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批評他人不傷感情的口才法則 批評他人要做到態度真誠

與人共事,不可能那麼一帆風順,總會有別人出錯時需要你提出批評指示。這時,你若批評指正不當不僅會達不到目的,弄不好還會產生副作用。

有一個愛好攝影的人,拿了一疊他自己的攝影作品去拜訪一位攝影家,請他批評指正。攝影家把他的作品看了一遍,很熱心地告訴他哪一張曝光時間長了一些,哪一張光圈小了一些,哪一張取景需要變換角度……當這位攝影家正在指正的時候,來請教的人總是找一番理由來為自己辯護。不是說當時天氣不佳,就是說取景時找不到合適的立足之地等等,如此,啰唆了半天。

當那個攝影愛好者走了以後,攝影家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他說:「我真傻,何必說那麼多的話呢。」

其實這種結果是完全能想像得到的,現在的有些青年人就不願意虛心接受批評。

幾年前,史密斯先生的侄女約瑟芬離開她在美國加州的家,到紐約去做史密斯先生的秘書,那時她才19歲,剛高中畢業,對於商業常識和生意上的事一點兒也不了解。然而,她待人做事,卻頗為老練。有一段時間,她經常犯一些錯誤。有一次,史密斯先生真想批評她幾句,但再一想,她年紀輕,閱歷淺,不可太苛求,於是改用和顏悅色的方法對她說:「現在你做錯了事,自然是難免的,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做的錯事比你多得多,所以我相信將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你一定會增長才幹的,現在你照著這樣做不是好多了嗎?」先承認自己有錯,然後再指出別人的錯誤,令人容易接受。

人們做錯了事,或做了件吃虧的事,除非他自己主動告訴你時,才會坦白地承認錯誤,但如果是你主動指出他的錯誤,那麼他一定找出種種理由加以辯解。你可以在周圍的朋友或家人中試試看,無論是小疏忽或大錯誤,沒有幾個人能在別人指出後立即坦率地、不為自己解釋地承認錯誤。所以,批評他人時,一定要講究方法,態度要誠懇。

批評的話總是難免傷人臉面和情感,難以讓人接受。因此,批評他人要做到態度真誠,語氣要誠懇,這樣才容易讓人心悅誠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