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讓你最受歡迎的妙招 牢記他人的姓名

記住對方的名字,並把它叫出來,等於給對方一個很巧妙的讚美。而若是把他的名字忘了,或寫錯了,你就會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1898年的時候,紐約的洛克蘭郡發生了一場悲劇,有個小孩死了。而在這個特別的一天,鄰人們正準備去參加葬禮。吉姆·法里走到馬廄,去拉他的馬。寒風凜冽,地上積著雪,那匹馬好幾天沒有運動了,當它被拉到水槽的時候,它突然興奮起來,不停地甩著蹄子,結果吉姆·法里被踢死了。於是這個小小的石點鎮,在那個星期辦了兩個葬禮。

吉姆·法里留下了一個寡婦和三個孩子,以及幾百塊錢的保險金。

他最大的兒子小吉姆才10歲,到一個磚場去工作——運沙,然後把沙倒入磚模,再把磚轉換方向,在太陽下晒乾。小吉姆一直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但是由於愛爾蘭的血統,他有一種特別能讓別人喜歡他的才華。因此,後來他走上仕途,隨著歲月不斷地流逝,他培養了一種記住別人姓名的驚人的能力。

他從來沒有進過一所中學,可是,在他46歲之前,已經有四所學院授予他榮譽學位,他也成為一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主席,美國郵政總局局長。

有一次我在訪問他時,問起他成功的秘訣。他說:「辛勤工作,就這麼簡單。」我則回答道:「你別開玩笑了!」

於是他問我:「那你認為我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說:「聽說你可以一字不差地叫出一萬個以上朋友的名字……」

「不,你說錯了,」他說,「我能叫出五萬人的名字。」

記住,正是這項能力,使吉姆先生幫助富蘭克林·羅斯福進入了白宮。

記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輕易地就叫出來,這就等於給予別人一個巧妙而有效的讚美。若是把人家的名字忘掉,或寫錯了,你就會處於一種非常不利的地位。

在小吉姆·法里為一家石膏公司到處推銷產品的那幾年,在他身為石點鎮上一名公務員的那幾年,他創造了一套記住別人姓名的方法。

開始的時候,他採用一種特別簡單的方法。每當他剛認識一個人時,他一定會先弄清他的全名、弄清他的家庭狀況、他所從事的工作,以及他的政治立場,然後據此先對他建立一個概略的印象。當他下一次再見到這個人時,不管隔了多少年,他一定仍能迎上前去在他肩上拍拍,噓寒問暖一番,或者問問他的老婆孩子,或是問問他最近工作情形。有這份能耐,也難怪別人會覺得他平易近人,和善可親。

在羅斯福競選總統的活動開展之前的幾個月,小吉姆·法里每天都要寫好幾百封信,發給遍布西部和北部各州的人。他在19天之內,奔波12000英里,足跡遍布了20個州,以馬車、火車、汽車和輕舟代步。他每到一個市鎮,就跟他所認識的人,一起吃午餐或早餐,喝茶或吃晚飯,跟他們做一番「肺腑之言的談話」。然後,他又繼續他的下一站。

返回東岸之後,他立即寫信給每一個城鎮的友人,要他們列出所有與會人士的姓名、住址,群集成一本多達數萬人的名冊,最後仍不辭辛勞,一一寫信給名冊上的每一個人。並在信件一開始,即親切地直呼對方的名字,如「親愛的比爾」、「親愛的約瑟」等等,信尾更不忘親自簽下自己的名字「吉姆」。

小吉姆·法里很多年前就曾發現,一般人對自己的名字比對地球上所有的名字加起來都要感興趣。記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輕易地就叫出來,這就等於給予別人一個巧妙而有效的讚美。若是把人家的名字忘掉,或寫錯了,你就會處於一種非常不利的地位。

有一次,我在巴黎開了一門演說課程。並發函給所有僑居巴黎的美國僑胞,邀請他們來聽講。結果卻收到一位美國派駐巴黎的銀行經理的來信,將我嚴厲地訓斥了一頓,原因是發函時法籍小姐拼錯了他的名字。

有時,要記住一個人的名字真是很難,尤其當它不太好念的時候。一般人都不願意去記它,心想:算了!就叫他的小名好了,而且很好記。

錫得·李維拜訪了一個名字非常難記的顧客。他叫尼古德瑪斯·帕帕都拉斯,別人都只叫他「尼克」。李維告訴我們說:「在我拜訪他之前,我特別用心地念了幾遍他的名字。當我稱呼他:『早安,尼古德瑪斯·帕帕都拉斯先生』時,他呆住了。過了幾分鐘,他都沒有答話。最後,眼淚滑下他的雙頰,他說:『李維先生,我在這個國家15年了,從沒有一個人會試著用我真正的名字來稱呼我。』」

人們都渴望被他人尊重,而記住別人的名字,則會給人受尊重的感覺。因此,在交往中,記住別人的名字很容易讓人對你產生好感,而且很輕易就叫出來,等於給予別人一個巧妙而有效的讚美。

安德魯·卡內基何以會成功?

