任何兩個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難發現雙方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親」、「友」關係。例如:

「你是復旦大學畢業生,我曾在復旦進修過兩年。說起來,我們還是校友呢!」

「您是體育界老前輩了,我愛人可是個體育迷;您我真是『近親』啊。」

「您來自蘇州,我出生在無錫,兩地近在咫尺。今天得遇同鄉,令人欣慰!」

2.敬慕式

對初次見面者表示敬重、仰慕,這是熱情有禮的表現。用這種方式必須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處,不能亂吹捧,不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一類的過頭話。表示敬慕的內容應因時因地而異。

例如:

「您的大作我讀過多遍,得益匪淺。想不到今天竟能在這裡一睹作者風采!」

「今天是教師節,在這光輝的節日里,我能見到您這位頗有名望的教師,不勝榮幸。」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很高興能在這裡見到您——尊敬的山水畫家!」

3.問候式

「您好」是向對方問候致意的常用語。如能因對象、時間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問候語,效果則更好。

對德高望重的長者,宜說「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對年齡跟自己相仿者,稱「老×(姓),您好」,顯示親切;對方是醫生、教師,說「李醫師,您好」、「王老師,您好」,有尊重意味。節日期間,說「節日好」、「新年好」,給人以祝賀節日之感;早晨說「您早」、「早上好」則比「您好」更得體。

說好第一句話,僅僅是良好的開始。要談得有味,談得投機,談得融融樂樂,有兩點還要引起注意。

第一,雙方必須確立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有人以為,素昧平生,初次見面,何來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其實不然。生活在同一時代、同一國土,只要善於尋找,何愁沒有共同語言?一位小學教師和一名泥水匠,似乎兩者是話不投機的。但是,如果這個泥水匠是一位小學生的家長,那麼,兩者就如何教育孩子各抒己見,交流看法,如果這個小學教師正在蓋房或修房,那麼,兩者可就如何購買建築材料,選擇修造方案溝通信息,切磋探討。只要雙方留意、試探,就不難發現彼此有對某一問題的相同觀點,某一方面共同的興趣愛好,某一類大家關心的事情。有些人在初識者面前感到拘謹難堪,只是沒有發掘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而已。

第二,注意了解對方的現狀。要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留下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還必須通過察言觀色,了解對方近期內最關心的問題,掌握其心理。例如,知道對方的子女今年高考落榜,因而舉家不歡,你就應勸慰、開導對方,講講「榜上無名,腳下有路」的道理,舉些自學成才的實例。如果對方子女決定明年再考,而你又有自學、高考的經驗,則可現身說法,談談高考複習需注意的地方,還可表示能提供一些較有價值的參考書。在這種場合,切忌大談榜上有名的光榮。即使你的子女考入名牌大學,也不宜宣揚,不能津津樂道,喜形於色,以免對方感到臉上無光。

成功的開場白有以下幾種形式。

1.動作吸引式

臨時性的演講,會場秩序往往比較差,聽眾的態度不但隨便,也不專心,效果更不用談了。遇到這種情況,有說話技巧的人是如何做的呢?

有一個演講家,站在鬧哄哄的會場講台前,一聲不響取出一塊手帕不停地轉,一次,二次,三次……吵鬧聲逐漸停止,大家的目光終於都集中到台上了。

又有一位中學教師採用的方法是:背對騷動的學生,在黑板上寫出學生的名字,大家猜不出發生何事,紛紛停止喧嘩,注視黑板,教室頓時安靜下來,教師才開始講課。

日本兩位演說家德田球一和尾崎行雄曾經這樣做過開場白:德田球一在勞動節演講開始前,面對著大家脫下上衣,引起大家的注意;尾崎行雄的方法則是,登台等到掌聲停止,沉默片刻,取出備忘錄擺出一副朗讀的姿態。

以上幾位成功人士演說前的動作,都能使聽眾迫不及待地等待演講者開口。

2.即興發揮式

1938年,陳毅率領新四軍在浙江開化縣華埠鎮休整。當地抗日組織召開歡迎大會,陳毅被邀請上台演講。開始司儀做介紹稱陳毅為「將軍」,陳毅登上講壇,接過話頭大聲說:「我叫陳毅,耳東陳,毅力的毅。剛才司儀先生稱我將軍,實在不敢當,我現在還不是將軍。當然叫我將軍也可以,我是受全國老百姓的委託,去『將』日本鬼子的『軍』。這一『將』直到把他們『將』死為止……」這個開場白十分漂亮。陳毅在別人語言的基礎上盡情發揮,講得自然風趣,幽默傳神,活躍了會場,緊緊抓住了聽眾。

3.自我貶低式

在一次聯歡晚會上,台灣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凌峰做了一段精彩的演說,他的開場白是:「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一樣,雖然我們都得過『金鐘』獎和最佳男歌星稱號,但我是以長得難看而出名的……一般來說,女觀眾對我的印象不太良好,……她們認為我是人比黃花瘦,臉皮比炭球黑。」

自我貶抑不但不會被貶,還能表現出演講者坦率幽默,機智隨和。用這種方法做開場白,往往能博得聽眾的掌聲。

4.環境烘托式

這是利用當時當地的環境特點來渲染氣氛,激發聽眾熱情的一種說話形式。這種形式靈活生動,富於情感。但描繪的環境特點必須與主題思想相吻合,切不可牽強附會。魯迅先生曾在廈門中山中學做過一次演講,他開頭時說:「今天我能夠到你們學校來,實在很榮幸。你們的學校,名叫中山中學,顧名思義,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設立的學校。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40年,結果創造了『中華民國』。但是現在軍閥混戰,民生凋敝,只有『民國』的名目,沒有『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