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探尋規律,成竹在胸 第七章 辯論的辯題分析

舌上風暴的客體就是所謂的辯題。辯題是辯論的中心,辯論都是圍繞辯題展開的。一場精彩的辯論一定有一個好的辯題。了解辯題形成的條件和辯題的特徵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

★辯題的形成

◎辯題形成的條件

辯論是針對辯題展開的。辯題又是怎樣形成的呢?一般說來有以下兩種情況。

1.人為形成

有時,人們對同一事物或事理,本不存在認識上的分歧,出於認識上的開掘和探索,並不致引發辯論,但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故意人為地造成辯論。比如,辯論比賽的辯題就是人為形成的。

2.自然形成

由於人們對同一事物或事理,存在著不同的認識,便形成了不同的觀點或主張,並由此構成爭辯的對象。這樣就自然形成了辯論的辯題。如某些學術爭鳴、日常辯論的辯題就是這樣形成的。

這是兩種基本的辯題形成方式。還有一些辯論活動,其辯題形成的方式可能是兩種因素兼而有之,或是自然因素形成為主,人為形成因素為輔;或是人為形成因素為主,自然形成因素為輔。比如購銷的商務談判,買者殺價,賣者抬價,這是自然形成的對立;而談判中涉及的許多問題,像商品質量問題、包裝問題、交貨時間、運輸方式等,都可能圍繞價格這個中心,故意人為地設置許多爭辯的焦點,形成辯論,通過這些辯論,買者達到壓價的目的,賣者達到抬價的目的。一般說來,針對自然形成的辯題展開辯論的主體,其角色扮演多為本色的;針對人為形成的辯題展開辯論的主體,其角色扮演多為喬裝的。辯題形成中人為因素的增加,與其主體辯論角色扮演喬裝因素的增加成正比。

◎辯題的基本特徵

辯題是辯論客體,應該有這樣兩個基本特徵:

一、值辯性

即這個題目要有辯論價值。一般說來,有值辯性的辯題,都是對社會、對人生、對事業有意義的問題。或者說,無論什麼類型的辯論,都有認識和教育作用,都能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

有值辯性的辯題,大致可以歸納為如下一些類型。

1.生活問題型辯題

這類辯題的內容多涉及日常生活問題。比如「孩子常看電視是弊多還是利多」之類的辯題,能夠幫助人們努力探求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的途徑與方法。

2.「熱點」型辯題

這類辯題內容多涉及當前人們最關心、最敏感的熱門話題。這些辯題都是大家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所以很能吸引聽眾,並能促進大家思索,推動進一步探求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辦法。

3.重大意義型辯題

這類辯題內容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凡有關制定重大方針政策的辯論,事關重要的外交、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的談判也屬此類型。這類辯題所引發的結果往往會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安危興衰。

4.專業型辯題

這類辯題內容涉及某學科的專門知識。學術爭鳴、論文答辯、法庭辯論都屬此類型。有一些對專業知識要求較強的辯論比賽也採用專業型辯題。

5.哲理型辯題

這類辯題的內容所涉及的都是社會普遍存在的,而又容易引起疑惑的問題,比如「理想是奮進的動力」、「願望的滿足就是人生的幸福」等。通過這些哲理型辯題的辯論,可以啟迪人們對社會、對人生一些令人困惑的問題進行思索、品味,引導人們去尋求正確的答案。

有時,一個辯題並不能確切地歸入某個類型。比如前面所舉的關於物價上漲的辯題,它既可以列入「熱點」型,因為這確實是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同時也可以列入專業型,因為這畢竟是經濟方面的專門問題;還可以列入生活問題型,因為物價關乎千家萬戶的生計。但是,綜觀這些不同類型的辯題,它們確實具有相同的性質,即通過辯論,可以提高人們的認識,對人們具有教育意義。總而言之,它們都是有辯論價值的題目。

二、可辯性

即這些題目可以引起辯論。這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辯題的可辯性。

1.辯題清晰準確

辯題的題意不能含混不清,不能讓辯者的理解產生歧義,不能在題意範圍上不著邊際,否則就無法進行辯論。

2.辯題必須能展開根本對立的觀點

辯題必須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針鋒相對的互相否定的論斷的問題,才有可能展開辯論。無法設置對立面的問題,就是不可辯的,有如下幾類。

