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趕走憂慮,解放自己的心靈 第五節 告別心理煩悶

卡耐基智慧金言

產生疲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煩悶:每天做同樣的事,這樣翻來覆去就會使你感覺到乏味,久而久之就會厭煩,從而導致心理煩悶,會感到疲勞。相反,當我們做一些很有興趣也很令人興奮的事情時,卻很少感到煩悶。

鬱悶不是疾病但比真正的疾病更可怕,它不僅可以摧毀你的健康,而且還會成為你成功路上的一大障礙。

打字員愛麗絲小姐工作了一天之後傍晚才回到家中。她腰酸背痛,疲憊不堪,她不想吃飯,只想睡覺。正在這時,男朋友打來電話邀他去跳舞。頓時她的眼睛亮了,精神來了。她換上衣服,衝出門去,一直跳到凌晨3點才回來。這時她一點也不疲倦,正相反,她興奮得睡不著覺了。

看得出來,傍晚時分她覺得疲勞是工作讓她煩惱,使她對生活也產生厭煩。世界上這樣的人很多,你也許就是其中之一。

約瑟夫·巴馬克博士在《心理學學報》上有一篇報告,談到了他的一次實驗。

他安排一大群大學生參加一連串的實驗工作,這些工作都是他們不感興趣的。結果所有的學生都覺得疲倦、頭疼、眼睛疼,而且總打瞌睡、想發脾氣,甚至有幾個人胃不舒服。通過給他們化驗得知,一個人煩悶的時候,他身體的血液和氧化作用會有所下降。一旦人們覺得工作有趣的時候,其新陳代謝作用就會加速。

當我們在做一些很有樂趣、令人興奮的工作時,很少感到疲倦。

比如,我最近在加拿大落基山的路易斯湖畔度假,釣了好幾天的鮭魚。我還要穿過長得比人高的樹叢,跨過很多橫卧在地上的橫枝,可是如此辛苦了8個小時之後,我卻絲毫不感到疲倦。為什麼呢?因為我非常興奮,興緻勃勃,而且覺得自己真的不虛此行:抓到了6條個頭很大的鮭魚。但是如果我覺得釣魚是一件很煩悶的事情,那你想我會有什麼感覺呢?我一定會因為在海拔7000尺的高山上這麼來來回回地奔波而感到筋疲力盡的。

哥倫比亞大學的愛德華博士經過多次調查和實驗得出結論:「工作能量降低的真正原因是煩悶。」

你興趣所在的地方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

下面是一位打字小姐的例子。

她在俄克拉荷馬州托沙城的一個石油公司工作。每個月她都得做一件最沒意思的工作,填寫石油銷售報表。她為了提高工作情緒,就想出一個辦法,把它變成一項有趣的工作。

怎麼做呢?她每天跟自己競賽。她統計出上午列印的數量,然後爭取在下午打破紀錄,再統計出第一天列印的總數,爭取在第二天打破紀錄。這樣一來,她的速度比別人快得多,而且有助於防止煩悶帶來的疲勞,她因此節省下了體力和精神,在休息時間也得到了更多的快樂。

我恰好知道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因為我就娶了那個女孩子。

下面是另一位打字小姐的故事。

她叫維莉·哥頓,家往伊利諾州愛姆霍斯特城。她發現,假裝工作很有意思,會使人得到很多的報償。她講述了下面的故事:

「我們辦公室一共有4位打字員,分別替幾個人打信件。我們經常因工作量太多而加班加點。有一天,一個副經理堅持要我把一封長信重打一遍,我告訴他只要改一改就行,不需要全部重打。可他對我說『如果我不重來他就另外僱人了』。我氣得要死,為了這個職位和薪水,我只好假裝喜歡重新打這封信。干著干著,我發現如果我假裝喜歡工作,那我真的會喜歡到某種程度,而這時我的工作速度就加快。這種工作態度使我受到大家的好評,後來一位主管請我去做私人秘書,因為他了解我很樂意做一些額外的工作而不抱怨。心理狀態的轉變給我帶來了奇蹟。」

哥頓小姐運用了漢斯·威辛吉教授的「假裝」哲學,他教我們要「假裝」快樂。

如果你「假裝」對工作有興趣,這一點點假裝會使你的興趣變成真的,可以減少你的疲勞、憂慮和煩悶。

著名的無線電新聞分析家H.V.卡騰堡曾告訴我如何將一件毫無樂趣的工作變得很有趣。

他22歲那年,在一艘橫渡大西洋運牲畜的船上工作,為船上運載的牲口喂水和飼料。然後他騎著自行車周遊了全英國,接著到了法國。到達巴黎時他的積蓄花光了,只得把隨身帶著的照相機當了幾元錢,在巴黎版的《紐約先軀報》上登了一個求職廣告,找到了一份推銷立體觀測鏡的差事。

他不會說法語,但挨門挨戶地推銷了一年以後,他居然掙了5000美元的傭金,成了當年法國收入最高的推銷員。

他是怎樣創造奇蹟的呢?

起初,他請老闆用純正的法語把他應該說的話寫下來,然後背得滾瓜爛熟。他就這樣去按人家的門鈴。家庭主婦開門之後,他就開始背誦老闆教的推銷用語。他的帶美國口音的法語使人覺得很滑稽,他趁此機會遞上實物照片。如果對方問一些問題,他就聳聳肩說「美國人……美國人」,同時摘下帽子,把藏在帽子里的講稿指給人家看。那個家庭主婦當然會大笑起來,他也跟著大笑,然後再給對方看更多的照片。

當卡騰堡講述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很坦白地承認這種工作實在很不容易。他之所以能挺過去。就是靠著一個信念:他要把這個工作變得有樂趣。

每天早上出門之前,他都要對著鏡子里的自己說:「卡騰堡,如果你要吃飯,就得做這件事。既然非做不可。那你何必不做得痛快一點兒呢?就假想你是一個演員,正站在舞台上,下面有很多觀眾正注視著你。你現在做的事就像演戲一樣,何必不高興點兒呢?」

卡騰堡告訴我,每天給自己打氣的這些話,有助於把一個他以前既恨又怕的工作變成他喜歡的事情,也讓他掙得了很高的利潤。

我問卡騰堡先生,是否可以給急於成功的美國青年一些忠告。他說:

「可以。每天早晨跟自己打一個賭。我們常常覺得需要做一些運動,讓自己從半睡半醒狀態里醒過來。但我們更需要一些精神和思想上的運動,使我們每天早上能夠真正地活動起來,每天早上給自己打打氣吧。」

每天早晨給自己打氣,是不是一件很傻、很膚淺、很孩子氣的事呢?不是的,這在心理學上是非常重要的。

1800年前,馬爾卡斯·艾呂斯在他的《沉思錄》一本中寫道:「我們的生活,就是由我們的思想創造的。」

這句話在今天也同樣是真理,要不斷地提醒自己。

如果你在工作上得不到快樂的話,那你在別的地方也不可能找到,因為你一天的大部分清醒時間都花在工作上了。如果你經常給自己打氣,創造工作的興趣,那你就會把疲勞降到最低程度,這樣也許就會給你帶來升遷和發展。即使沒有這樣的好處,至少在減少了疲勞和憂慮之後,你可以更好地享受自己的閑暇時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