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瞬間征服人心的魅力演講口才 簡潔有力的演講最震撼人心

自信心強、辦事果敢的人一般都說話乾脆,不拖泥帶水;思維和認識能力突出的人說話簡潔精緻,不作長篇大論。在現代社會,人們時間觀念強,說話簡潔會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說出的話自然就有力度,而演講因其特殊的存在形式,更是如此。

1863年7月1日,美國南北戰爭中的一場決定性戰設,在華盛頓附近的葛底斯堡打響了。經過3天的鏖戰,北方部隊大獲全勝。戰後,賓夕法尼亞等幾個州決定合資在葛底斯堡建立國家烈士公墓,公葬在此犧牲的全體將士。

1863年11月19日公墓舉行落成典禮,美國總統林肯應邀到會演講。這對林肯來說,有很大難度,因為這次儀式的主講人是美國前國務卿埃弗雷特,林肯只是由於總統的身份,才被邀請在埃弗雷特之後「隨便講幾句適當的話」。埃弗雷特當時不僅是個著名的政治家,而且當時被公認為美國最有演說能力的人,尤其擅長在紀念儀式上演講。在這個典禮上,他那長達兩個小時的演講,確實精彩。在這種情況下,怎樣講才能和聽眾建立良好的交往關係,並最終贏得他們呢?林肯決定以簡潔取勝。結果林肯大獲成功。儘管他的演講僅有10句話,從上台到下台不過兩分鐘,可掌聲卻持續了10分鐘。林肯的演講不僅贏得了在場1萬多名聽眾的熱烈歡迎,而且轟動了全國。當時的報紙評論說:「這篇短小精悍的演說是無價之寶,感情深厚,思想集中,措辭精練,字字句句都很樸實、優雅,行文毫無瑕疵,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就是埃弗雷特本人第二天也寫信給林肯道:「我用了兩個小時總算接觸到了你所闡明的那個中心思想,而你只用了兩分鐘就說得明明白白。」後來,林肯這次出色的演講手稿被收藏到圖書館,演講詞被鑄成金文,存入牛津大學,作為英語演講的最高典範。

這一例子顯示林肯駕馭語言的功力是非凡的。同時,這也說明了簡潔精練在言語交際中的舉足輕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著名的英國主教在厄普頓營中對軍人們進行演說。他們將被派往前方作戰,當然他們只有少數人了解自己為什麼被派往前方。可是這位大主教卻全然不顧這些背景,反倒對他們大談「國際親善」,以及「塞爾維亞民族在太陽底下應有權佔一席之地。」令人感到好笑的是,他們之中竟有半數的人連塞爾維亞是什麼都不知道。面對這樣一群聽眾,他倒不如用精深的「星雲學說」給他們來一段響亮的頌辭。這樣效果完全一樣。好在整個講演過程中沒有一個騎兵開溜,這倒不是因為他們聽得入了迷,而是因為每個出口都有憲兵把守,以防止他們溜掉。

我無意貶抑這位主教,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學者。如果是在一群宗教人士面前,他發表這樣的演說很可能會顯得聲勢奪人,功力盡現;但他眼下面對的是即將上前線的軍人,遭遇失敗,而且是全軍覆沒,是可想而知了!他為何如此?顯然他不了解他的聽眾,也不知道自己講演的真實目的,這也就使他不知如何達成自己的目的了。

我們在當眾演講時,通常面對的是廣大聽眾,人員構成複雜,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就要求我們在演講時更要考慮這一點,顧及聽眾中大多數人的最低文化水平,盡量用簡樸的語言說明一個複雜的道理。

一個演講者要想讓自己的演講打動人,靠的往往並不全是他的口才,演講固然需要高超的口才技巧,但是演講的內容要明確而具體,精練生動,要吸引人,同時演講者本人要情真意切,如此才能產生打動人心的力量。

演講要想得到較佳的效果,語言必須簡潔、精練,要能使聽者在較短的時間裡獲取較多而有用的信息;反之,空話連篇,言之無物,必然誤人時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