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借刀殺人」與賣空交易

對於一位作家來講,要完成一部作品,他必須要有豐富的創作經驗和一定的創作技巧;對於一位將領來講,要打贏一場戰爭,他必須要有一支裝備精良,戰鬥力過硬的部隊;對於一位股票投資者來講,要想在股票業上獲得收益,他必須要有豐富的股市投資常識,靈活的頭腦,更重要的是,他要擁有一定數量的資金。正如常言所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干任何一件事情,必須具有相應的資本。那麼,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有沒有自己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資本就可以獲得成功的方法呢?股票投資的行家裡手會告訴你:有!那就是所謂的賣空交易。

股票的賣空交易,又稱空頭,是指投資者向別人借來股票,然後將這些股票出售給他人,期望將來這種股票的價格會下跌,等股票價格真的下跌時,再購回這些股票還給股票所有人。長期以來,普通的中國人都把「買空」與「賣空」看作是一種資本家特有的不道德的投機倒把行為,這也難怪,因為目前中國股市中還沒有信用交易,沒有期貨交易,更沒有期權交易。其實,「買空」與「賣空」在股市中是不可避免的正當交易行為,特別是「賣空」,在各國的股票交易中均佔一定比例。如,1987年,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的賣空交易約佔股票交易總額的6%。在我國,隨著人們觀念的更新和股票投資的逐漸廣泛,這種交易也會逐漸增多。因此,筆者認為在這裡為廣大讀者介紹一下這種較為「特殊」的投資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賣空與買空都屬於投機性的交易,但前者與後者相比,風險就要更大一些。因為在賣空交易中,投資者期望的是他所賣空的股票價格能在將來有所下跌,假若事與願違,將來這種股票的價格非但沒有下跌,反而上漲了,這位賣空投資者就會受到很大損失,而且,這種損失一般地來講總要比做買空交易所蒙受的損失大得多,因為從理論上講,股票價格的上漲是沒有上限的。而買空交易所蒙受的損失最多不會超過投資人在買進某種股票時所付出的代價。因為股票的價格下跌決不會低於零。買空交易的目標正好與賣空交易相反,即投資人買進股票,並期望這種股票的價格在將來會上漲。前面已經講過,做賣空交易的投資者要賣掉他所借來的股票,最後還要如數買回這些股票來歸還原主,但只是希望從賣出買進中賺取差價。那麼,投資人賣空的股票是從哪裡借來的呢?他可以向他開設賬戶的客戶去借,要是在保證金賬戶的客戶那裡借不到合適的股票的話,證券公司還可以進而向其他的證券公司或專門從事借股票給他人的股票所有者去借,按照賬單的規定,證券公司是不能向開設現金賬戶的客戶借股票的,除非得到這些客戶的特許。

總的來說,賣空交易的風險很大,帶有很強的投機性和冒險性。但是,自有股市以來,就不斷有人從事這種冒險投資,甚至有一些對股市沒有深入了解的一般投資者也在上面進行嘗試,原因何在?皆因這種投資不需要太多資金,所需股票都是從別人處借來的,而一旦成功,投資者會有大宗收入,而且會產生「借刀殺人」的那種痛快淋漓的感覺。

「借刀殺人」,本是《三十六計》中第一套勝戰計中的第三計。「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意思是敵我的陣線已經分明,而第三者的態度還不穩定,要誘導他去消滅敵人,以保存自己的實力,善於運用「損」卦中關於「損上益下」的邏輯去推理演算。

此計的「借」字,具有多種含義。誘敵就範,以逸待勞,為借用敵力;製造錯覺,使敵軍各部之間產生誤會,自相殘殺,為借用敵刀;取之於敵,用之於敵,為借用敵人財物;在敵軍將領中製造矛盾,使之自相爭鬥,為借用敵將;探明敵方計謀,又將計就計,為借用敵謀。諸如此類,等等。「借刀殺人,」既為一種政治權術,也是軍事謀略,要求施計者善於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善於製造和利用敵人營壘內的矛盾,克敵制勝。「鄭桓公滅鄶」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證。

春秋時期,鄭桓公要發兵滅掉鄰近的鄶國,以擴大本國的疆土。但是,他聽說鄶國國君手下有一批能幹的文臣武將,文有韜略,武有勇力,而且都忠心耿耿。如果貿然發兵去攻擊,必會遭到他們有力的抵抗,一時很難得手。應該想一條妙計,首先除掉鄶國的這班忠臣良將,於是鄭桓公便使出了「借刀殺人」的伎倆。

