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你 淺談英國文學

我們常說言多必失。我在《總結》中曾經寫過,經常有一些年輕人問我該讀什麼書,那時我無法預知自己的回答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自此以後,有許多讀者給我寄來各種信件,他們想知道我究竟給出了什麼樣的建議。我竭盡全力寫信回覆他們,可是,一封短小的信不可能完全說明我的想法。太多讀者想知道我的擇書建議,鑒於這種情況,我索性根據自身經驗歸納總結寫成文章,以便讀者在閱讀中獲得享受,並且有所增益。

閱讀理當成為一種享受,這是我首先要強調的。當然,也有許多書是我們必須要讀的,因為某些時候,讀書只是為了考試過關,或者得到想要的資料。我們閱讀這類書的目的是接受教育,讀了全書沒有枯燥的感覺,就已經達到了我們的要求。我們讀這些書,不是為了從閱讀中獲得享受,而是迫不得已。我要談及的「閱讀」要把這些書排斥在外。我下面談到的書,給不了你學位和謀生技巧,也給不了你船舶駕駛技術和故障機車的維修方法。但是,如果你能夠享受這些書,就能把你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有些好書不容錯過,否則就是一種損失。一些業餘時間比較充足的成年人可以讀一讀這樣的書。正是這樣的人構成了我所說的「你」。書蟲不包含在「你」之中,因為他們容易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探尋無人問津的孤僻小路,從找尋那些早被束之高閣的好書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我在這裡要說的書,是那些真正的好書,是那些無論以前還是現在都被認為是經典的好書。這些書才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讀的,遺憾的是,絕大多數人都忽略了這些書。有一些特別優秀的書不僅受到許多權威評論家的推崇,還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普通人讀這些書會感覺枯燥,但學生們卻會把它奉為必讀經典。人們讀書的品位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變化,以前被人熱捧的經典書籍,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實在讀不下去,只有那些意志堅定的人,才能堅持讀下去。拿我讀的一本書來舉個例子吧!書名是《亞當·比德》,這是喬治·艾略特寫的一本書。說實話,我很享受讀這本書的那種感覺。我讀這本書的首要目的是擔負起一種責任。令我想不到的是,當我讀完了這本書的時候,竟然不自覺地長舒了一口氣,頓時覺得千斤重擔都被卸下來了。

讀到這類書,我還能說些什麼呢?我們每個人的鑒賞標準都是不相同的。即便一本書評論家們都給予它很高的評價,你讀起來卻興味索然,也不過是徒勞罷了。評論家就永遠不犯錯誤了嗎?回望文學批評史,權威評論家們出現了很多特別明顯的謬論。一本書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恐怕只有我們自己最清楚。同樣的道理,我推薦給你的書是好是壞,也只有你自己能夠判定。任何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看法都是完全不同的,我們最多只能說他們的看法有些接近而已。千萬不要覺得對我影響深遠的書籍對你也同樣影響深遠。要是你這樣以為,就太說不過去了。

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我,要歸功於閱讀的這些書。但我還是要請求你,如果不喜歡那些書,就把它們丟進垃圾桶里吧!既然它們不能給你帶來閱讀上的愉悅,讀起來還有什麼用呢?沒有誰強制我們必須要讀詩歌、小說以及其他純文學的書(有比「純文學」更確切的詞,但我恐怕想不出來了)。我們閱讀的終極目的是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然而,使一些人快樂的東西一定也會使另一些人快樂嗎?誰能夠向我們保證呢?

追尋樂趣並非是不道德的行為。樂趣本身有什麼不好呢?聰明人之所以放棄對一些樂趣的追求,不是因為討厭樂趣,只能在感官享受層面停留下來,而是因為追求樂趣有時候也會導致一些不好的後果。在一個時代中,最聰明的人應該是這樣的:他們發現了最大最長久的滿足是汲取知識。想要不斷受益的人,可以把閱讀當成一種習慣。很少有什麼運動可以帶來持續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一般在我們年富力強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

許多遊戲都需要和夥伴們一塊玩,單人紙牌、象棋和縱橫字謎這些遊戲除外。可是,閱讀卻不會有這種缺點。第一,你可以自由支配讀書的時間,想讀書時就拿來一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時還可以隨時放下,這絲毫不耽誤做其他事情(針線活除外,但是那個時候自由自在的感覺,平復了你躁動不安的心)。第二,我們這個時代讀書是一件既簡單又方便的事,有公共圖書館,也有價格很低的大眾讀物。讀書習慣的養成相當於為我們創建了一個避難所。讀書的確不能讓飢餓的人不再飢餓,失戀的人不再痛苦,但是看著手邊幾本讓人慾罷不能的偵探小說,再把熱水袋抱在懷中,卻能讓重感冒患者忘記痛苦。有些書讀起來令人特別厭煩,如果強迫自己讀這類的書籍,養成為了讀書而讀書的習慣就成了無稽之談。

