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趕走憂慮,解放自己的心靈 第四節 無法改變的就學會接受

卡耐基智慧金言

對必然發生的事輕快地接受。就像楊柳承受風雨、水適應一切容器一樣,我們也要承受一切不可逆轉的事實。

樂於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實,是戰勝隨之而來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我小時候,有一天和幾個朋友在一間荒廢的老木屋的閣樓上玩。在從閣樓往下跳的時候,我左手食指上的戒指鉤住了一根釘子,把我整根手指拉掉了。當時我疼死了,也嚇壞了。等手好了以後,我沒有煩惱,接受了這個本可避免的事實。

現在,我幾乎根本就不會去想,我的左手只有四個手指頭。我常常想起刻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一間15世紀教堂廢墟上的一行字:「事情是這樣,就不會是別的樣子。」

在漫長的歲月中,你我一定會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況,它們既是這樣,就不可能是別樣,我們也可以有所選擇。我們可以把它們當做一種不可避免的情況加以接受,並適應它;或者,我們讓憂慮毀掉我們的生活。

下面是我喜歡的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所給的忠告:「要樂於承認事情就是如此。能夠接受發生的事實,就是能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已故的喬治五世,在他白金漢宮的房裡掛著下面這幾句話:「教我不要為月亮哭泣,也不要因事後悔。」叔本華也說:「能夠順從,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顯然,環境本身並不能使我們快樂或不快樂,而我們對周圍環境的反應才能決定我們的感覺。

必要時,我們都能忍受災難和悲劇,甚至戰勝它們。我們內在的力量堅強得驚人,只要我們肯加以利用,它就能幫助我們克服一切。

已故的布斯·塔金頓總是說:「人生的任何事情,我都能忍受,只除了一樣,就是瞎眼。那是我永遠也無法忍受的。」

然而,在他六十多歲的時候,他的視力減退,一隻眼幾乎全瞎了,另一隻眼也快瞎了。他最害怕的事終於發生了。

塔金頓對此有什麼反應呢?他自己也沒想到他還能覺得非常開心,甚至還能運用他的幽默感。當那些最大的黑斑從他眼前晃過時,他卻說:「嘿,又是老黑斑爺爺來了,不知道今天這麼好的天氣,它要到哪裡去?」

塔金頓完全失明後,他說:「我發現我能承受我視力的喪失,就像一個人能承受別的事情一樣。要是我五個感官全喪失了,我也知道我還能繼續生活在我的思想里。」

為了恢複視力,塔金頓在一年之內做了12次手術,為他動手術的就是當地的眼科醫生。他知道他無法逃避,所以唯一能減輕他受苦的辦法就是爽爽快快地去接受它。他拒絕住在單人病房,而住進大病房,和其他病人在一起。他努力讓大家開心。動手術時他儘力讓自己去想他是多麼幸運,「多好呀,現代科技的發展,已經能夠為像人眼這麼纖細的東西做手術了。」

一般人如果要忍受12次以上的手術和不見天日的生活,恐怕都會變成神經病了。可是這件事教會塔金頓如何忍受,這件事使他了解,生命所能帶給他的,沒有一樣是他能力所不及而不能忍受的。

我們不可能改變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實,可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自己就試過。

一次,我拒絕接受我所碰到的一個不可避免的情況,結果,我好幾夜失眠,痛苦不堪。我讓自己想起所有不願意想的事,經過一年這樣的自我虐待,我終於接受了我早就知道的不可能改變的事實。

我並不是說,碰到任何挫折時,都應該低聲下氣,那樣就成為宿命論者了。不論在哪種情況下,只要還有一點挽救的機會,我們就要奮鬥。可是當常識告訴我們,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轉機,那麼,為了保持理智,我們就不要「左顧右盼,無事自憂」。

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曾採訪過一些美國著名的商人。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大都有能力接受無力避免的局面,這樣就能過無憂無慮的生活。假如他們沒有這種能力,他們就全被過大的壓力壓垮。下面是幾個很好的例子。

創辦了遍布全美國的連鎖商店的潘尼告訴我:「哪怕我所有的錢都賠光了,我也不會憂慮,因為我看不出憂慮可以讓我得到什麼。我儘可能把工作做好,至於結果就要看老天爺了。」

亨利·福特也告訴我一句類似的話:「碰到沒法處理的事情,我就讓他們自己解決。」

如果我們不吸取這些,而去反抗生命中所遇到的挫折的話,我們就會產生一連串內在的矛盾,我們就會憂慮、緊張、急躁而神經質。

如果再退一步,我們拋棄現實社會的不快,退縮到一個我們自己的夢幻世界裡。那麼我們就會精神錯亂了。

「對必然的事,姑且輕快地接受。」這是公元前399年的一句話。但在這個充滿憂慮的世界,今天比以往更需要這幾句話。

在過去的八年中,我專門閱讀了我所能找到的關於怎樣消除憂慮的每本書和每篇文章。在讀過這麼多報紙文章、雜誌之後,你知道我所找到的最好的一點忠告是什麼嗎?就是下面這幾句——紐約聯合工業神學院實用神學教授雷恩賀·紐伯爾提供的無價禱詞——一共只有41個字:

請賜我沉靜,

去承受我不能改變的事;

請賜我勇氣。

去改變我能改變的。

請賜我智慧,

去判斷兩者的區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