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當代作家小資料(1)

本資料是為閱讀本教材的讀者設計的一份作家簡介,所列入下列簡介的作家,僅限於本教材每章第二、三、四節專門分析其作品的作家,但整理民歌、改編戲曲和電影的作者和編導不列入;本教材每章第一節總論中介紹的作家,除個別特殊情況外,一般不作簡介。特此說明。[[阿城(男)(1949-)]]

原名鍾阿城。原籍四川江津,生於北京。高中一年級逢「文革」中斷學業,1968年下放山西、內蒙插隊,後又去雲南農場。1979年回北京,曾在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工作,後任《世界圖書》編輯。1984年發表處女作《棋王》(《上海文學》1984年7 期),引起廣泛關注,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此後又有小說《樹王》、《孩子王》相繼問世,他的具有散文化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風流》也引起評論界的廣泛關注。他的作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圍,透露出濃厚雋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關於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學玄思,關心人類的生存方式,表現傳統文化的現時積澱。這些作品以及他在1985年發表的關於「尋根」的理論文章《文化制約著人類》使他成為當時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尋根文學的代表人物,在海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90年代後定居美國,有不少雜感散文作品發表,依舊沿襲了他直白沖淡的語言風格。[[艾青(男)(1910-1996)]]

原名蔣澄海,筆名還有莪伽、克阿、納雍、林壁等。浙江金華人。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但自五歲起被寄養在一位貧苦農民「大堰河」家裡,這段經歷成為他日後詩歌創作的重要思想源泉。1928年考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學院繪畫系。次年赴法留學,修繪畫。1932年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同年7 月被捕入獄。以在獄中寫成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成名。1935年出獄。抗日戰爭爆發後,加入中華全國文協。1941年3 月赴延安,任教於魯藝文學系,主編《詩刊》(延安版)。1945年10月任華北聯大文學院副院長、華北大學第三部副主任等職。1949年隨軍進京,曾任中央美術學院軍代表、中國文聯籌備委員會常委、中國作協理事、中國美協理事、《人民文學》副主編等職。1957年被劃為右派,到北大荒。1959年調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975年回京治眼疾。1978年重新發表詩作。1979年平反。後任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筆會中心理事等職。他的早期創作《大堰河》、《北方》、《黎明的通知》、《向太陽》、《火把》等詩集,多寫勞苦大眾、民族命運和社會黑暗,呈現悲愴、高昂、亢奮的重彩格調,由於在詩歌創作中強烈表達對光明的嚮往和洶湧澎湃的革命激情,在青年中產生極大的號召力,並使他得到「火把詩人」的稱號。50年代發表了一些圖解政策和歌功頌德的作品,因概念化和平面化而顯平庸,缺乏生命力,但有些描寫域外題材的作品則得到評論界的肯定。70年代末復出後,發表了大量詩作,使詩壇震驚,包括《光的讚歌》、《古羅馬的大鬥技場》和許多短小篇什,延續了三四十年代的創作風格,並且更為凝練、深沉。1949年以後出版的詩集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海岬上》、《黑鰻》、《春天》、《歸來的歌》、《彩色的詩》、《雪蓮》、《域外詩集》等。其中,《歸來的歌》和《雪蓮》分獲全國第一、第二屆優秀新詩詩集獎。另外著有理論集《詩論》、《艾青談詩》、《艾青論創作》等。譯作有凡爾哈侖《原野與城市》等。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享有廣泛聲譽。1985年,獲法國藝術最高勳章。[[巴金(男)(1904-)]]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還有王文慧、歐陽鏡蓉、餘一、黃樹輝等。原籍浙江嘉興,出生於四川成都。1918年入成都青年會的英文補習學校,1920年考入成都外國語專業學校。在學期間,接受「五四」新文化洗禮,並深受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這構成了他前期創作的底色。1927年至1928年在法國留學,開始文學創作,1929年《滅亡》的發表並引起轟動,使他正式走上了文學創作道路。此後20年,他創作、翻譯了大量深受青年喜愛的作品。1949年以後,歷任中國文聯常務委員、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上海市文聯和作協上海分會主席。「文革」中受迫害,1973年自「幹校」回上海。現任中國作協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他的作品經歷了幾個變化,30年代發表的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激烈的情感噴發傾吐對不合理社會的痛恨和對理想社會的執著追求。而後對現實有了更深層的認識,開始關注小人物的生存悲劇,發表了《寒夜》、《憩園》等感情更蘊藉、思想更深刻的作品,為後來的批評界更為推崇。50年代開始從小說創作逐漸轉向散文創作,跟隨政府號召寫新題材、新主題,寫出了不少遵命文學,喪失本來的藝術個性,但也有像《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這樣在當時獨具一格的報告文學集。經歷「文革」後,思想又有了新的認識,感情更內斂,一部拷問自我和現代中國知識分子靈魂的《隨想錄》閃爍著一個歷經苦難的世紀老人的智慧和人格的光芒,該作1989年獲全國優秀散文(集)、雜文(集)榮譽獎。一生堅持人道主義的追求,常年卧病在床卻筆耕不輟,近年仍繼續他的「隨想系列」的創作。享有廣泛的國際聲譽。1982年獲義大利「但丁國際獎」.1983 年獲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90 年獲蘇聯「人民友誼勳章」,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特別獎」.[[巴人(男)(1901―1972)]]

