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無中生有」與股價的人為操縱

在孟買股市案中呼風喚雨的人物——哈什迪,邁赫塔,是位38歲的印度男子。該人從1980年開始成為一名職業股票掮客,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出身貧寒的他,搬進了孟買市的富人區,成為名重一時的風雲人物。不過,在1988年以前的邁赫塔的經營能力還很有限,買賣規模也不大,對股市行情的影響還不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1989年以後,邁赫塔好像「突然變了一個人」,股票買賣的規模大得令人吃驚,大到可以控制股市的漲落。他成了孟買股市的頭號大亨。

據報紙披露,,「邁百萬」1992年交納的個人所得稅高達2.6億盧比,是全印度最大的個人納稅者,也就是說,他已是印度的第一大富翁。他的海濱別墅富麗堂皇,而且配有高爾夫球場,價值1億盧比。他喜歡汽車,車庫裡屬於他個人所有的各型汽車有29輛之多,他最喜歡的一輛豐田車價值340萬盧比。

那麼,邁赫塔的財富到底是怎麼一下子膨脹起來的呢?

使邁赫塔「變了一個人」的是錢,是他可以調動的巨額資金。

在多年的股市交易中,邁赫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懂得,在股市中看準行情固然可以賺錢,但歸根結底只有左右股市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而要控制股市就必須有巨額資金。1984年,他曾在一次股市交易中跌了大跟頭,幾乎弄到傾家蕩產的地步。那次就是因為另一家經營股票的公司故意壓低股價,而他當時因財力不足無法與之對抗。因此,多年來他一直在尋找資金來源。

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邁赫塔如願以償。他聲稱得到了中東資金的支持,一家迪拜的阿拉伯銀行是他的後台。善良的人們都信以為真。醜聞被揭露後人們才知道,向邁赫塔提供資金的並非海灣的石油巨富,而是印度自己的銀行。

每天上午8點,孟買印度國家銀行債券部投資官員希塔拉曼都要準備接一個內部專線電話。打電話的人是權力極大的基金部的銀行副執行經理哈馬尼。他指示希塔拉曼當天出若干數額的債券收據給某家銀行。債券是印度政府集資的重要手段,由印度國家銀行組織發行。在印度,各銀行均可買賣和掌握一定數額的債券。據透露,這種在銀行之間流動的債券總金額髙達1.2至1.4萬億盧比。印度國家銀行也對自己發行的債券進行買賣,數額常常有數十億盧比。

這種銀行間的債券買賣,正常做法是:買方銀行收到債券後開出銀行的債券收據,賣方銀行以此向印度儲備銀行登記債券轉讓狀況,同時買方銀行將款項轉到賣方銀行的賬戶。但哈馬尼指示希塔拉曼開出的債券收據卻不同,實際上他並未收到賣方銀行的債券,開出的是假收據,賣方銀行收到假收據後,一方面依法向印度儲備銀行進行債券轉讓登記,同時開出一張相應數額的支票。但這張支票又沒有交給印度國家銀行,而是交給了債券交易的經紀人邁赫塔,邁赫塔就是利用這筆資金投入股市大顯神通的。

從1986年起,邁赫塔就找到了進入金融市場的入口,他逐步同數十家銀行、特別同資本雄厚的國家銀行的高級主管建立了特殊的「合作關係」,從而使國家銀行、國家住房銀行等國營大銀行和其他許多銀行成了他的私人金庫。有消息說,從1991年4月到1992年3月一年中,印度國家銀行債券經營額的35.6%是由邁赫塔經手的假交易。這些銀行採用開假債券收據、做假債券分類總賬等方式,向邁赫塔提供了幾十億、幾百億的周轉資金,這些巨額資金的往來沒有任何文件保證,靠的只是他們私人之間的「信任」。

有了如此巨大的資本作為後盾,邁赫塔自然有恃無恐,胃口越來越大,不過一年時間,他的資產便增加了10倍,持有的股票總價值髙達200億盧比,個人收入20億盧比。他的一舉一動往往是眾多股民判斷市場行情的重要依據。邁赫塔自稱是個「推銷夢想的人」。他的夢想是:1995年個人資產達到900億盧比,即30億美元,進入世界超級億萬富翁的行列。

以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邁赫塔之所以成為印度股市醜聞案中的主角,是由於他有操縱股市的巨大能力,而他用來操縱股市的巨額資金,完全是依靠各種非法的、營私舞弊的欺騙手段得來的,可算得上是「無中生有」。