①依據常識就可判斷是非的問題。

②是非早有定論的問題。

③目前尚無法確認是非的問題。這類問題有的是非道理不明,有的是非範圍不清。

可辯的題目必須同時具備共識點與爭論點。所謂共識點,即辯論雙方對辯題的題意、範圍、要點、概念等要有一致的認定,對這些內容無須解釋也無須限定,對立雙方的認識大體是一致的。像「貿易保護主義可以抑制」辯題中,就包含著「可以」或「不可以」或「不完全可以」等爭論的焦點。這樣才能設置對立面,才能產生包含針鋒相對、相互否定的論斷,這就有了辯論的基礎。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所說的共識點,是指對立雙方對辯題的題意、範圍在詞義表述的理解上大體一致,並不是說沒有任何差異。事實上,正是由於較為普遍地存在著理解上的差異,才會引起辯論。我們在各種類型的辯論中經常可以見到:對立雙方往往首先從解釋題意的某些概念入手來展開辯論,而對立雙方對同一概念的解釋往往是不完全相同的,恰好是這些差異構成了辯論的爭論焦點。這就是說,共識點中有時就包含著爭論點。我們所說的爭論點,也不僅僅是對立雙方的分歧,由於辯題的複雜性,爭論的焦點有時也會出現對立多方的分歧,正因為如此,才會出現兩方辯論或多方辯論。

總之,辯論客體是指可以引起辯論的辯題;辯論客體的基本特徵是具有值辯性和可辯性,這兩個特徵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值辯性是指辯題有認識和教育意義,有辯論的價值;可辯性是指辯題既有共識點,又有爭論點,兩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共識點是指對立雙方對辯題的題意、範圍具有大體一致的理解,爭論點是指對立雙方觀點產生分歧的焦點。作為辯論客體的辯題必須是具有共識點和爭論點的有機統一體。

★辯論的審題

辯論審題的目的是要弄清辯題的含義和要求,認識辯題對雙方的利弊,把握雙方爭辯的焦點,以便確立對自己有用的論點和對策。所以,辯論前雙方應對辯題進行全面、深入、透徹的審視、分析和研究。

◎定準辯論的基調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任何一個辯題都包含著一個特定的爭論範圍。那麼,審題就首先要從宏觀上分析、了解辯題所涵蓋的領域及與之相關的諸多因素,認識辯題類型,明確辯題的利弊難易之處,把握雙方可能交火的主戰場等問題,做到知己知彼。

在這一階段,需要剖析的內容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辨析辯題的色彩

某大學一次辯論賽,辯題是「大學生談戀愛弊大於利」。應該說,這是一個在大學校園十分敏感的問題,而且多年來一直是大學校內外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客觀地說,從理性角度去分析,辯題有利於正方,因為大學生正處於學習階段,自然不應該把精力放在戀愛上,而且多年來社會的主流思想一直對大學生談戀愛持反對態度。但是,從現場的氣氛和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分析,又有利於反方,因為大學生正處於談戀愛的「黃金年齡」,實際情況是在各大校園內,大學生談戀愛「蔚然成風」。這樣,作為正方就必須考慮到這種感情色彩的影響,考慮到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立場和感情傾向上通盤考慮,處理好維護己方觀點與照顧觀眾感情色彩的關係,小心翼翼地開闢前進的道路。否則,儘管所持的觀點表面上似乎有利,但觀眾或聽眾的情感傾向就有可能使正方陷入被動。

所謂辨析辯題的色彩,就是分析辯題的感情色彩與語言環境、人情世故及辯論現場情緒是否相容。具體來說,有一些辯題所包含的某種感情傾向很可能與語言環境、人情世故不協調。遇到這樣的辯題,審題時就要細細體察、辨析,看它在哪些問題上可能觸犯大多數人的感情,引起眾怒,引起反感,從而儘早進行周密策劃,以繞開這些比較敏感的問題;同時,還要仔細分析一下在哪些感情上可以與觀眾或聽眾產生共鳴,贏得大多數人的同情,如果找到了與觀眾或聽眾的感情共鳴點,就要充分加以利用。

二、辨析辯題的類型

所謂辨析辯題的類型,就是要從不同側面和角度分析辯題性質,弄清其特點、要求。這通常要從辯題的性質和辯題的內部邏輯關係去分析。

從辯題內部的邏輯關係去辨析,辯題也可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從屬型辯題,也就是辯題所提出的兩種事物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