他被人尊稱為美國鋼鐵大王,但事實上他對鋼鐵的生產與製造,知道的並不很多。他手下有數以千百計的員工,個個懂得都比他多。

但他卻深知用人之術,這才是他致富的真正原因。同樣,他在很早的時候,就已體會到一般人對自己姓名的重視,而且他還憑著這個發現,技巧地善加運用,贏得了與多人的友善合作。

卡內基童年時代在蘇格蘭的時候,有一次抓了一隻兔子,那是一隻母兔。他很快發現了一整窩的小兔子,但沒有東西喂它們。可是他有一個非常好的想法。他對附近的那些孩子們說,如果他們找到足夠的苜蓿和蒲公英,餵飽那些兔子,他就用他們的名字來給那些兔子命名。

這一招居然效果奇好,而卡內基也就從此牢牢記住了這麼一課。

數十年之後,他就是憑著這套哲學,替自己賺進了數以百萬計的財富。有一次他想將鋼鐵賣給賓州鐵路局局長艾格·湯普遜,於是他就在匹茲堡建成一家規模宏偉的廠房,並以艾格·湯普遜的名字來替那家廠房命名。

那麼當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需要鐵軌的時候,你猜艾格·湯姆森會向誰買?……西爾斯公司?不,不,你錯了,再想想看。

當卡內基和喬治·布爾曼為卧車生意而競爭的時候,這位鋼鐵大王又想起了那個兔子的教訓。

卡內基控制的中央交通公司,正在跟布爾曼所控制的那家公司搶生意。雙方都拚命想得到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生意,你爭我奪,大殺其價,以致毫無利潤可言。後來兩人在紐約的一家大飯店不期而遇,卡內基立即上前笑道:「布爾曼先生!你不覺得這種作法是在自相殘殺、愚弄自己嗎?」

「怎麼說呢?」布爾曼先生問道。

於是卡內基把他心中的話說出來——把他們兩家公司合併起來。他把合作而不互相競爭的好處說得天花亂墜。

布爾曼仔細地傾聽著,但是他並沒有完全接受。最後他問:「這個新公司要叫什麼呢?」卡內基立刻說:「布爾曼皇宮卧車公司。」布爾曼的目光一亮。「到我的房間來,」他說,「我們來討論一下。」就是這次討論改寫了一頁工業史。

安德魯·卡內基善於領導統御的秘密之一,正是這種尊重、牢記他人姓名的良好習慣。他一直很驕傲自己認得許多部屬,並能牢記他們的名字,他甚至揚言,如果由他親自來帶領手下勞工,罷工事件絕對不會發生。

鋼琴家派德斯基,就連對自己手下的廚師,都不吝尊稱一聲「古柏先生」。有15次,派德斯基旅行美國,在各地熱情的聽眾面前演奏。每一次他都包著一節私人車廂,在音樂會之後,那位大廚就給他準備好夜宵。在所有的那些歲月中,派德斯基從來不曾以美國的傳統方式稱呼他為「喬治」。派德斯基總是以他那古老的正式方式,稱呼他「古柏先生」,這使古柏先生高興萬分。

人們除了對自己的名字格外尊重之外,另外還有一種傾向,就是渴望自己能名垂後世、萬古流芳。就是盛氣凌人、脾氣暴躁的RT·巴南,也曾因為沒有子嗣繼承巴南這個姓氏而感到失望,願意給他孫子CH·西禮25000美元,如果後者願意自稱「巴南·西禮」的話。

有的人捐書、捐古物給圖書館、博物館,為的是在館史撰寫時,記上他們一筆,使他們的大名與館長存。教會為了鼓勵信徒捐款,將捐款者大名鑲在玻璃窗上,供人們瞻仰。

紐約公共圖書館擁有亞斯都氏和李諸克斯氏的藏書,大都會博物館保存了班吉明·亞特曼和J·P·摩根的名字。幾乎每一座教堂,全裝上了彩色玻璃窗,來紀念捐贈者的名字。

人之愛名、好名,於此可見一斑。

不管我們有多忙,都要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去專心地、重複地、無聲地把別人的名字耕植在心中。時間長了,就能培養起一種記住別人名字的驚人能力。

很多人不記得別人的名字,只因為不肯花時間和精力去專心地、重複地、無聲地把它們根植在他們的心中。他們總是尋找借口:太忙了。

但像富蘭克林·羅斯福這樣的大忙人,都還不忘花時間去記一些與他們來往的市井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