「無中生有」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篇:「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是一種哲學觀點。而計謀中說的並不如是。《三十六計》第二套敵戰計第一計中,對「無中生有」有如下的解釋:「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明、太陽。」意思是用假象矇騙敵人,但不能弄假到底,而是有真東西隱藏在假象之中。在這過程中,由假象逐漸變為真相。「無」就是迷惑敵人的假象,「有」則是在假象掩蓋下的真實行動企圖。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此計在運用時,應注意兩種情況。首先,要根據敵軍指揮官的性格弱點用計,例如,有的將領頭腦簡單,容易輕信,有的將領過於謹慎,用兵優柔寡斷,對於這些人,都可以利用「無中生有」去欺騙他們;其次,要抓住時機,在敵人迷惑不解之際,由虛變實,給敵人以出其不意的打擊。「無」而示敵以「有」,是誑騙,誑騙時間長了,容易被敵人發覺。「無」中生出「有」,則由虛而實了。「無」不足以敗敵,生「有」則可以敗敵。

「無中生有」這條計策如果運用得當,真可以說是變化萬千,奧秘無窮。但同其他計策一樣,「無中生有」既可為我所用,又可為敵所用。所以,將軍們在戰爭中應該時刻提防自己的對手運用此計。同樣,對於廣大股民們來說,也應該時刻提防股市中的一些不法之徒,如「邁百萬」之流,「無中生有」可以說是他們損害公眾利益以肥私的拿手「好」計。

為了幫助廣大股民明辨真假,防止被他人所用,我們再介紹一些股市非法投資者慣用的「無中生有」的伎倆。

如:這些不法之徒常常有意無意地散布一些謠言來混淆視聽,以此來影響人們的股票投資傾向有意擴散某公司企業的虛假的盈利和虧損狀況,以影響該公司股票的買賣和股價的升降,傳播有關某種股票價格將要上升或下降的假消息,以操縱該種股票價格的下降與反彈,利用不同身份的個人,開立多個銀行賬戶,或用互相衝銷轉賬的方式等,人為地進行虛假的買空賣空交易,引起股票行情的劇烈波動;賄賂政府官員以獲得某些經營特權,以此提髙公司的知名度,從而影響公司股價的升降虛報、假報各種公司報表,掩蓋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和盈虧狀況,以求達到操縱股價的目的;在毫無實際成交意向的情況下,空報股價以欺騙交易對手;承購包銷某些股票的證券公司採用壟斷的手法,在股市上大規模的買進或賣出這些股票,操縱這些股票的價格在特定的時間內的漲落,股票發行公司本身為維持本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以壟斷方式買進自己的股票,待公司股票價格在市場上大幅度上升時,再採取相應對策,等等。這些投機者,在賭博心理的驅使下,甘冒風險操縱價格,毫無道德標準可言,並常常為自己的股市交易順利而洋洋自得,自以為是。他們是一群真正的賭徒!

然而,正所謂「玩火者必自焚」,那些試圖通過非法手段操縱股價的人,以身試法,一時得利,終逃脫不掉身敗名裂的結果。請看「邁百萬」的下場:

1992年2月,印度中央調查局以調查個人所得稅交納情況為名,通過邁赫塔的私人電腦檢查了他的賬目。4月,孟買首次傳出邁赫塔涉嫌金融醜聞的消息,股市行情馬上開始下跌,儘管邁赫塔故作鎮靜,但新聞媒介的持續揭露引起了政府的重視。中央調查局和印度儲備銀行分別成立了專門調查委員會。隨著調查的深入,醜聞內幕逐漸被揭開,人們發現,捲入此案的銀行不是一家兩家,而是幾十家,邁赫塔盜用的資金不是幾億,幾十億,而是整整300億。舉國上下為之嘩然,要求儘快徹底查明真相。5月,文卡塔拉曼總統簽箸法令,凍結邁赫塔的資產,調查速度也隨之加快。兩個調查委員會分別揭出了調查拫告。5月27日捲入此醜聞較深的卡拉德銀行被宣布停業清理。6月4日,邁赫和印度國家銀行副執行經理哈馬尼等5名銀行高級職員被捕入獄,昔日不可一世的邁百萬現在被關進了一間4平方米的牢房,在他的隔壁的牢房裡關押的是慣犯和搶劫犯。

邁百萬的下場說明,儘管股市中不乏形形色色的不法投機分子,但國際股市還是日益興旺,因為各國普遍重視對股市實施有效的管理。這正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