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思維正能量 避免行為與想法的背離

行為與想法出現背離而產生不同結果的事實告訴我們,人的正向思維必須從根本上掌控行為,才能成功我們贏得改變世界的力量。

多年來,心理學家一直在研究人們「所言」以及實際「所為」之間的關係。其中就有馬薩諸塞州史密斯大學的萊納德·比克曼及其同事的研究。

比克曼試圖通過亂扔東西這類小事,來研究人的想法與行為之間的聯繫。他與他的團隊來到一條繁華的街道,故意將幾張皺巴巴的紙扔在垃圾桶不遠處;並且,這些廢紙就扔在人行道上。然後,他們來到馬路對面,偷偷記錄行人的表現,看看有多少行人會將廢紙撿起扔到垃圾桶中。結果發現,馬薩諸塞州的居民們並不是那麼的愛清潔,只有2%的行人撿起了垃圾並將其扔進了垃圾桶中。

實驗的第二階段,實驗人員截住剛剛走過那條街道的幾百位行人,並問了他們一個問題:「當看到街上有垃圾時,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責任撿起來?還是應該由那些專門負責相關工作的人撿起來?」有多少行人聲稱所有人都應該撿起垃圾、保持街道衛生呢?10%?40%?60%?事實上,剛剛對廢紙視而不見的行人中,有高達94%的人說,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撿起垃圾。

比克曼的研究表明,在撿垃圾方面,人們精於奧威爾式的雙重思維,因此他們能做出與自己的想法完全矛盾的事情。

實驗人員想要探索,是否這種行為與想法之間的不一致性同樣存在於生活的其他方面。因此他們將注意力轉向了一些更重要的議題,比如說道德觀。你是不是一個很講道德的人?你是不是整體來說都會去做對的事情、公平地解決爭端、表現得很有公德心?當人們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幾乎所有人都會反覆勾選「是的,我是這樣的人」這一選項。但是,是不是人們也確實會作出符合道德的行為呢?堪薩斯大學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巴特森決定找出問題的答案。

聲稱自己很講道德的人就會言行一致?或者人們只是喜歡錶現得很講道德,但實際上並不願意付出相應的代價?巴特森對此非常感興趣。在其中的一項實驗中,他先讓一組實驗參與者回答了幾個相關問題、衡量自己的道德指數。他們是否相信存在一個公正的世界?整體說來,他們是否總是去做正確的事情?他們自私嗎,還是很關心別人的利益?

即使是對那些像道德感一樣重要的、根深蒂固的東西,我們的行為也不一定會符合我們的想法。通過以上想法與行為不一致現象的分析,我們知道,這種情況普遍地存在於生活中。有些可能沒產生多大的壞處,有些則對我們有著不利的影響。

那麼,這種現象為什麼會產生呢?我以為想法與行為不能取得一致,在於人們認識上的欠缺。這就給出了我們解決思行不一的第一個方法,那就是補充知識。一個人如果無法認識到自己思行不一的存在,可能就會有較少的機會對自己進行改善。知識的不斷學習,可以讓一個人能夠更加擁有「自知之明」,會更容易讓自己的行為符合自己本來的想法,而不會是「想一套,做一套」了。

此外,想法與行為不能取得一致的另一種情況,緣於人性的弱點,缺乏執行力是導致想法流產的最主要原因。懶惰、馬虎、嫉妒、恐懼、貪婪等,人的一切負面特性,都會使人的執行力大打折扣。提高執行力,便是改善這種情況的唯一方法。這便要求向人的一切負面特性開戰,不斷地對自己提高要求。

於是,我們可能就會問,如果讓想法與行為取得一致,會產生相應的好處嗎?答案是肯定的。

一個想法與行為取得較高一致性的人,有著更大的個人魅力。個人魅力的一個解釋便是一致性、表裡一致。一個具備一致性的人,無論從內在還是外表看起來,都給人一種和諧、平衡、協調的感覺。一個具備一致性的人,其舉止、言語、思想、行為,甚至包括其所使用的物品、居住的環境、從事的職業,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都讓人覺出一種「紳士」風範。我們知道,歷史上能夠「留名千古」的人大多是具有一致性的人,正是他們的思行一致、表裡如一才讓人們把他們記住,並不斷傳揚下去。

想法與行為取得一致性的人,會產生超人的力量,更容易取得成功。我們知道,群體性的人類活動,就是因為有了和諧和平衡,才創造了世界的文明和繽紛,才演繹出日常所見的美和隨處可觸的妙。一致性能夠讓人的身、心取得一致,從而讓一個人更有力量,自然更容易讓他在事業或是生活中有所斬獲。

推而廣之,在群體中取得了一致性,也會讓這個群體更有感染力和號召力,更有凝聚力和創造力,更易創造財富和產生奇蹟。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能夠在想法與行為上取得一致,就會更有效率地組織社會資源,更有效率地創造社會財富,任何一個國家的崛起或是復興,無不佐證這一點。

對整個世界而言,減少敵對,增進友誼,在思行一致上達到更高的契合,就意味更多的和平和更好的發展。整個人類困境的解決,本身就依賴於整個人類社會在取得一致性上的不斷突破和改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