原名王任叔。筆名屈鐵、行者、八戒、趙冷等。浙江奉化人。1920年畢業於浙江省立寧波第四師範學校後,曾擔任過小學、中學教員和編輯工作。1923年開始文學創作,參加文學研究會。1926年參加北伐,任北伐軍總司令部秘書。1929年赴日本,次年回國,參加左聯。後在南京交通部任職。抗戰爆發後,在「孤島」上海從事抗日救亡工作,曾主編《譯報》、《譯報周刊》、《民族公論》等刊物。1941年去印度尼西亞。1948年進入華北解放區,任中共中央統戰部第二處副處長。建國後歷任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社長、社長兼總編輯。主要從事馬列主義文藝理論的研究,有自己的見解。1954年修訂出版文藝論著《文學論稿》。50年代中期在《人民日本》、《文藝報》、《人民文學》發表雜文,提倡人道主義文學。其中《況鐘的筆》、《論人情》傳誦一時。部分編輯出版為《遵命集》。還創作了歷史長篇小說《莽秀才造反記》等。在50年代反傾運動中,因提倡「人性論」遭批判和撤職處分。1960年又被指為修正主義再受全面批判。晚年從事東南亞歷史研究工作,編成《印尼史稿》。「文革」中被迫害至瘋而死。[[白樺(男)(1930-)]]

原名陳佑華。河南信陽人。1938年因日軍佔領信陽逃難,1939年父親被日軍殺害。1942年入河南潢川初中,1945年入信陽師範藝術科。1946年夏入潢川高中,開始文學創作,詩歌處女作發表在信陽的《中州日報》。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中原野戰軍宣傳員。1952年調任昆明軍區創作組長。1955年調總政創作室。1958年因《森林裡的故事》被劃為右派,開除軍籍、黨籍。後在上海當鉗工3 年。1961年調上海電影製片廠。1964年重返軍隊,任武漢軍區創作員。「文革」期間曾在新疆度過數年。1979年恢複名譽。1985年轉業,調中國作協上海分會。歷任中國作協理事、作協湖北分會副主席、作協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等。五十年代在西南邊疆時期出版詩集《金沙江的懷念》、《熱芭人之歌》,長詩《鷹群》、《孔雀》,小說集《邊疆的聲色》、《獵人的姑娘》等,以單純、明凈的熱情將鬥爭生活與邊疆風物融匯一體。1977年開始文革後的創作活動。著有詩集《情思》、《我在愛和被愛時的歌》等,小說《遠方有個女兒國》等,電影劇本《苦戀》(與彭寧合作)、《今夜星光燦爛》、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等。其中詩歌《春潮在望》獲1979-1980年全國中青年詩人優秀詩歌獎。1979年10月他在第四次文代會上發言《沒有突破就沒有文學》,引起許多文藝工作者的共鳴。他的後期作品尖銳地對社會現實、歷史文化進行批判,引起較大爭議。1981年,電影《苦戀》受到批判,但仍堅持創作不止。他是中國當代作家中為數不多的能進行多種文學體裁創作的作家。[[殘雪(女)(1953-)]]

原名鄧小躬。原籍湖南耒陽,出生於長沙市。1966年小學畢業。四年後,進長沙一街道小廠當銑工十年。後為服裝縫紉個體營業者。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參加中國作協。出版有小說集《天堂里的對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