鄭桓公首先命令手下人,秘密潛入鄶國,打探鄶國國內有哪些有本領的文武大臣。不久,這個手下人返回了鄭國,向鄭桓公呈上了一份名單。鄭桓公大喜,次日,他在朝堂之上大會群臣,商議攻打鄶國的計畫,鄭國的朝臣們不明其中底細,急忙勸阻,大家都認為攻打鄶國的時機還未成熟,鄭桓公順水推舟,拿出了手下人呈上的那份名單,當眾一一宣讀,並假稱:「這些人都是鄶國的文臣武將,我已用重金將他們買通,到時候,他們會裡應外合,幫助我滅掉鄶國。一旦我的計畫實現,我要用髙官厚祿重賞他們,並且把鄶國的土地都分封給他們做領地。」

鄭國的朝臣們聞聽此言,大都將信將疑。為了表示自己絕不食言,鄭桓公故意大造聲勢,他在自己的國都郊外築了一座極高的祭壇,命令手下人殺豬宰羊,舉行了極隆重的儀式,鄭桓公親自登上祭壇,當著全國百姓的面,焚香禱告:「我對天盟誓,一旦攻下鄶國,將重賞那些助我一臂之力的人,絕不負約。」

如此聲勢浩大的祭典,早驚動了鄶國潛伏在鄭國的探子。他哪裡知道這是鄭桓公借刀殺人之計,急忙飛奔回國,向鄶國國君稟報。鄶國國君聞聽此事,勃然大怒:「這些人貌似忠良,原來都是叛徒;食我俸祿,竟敢出賣國君,我還蒙在鼓裡。」他當即下令:「把這些亂臣賊子全部打入死囚牢。」可憐鄶國的這些忠臣,糊裡糊塗地含冤下獄,不久,就全被處死。

鄭桓公在國內,得到了這個他盼望已久的消息,大喜過望:「這些人一死,我就可以毫無阻攔地率軍伐鄶了。」他當即親自率領大軍殺向鄶國。鄶國國君聽到報告之後,大驚失色,意欲點將率兵抵抗,可是他縱觀朝堂上下,竟無一人可當此重任,此時,他才明白自己借了鄭國的借刀殺人之計,頁惜,悔之晚矣。鄭桓公率領大軍長驅直入,輕而易舉地滅掉了鄶國。

通過此例,我們可以看出,借刀殺人,無非就是假手殺人的意思,在本身沒有辦法,環境受到限制的時候,自己不動手,叫別人去執行自己殺人的意圖,這就是借刀殺人。

當然,對於單個的股票投資者來說,運用此計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殺人,無非是要藉助第二者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在股票投資中獲得收益,彌補自己在資金方面的不足。再回想我們前邊所講的賣空交易,連股票都是向他人借貸而來,這難道不是借他人之力,助自己成功,這難道不是「借刀殺人」嗎!

不過,這條計策如果運用於股票大亨們的彼此競爭,可就沒那麼簡單了。世界股票市場猶如血腥味十足的戰場,每一次巨大的股票市場震蕩都產生贏家和輸家,贏者心情舒暢,大把的硬通貨塞進囊中;輸家則垂頭喪氣,甚至用人類最凄慘的手段結束自己的性命。澳大利亞的一位股票商,由於對1987年世界股票市場的行情做了過分樂觀的估計,結果,這一年出現的世界股價暴跌,一下子使他從億萬富翁變為百萬富翁。殘酷的現實使他精神崩潰,一氣之下,這位大亨從悉尼一家大飯店的頂樓跳了下去?命歸西天。而這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符合自然。

經營股票,在股市中打天下,沒有錢不行,沒有頭腦更不行。西方的證券市場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與錢、戰爭、政治、經濟和人類各種其他行為聯繫在一起,組成了證券市場的繽紛世界。正如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所說的:「未來不可測。」在股市爭奪中,即便是最有實力的大亨,有時也要藉助他人的力量來度過難關,擊敗對手,這也是「借刀殺人。」

本世紀60年代,美國的八家大公司制訂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畫:佔據香港金融界,徹底打垮華人和英國人在香港的金融實力,奪取香港股票市場,並逐步以此為據點,向東南亞滲透。毫無疑問,為了掃清阻障,美國股票大亨們的屠刀首先斬向富有盛譽的香港滙豐銀行的身上。

滙豐銀行是由中英兩種血統組成的金融集團,在香港擁有極雄厚的根基和社會基礎,其首腦人物也與當地居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血緣關係。打垮滙豐,才能穩獲香港金融大權。對此,美國金融界早有準備,他們首先大量收購滙豐銀行的股票,使其股票價格連翻數番,緊接著,美國人又在幾天之內將所有所持滙豐股票向市場拋售,同時大造謠言:滙豐銀行經營狀況不好,無力收回這些股票等等。一時間,滙豐銀行股票價格如落潮般狂跌下來,如果不收購這些堆積如山的股票,滙豐的信譽便會一落千丈,甚至有關門垮台的危險。而就在滙豐銀行準備大量吃進股票時,各地許多不明真相的儲戶紛紛提款,如果不閉門休業,存款有被提空的危險。

面對挑戰,滙豐銀行開始反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