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贏得他人贊同的口才技巧 站在對方的立場說話論事

今天成千上萬的推銷員,疲倦,沮喪,酬勞不足,徘徊在路上,那是什麼原因?由於他們永遠只替他們所需要的打算、著想,而沒有注意到,他們所推銷的是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東西。

如果我們要買我們需要的東西,會自己出去買,原因是我們所注意的,是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假如有個推銷員,他的服務和貨物確實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問題,他不必喋喋不休地向我們推銷,我們就會買他的東西。顧客喜歡覺得是自己主動買的,而不是由於推銷才買的。

但有很多人,花去一生的光陰在銷售,卻不站在買主的立場論事。

現在有這樣一個例子,我住在大紐約中心的「林邱」住宅區。有一天,我正走向車站去的時候,碰巧遇到一個經營房地產的代理人,他在長島一帶買賣房地產,已有很多年了。他對我住的那個「林邱」住宅區很熟悉,所以我問他,我住的那種房子是用什麼材料建造的。他回答我不知道,然後說了些我所知道的事情,關於我問他的問題,他說可以去問我那住宅區的詢問機構。

第二天早晨,我接到他一封信,心裡想他是要把我想知道的事告訴我?那不需要寫信,花60秒鐘時間掛個電話給我就行了。但他沒有這樣做,還是叫我去問那個詢問機構,最後卻是要我幫他辦理我的保險業務。

他並沒有注意到如何幫助我,他只是注意幫助他自己。

我該給他兩本歐文·楊著的小冊子,《去賜予》和《幸運的分享》。他如果看了那兩本書,而又能履行書中的哲學,相信他的收穫有超過千倍辦理我保險的利益收入。

那些專業的人往往也犯有這種同樣的錯誤。那是數年前的事,我去費城一位著名的喉鼻醫生的診療室。這位醫生在還沒有看我喉間扁桃腺前,問我職業是什麼。他不去注意我扁桃腺的大小,而注意我錢袋的大小。他所關心的,不是幫助我、替我解決一個問題,最使他關心的,是能從我錢袋裡得到多少錢。結果,他什麼也沒有得到……我輕視他人格的欠缺,放棄了請他診斷的打算,就走出他的診療室。

世界上就充滿了這些人:攫取、自私。可是那些不可多得的、不自私的、服務他人的人,卻相反地獲得了很大的利益。歐文·楊曾經這樣說過:「一個人能置身於他人境地,能了解他人的意念活動,他不必考慮到將來的前途如何。」

要想贏得他人贊同,你需要掌握一件口才本領——永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說話、打算、設想,並從對方的觀點去觀察事情的趨向。

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

想讓別人相信你是對的,贊同你的觀點,並按照你的意見行事,那需要人們喜歡你,否則你就無法獲得成功,可如果你不能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角度,找到別人的興奮點、熱點,又怎麼可能成功呢?

有家電視台,每周設有一次關於人生問題講座的節目,據說收視率要比其他同時段的節目高出許多。收視率之所以高,當然有許多原因,但其中或許有人們都喜愛觀看他人遭遇不幸的殘酷心理。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節目中巧妙的對話,使人百看不厭。

大多數有疑難問題而上電視請教的觀眾朋友,在開始時,多會對解答者所作的各種忠告提出反對意見或辯解,並且顯得十分不情願接受對方所言。但久而久之,不覺對解答者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頻頻點頭稱是。見了這些畫面,真是比起在電影院中觀賞一部電影的感受還要深。

凡電視台的主持人或問答者,無不是精挑細選才產生出來的,所以光是聽聽他們的說服方式也獲益不少。

要想贏得他人贊同,最好的辦法就是要使對方認為你也與他是站在同一立場上。通常出現在探討有關人生問題的電視節目的觀眾朋友,離婚女子占多數。此時,負責解答疑難者說的一句話是:「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原諒他的,而且絕不與他分手。」

千萬別認為話中的「如果我是你」只是短短的單純的一句話而已,殊不知它能發揮的效力是不可限量的。而這也就是由於人人都有認為「自己是最可愛」的心理所致。

如果你在與別人商討的過程中,無意中使用了一些不太得當的言詞,但由於你巧妙地運用這句「如果我是你」,從而彌補了你言詞上的過失,不僅如此,它還能促使對方作自我反省,使對方終於感覺到唯有你的忠言,才是對他自己最有利的。

汽車大王福特說過一句話:假如有什麼成功秘訣的話,就是設身處地地替別人著想,了解別人的態度和觀點。因為這樣不但能得到你與對方的溝通和理解,而且更為清楚地了解了對方的思想軌跡及其中的「要害點」,從而做到有的放矢,擊中「要害」。

要想他人信任你,贊同的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要使對方認為你所說的話是替他考慮,是與他站在同一立場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