為了更方便一些,我接下來會按照年代順序來排列那些要推薦的書,但是不提倡你按照年代順序閱讀它們。我建議你閱讀時遵照自己的興趣,並且可以考慮一次同時讀幾本。我們每天的情緒都在變動,而且一整天都讀同一本書也非常枯燥,所以我個人更喜歡同時讀四五本書。我選擇出這個最適合我的讀書方式之前,就充分考慮了這些問題。早晨工作前這段時間腦子最清醒,我就讀一些科學著作或者哲學類書籍,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研究某個頑強人物很費腦力,剛做完工作的我就不願意再去做這些了,於是就讀一些歷史、散文、評論或者傳記之類的文章。我會把小說的閱讀安排在晚上。除了這些,我還習慣於把一卷詩集放在手邊,以便於想讀詩歌的時候可以立即拿出來欣賞一番。我習慣於把這樣一本書放在床邊:任選一段開始讀以及任選一段停下來,都不影響心情。我覺得這種書非常難能可貴。

我首先要推薦笛福所寫的《摩爾·弗蘭德斯》。英文作家裡面,他描寫得最逼真。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在讀一份報告,而沒有讀小說的感覺。你會有這樣的錯覺:書中的人物所說的話,都出自他們自己之口。他們的所有行為都合乎情理,在那種情況下,沒有人會質疑他們是否真會那樣做。《摩爾·弗蘭德斯》不是通篇都在講道德,這本書有點雜亂,有點粗俗,也有點殘酷,英國人骨子裡那種堅韌的特質,《摩爾·弗蘭德斯》也擁有。笛福缺乏想像力,同時也缺少幽默感,所幸的是他的人生經歷非常豐富。他總能敏銳地察覺到一些突發事件,並且細節描寫很出色,他可是一名優秀的記者。讀者像是被人推著走,可以走到小馬路上並隨時開溜,而不會出現一股無力反抗的力量令讀者欲罷不能,因為在他的故事中找不到高潮部分,也不存在一成不變的公式。當你已經看了幾百頁差別不大的故事以後,可能會有厭煩的感覺,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可以隨時把書丟在一邊。不過我很想看到作者使女主角痛改前非的過程,因此更願意始終與作者在一起,直到看完這本書。

《格列佛遊記》是斯威夫特寫的一本書,我希望你能讀一下。下面的文章中我會說到約翰生博士,我先在這個地方引用一句他的話:「只有巨人和小人最值得讀,其他部分沒什麼值得讀的。」這是他對本書的評價。約翰生博士是一位非常聰明的優秀評論家,但是他的這個評論卻缺乏根據。《格列佛遊記》兼具智慧和嘲諷,靈巧的創造力、無盡的幽默、狂野的諷刺以及勃勃生機充滿了全書。這是一種令人佩服的文風。還沒有誰能像斯威夫特那樣把困難的語言運用得簡潔、明了又不失自然。約翰生博士在稱讚另一位作家的時候說:「無論是誰,只有潛心學習艾迪生 的書,才能把英文寫得通俗、優雅,而又不低俗、浮誇。」我希望這句話能拿來稱讚斯威夫特。除了這些形容詞,還可以加上:剛勁又不自負。

在英國文學史上,最具有活力的書可能就是菲爾丁的《湯姆·瓊斯》了。這是一本頗受他人關注的書,一本令人勇敢、歡欣鼓舞、堅定、大度的書,一本十分坦率而又真誠的書。大家都很喜歡湯姆·瓊斯這個角色,他不僅相貌俊美,而且活力四射。我們不像道學先生那樣嚴峻,所以儘管他做的一些事情不道德,也沒有誰去在意。菲爾丁是一位有自覺的藝術家,這是他與笛福的不同之處。他所創立的故事結構使得他有機會對許多事件進行描述,他所創造的人物各不相同,高調地生活在那個喧囂而騷動的世界中。菲爾丁對待作品很嚴謹(理所當然,任何一位作家都應該這樣),在每一章的開端都寫進了他的一段論述,因為他認為這些話題由他親自闡述是非常必要的。這些論述寫得不僅幽默,而且真誠,但是在我看來,即便不寫這些也無可厚非。《湯姆·瓊斯》不僅有氣概,而且朝氣蓬勃,它實話實說,給讀者帶來內心的溫暖,所以我覺得,所有讀者都會愉悅地讀這本書。

《項狄傳》是斯特恩寫的一本書,這本書與其他小說不同。約翰生博士評價《查爾斯·格蘭蒂森爵士》 時說:「你讀它的目的如果是為了故事,就會有上吊自殺的衝動。」我們可以借用這句話來評價《項狄傳》。這本書非常奇特,讀過它的人由於性情不同,評價也各不相同。一些人說這本書就像其他書一樣值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